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doc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 (锦州,)李人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沈阳,)高明利 成人斯蒂尔病是以高热、皮疹、关节症状和血中自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四项为主征的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从临床表现看,酷似败血症,瑞士等曾称其为“变应性亚败血症”。 高热是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热型多为间歇热、弛张热和不规则热,双峰热也不少见。般发热时问短暂,即使不作处理在数小时内体温亦可降至正常。中毒症状不显著和热退后宛如常入,为与败血症明显不同之处。 本病西医主要应用激素加免疫抑制治疗,但激素副作用较大,且减量容易复发。中医可从“痹证”论治
2、,或从“伤寒六经”辨治,也可从“内伤发热”或“温病”论治。古代祖国医学文献中无“成人斯蒂尔病”的病名,相当于中医寒热痹,多因真阴不足,风寒、风湿化热,热郁于内,痹阻经脉所致,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逐渐增多,辨证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认为激素为阳刚之品,阴虚火旺为其最常见副作用,故养阴清热为治疗激素副作用的关键,本病中西医结合多途径治疗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大量实践证明效果满意。另外,现代药理证明,一些中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这为中医药治疗成人斯蒂尔病提供了现代药理基础。现就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中医病因病机 认为本病应
3、归属于温病范畴郁觉初、潘文奎”等学者持温病论观点,主要依据是()本病呈急性起病,病初热象偏盛,并出现斑疹,继之常化燥伤阴;()病初常有恶风、身热、咽痛等外感病象;()在病程中,辨证上有卫、气、营三个阶段的改变,但是本病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情反复发作,发热期较长,故又不同于一般的四时温病。他们认为本病是由于机体素虚,内蕴伏热,复感温热病邪而发病。病初温邪上受犯肺,继之温邪化火,传入气分,气分炽热波及营分,营热外窜伤及肌表血脉及经络关节,整个病程徘徊于卫、营之间,尤其在气、营之问,鲜有深入血分者,但也有熟毒羁留营血,出现吐衄、神昏、抽搐等症的个例报道,病人由于热邪伤津,入络瘀血内阻,因而阴伤瘀热
4、留伏难解,或因热邪留恋阴分,阴液耗伤,阴虚发热。此外,张镜人特别强调湿热交阻为患,因为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所以病程缠绵,较长逗留在气营之间,发热不退,反复出皮疹:郁觉初还认为本病是外邪侵袭所致,而外邪中尤以内热、暑湿、湿热之邪最常见。李勇、刘孟字”钉认为“湿温”比较符合本病。首先,本病的症状符合湿温提纲证,薛生白湿热病篇日:“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湿温初起邪在表,阳气为湿邪所遏故出现恶寒,湿郁化热故后但热,热盛阳明则汗出,湿阻胸中则胸痞,口渴不引饮是由湿邪蒙蔽,阻碍气机所致。成人斯蒂尔病患者多数初起时表现为恶寒,随即发热并作或但热不寒,口渴欲饮水或不欲
5、饮,汗出不畅,多数患者有胸闷脘痞的症状,比较符合湿温表现。再者,本病表现出湿邪为病的特点: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多表现出脾阳不升,胸闷脘痞等湿阻太阴之症。 认为属痹症范畴卢君健“等持这论点。他们是以关节痛,甚至屈伸不利,行走不便为依据。认为本病病因为正气偏虚,寒邪入脏而致病,寒湿伤及肝、脾、肾三脏经络,血气壅滞、络脉痹阻所致,或寒湿内闭侵袭肌骨,阻滞经络,损阳于外,逼阴于内,久之化热伤阴而成本病。杨同广“认为不少成人斯蒂尔病以关节疼痛或关节破坏为主证,伴有发热,受累关节以腕关节最常见,小部分患者最终演变为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此种情况从痹症论治。 属于虚劳范畴王云球根据病程迁延、午后发热、困倦乏力
6、、舌绎、脉细教等特点,认为属虚劳,是由于中气不足,气血亏损,虚寒内生,阳虚外浮所致,发热仅为标象。也有人认为本病长期发 全国第八届中两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热,常见阴虚内热之象,国外对于这种病往往多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有助阳作用,久用会产生阴虚阳亢之症。姜坤认为本病为感受风湿热邪,或感受时疫毒邪暑湿,或湿热蕴结日久,以及失治误治均可导致耗伤津液,致阴血不足,邪气阻滞经络关节,日久也致血脉不利,而致低热昼轻夜重、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面色潮红、瘰疬肿痛、腰痛酸软、关节炽痛、腿足消瘦、筋骨痿软、或有肌肉萎缩、斑疹鲜红、胸痛心悸、小便赤涩、大便干秘、舌红苔少、脉细数。病在肝、脾、肾,为
7、虚证;潮热盗汗、关节炽痛、腰背酸软和筋骨痿软为辨证要点。 属于伤寒三阳病范畴谢海洲认为本病可分为三期,初期寒邪侵入,客于皮毛肌肤,而见四肢拘急,身体蜷缩,寒凝经脉,闭阳不能外达,气血不通,四肢清窍失于温煦濡养,可见关节、肌肉以及项背发紧、僵痛、咽痛、头身痛、便见其脉,正邪交争,寒战发热,汗出邪退,其人自安,此期病在太阳。发热中期热型驰张,每日体温波动予,寒热往来,高热数,降,此期病在少阳。后期发热日久不退,病势深入,其表证人里化热,高热无间断,病已传阳明经。潘文奎认为本病辨证既卫分证,也末完全进入气分,而系邪入膜原。 中医辨证论治 清利湿热,泻火解毒冀季一,石绍伟,秦元兆对于毒热燔灼营血、湿火
8、痹阻关节经络,同时参诊舌脉,表现为肝肾阴虚、夹湿夹热、化火化毒,症属伏火温病之湿火的本病患者,予清瘟败毒饮,取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取法自虎汤清热保津,仿黄连解毒汤意通泻三焦火热,三仁汤清利湿热,使湿去热无所伏。方中重用石膏配水牛角,气血两清,外透内降,以透营转气,合“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旨。重用芦根、茅根,泄肺胃之热,不专在乎发表,而在乎开其郁闭,宣其气血,引邪热由气出卫。诸药合用,切中爵綮,故其效显。方用:玄参,丹参,水牛角粉(分冲),金银花,连翘,淡竹,生地黄,麦冬,赤芍,生石膏(先煎),知母,黄连,牡丹皮,生薏苡仁,白豆蔻,砂仁,滑石(包),秦艽,地骨皮,水煎服,日服剂。 王夜
9、,马艳萍认为本病临床多表现为热毒炽盛,壮热不已。治疗应多途径给药。脉络宁、清开灵静脉给药,直入血分;尽显其清热解毒、化痰通络之功安富牛黄丸对顽同性高热,多方不效者,用之往往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妙在麝香一味,除通络痛外,还可引诸药直达病所,与羚羊角粉合用,除退热功能外,还可预防高热神昏惊厥。中药汤剂重用石膏清气分实热,佐用他药滋阴养血,祛湿通络,多方并用并无赘药之嫌,验之临床,每获捷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发现。方,石膏卜,黄柏一,知母、土茯苓、萆薜、防己、威灵仙、生地黄、丹参各一,薏苡仁,滑石,自檀香,桂枝、甘草各。 李伯英、何海洲用解毒养阴法治疗此病症属热毒炽盛、气营同病、阴液己伤。方中用地
10、龙、水牛角解毒清热凉血,玄参、知母、生地养阴增液石膏、青蒿、大青叶、生地气营两清,后再以调理脾胃而收功,获得满意疗效。方用水牛角,地龙、青蒿、知母、大青叶、板篮根、玄参、秦艽各,石膏,白薇、连翘各,甘草。 王晓棣“认为表现为湿热蕴阻征象的本病患者高热不解,持续月余,乃因复秋季节,感受湿热痫邪起痫。湿为阴邪,其性莺浊腻滞,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发热,病程长,缠绵难愈;热毒伤津,故:渴,内有湿邪而不欲饮:热毒上壅,故咽喉肿痛: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湿邪阻滞,气机受凼,则见脘痞腹胀,肢体倦怠无力;皮疹为热毒外透所致:舌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阻征象。符合中医湿温(湿热蕴毒)之证。本病治疗重
11、在泄热化湿并重,用黄芩、连翘、竹叶、薄荷清热透邪;茵陈、滑石、木通利湿泄热;配伍射干、川贝母解毒利咽:白蔻仁、石菖蒲、藿香芳香化浊,使湿热毒邪去而病情向愈。方用: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蔻一,甘草,芦根,竹。 李勇、刘孟宇用“湿温”辨证治疗本病湿重丁热者,治宜芳化表里湿浊兼清热邪,三二汤加黄芩、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滑石,白通革、竹叶各,黄芩。湿热并重 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者,治宜辛开苦降,清热化湿,王氏连朴饮加豆卷、滑石、黄连,厚,石菖蒲,半夏,淡豆豉,炒山栀,豆卷,滑石。热重于湿者,治宜清泄邪热、兼化脾湿,自虎加苍
12、术汤。石膏,知母,苍术,粳米,炙甘草。或用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正虚邪留者,治宜滋阴清虚热,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丹皮,知母。 滋阴清热,清营凉血郭显汶认为本病有许多与风邪善行数变的特性,如疹块的时隐时现、瘙痒,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另外在传变规律与一般温热病不同,不按照卫、气、营、血逐渐向里传变。而是变化不定,出入无常,没有一定规律。笔者综舍上述发病特点,对本病认为是因为一股火热病毒,先潜伏于营血分,热毒久伏,消灼阴血,阴虚化燥,燥热生风,风火相搏,出入于卫、气、营、血之中,走窜了二肌肤关节之间,因而发生本病。在治疗方面笔者抓住火热病毒,深入营血这一点,予以清营凉血、泻火解毒、火灭风臼熄
13、之法,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方用西洋参,黄芪,麦冬,石斛,白芍,五味子,葛根,甘草。 李奇、付经栋、龚德以青蒿鳖甲汤为主治疗本病,他们认为成人斯蒂尔病起病之时病人不太注意或是由于误诊误治至确定疾病之后多已出现营阴暗耗、邪热内盛的病况,符合青蒿鳖甲汤症,病人发热呈弛张热也与青蓠鳖甲汤症的夜热旱凉相吻合。另外,本病多由于外寒入里郁久而化热,所以仿李东垣升阳散火之意加入白芷、细辛、羌活、川芎以升举阳气,则外在之寒邪可散,在内之郁火可出,如此使得外寒散、内热除,同时根据其他症状进行加减从而收到较好效果。方用:青蒿,鳖甲,知母,生地,牡丹皮,细辛,羌活,川芎,自芷,秦艽,两河柳,连翘。随证加减:口渴发热重者
14、加用金银花,石膏(先煎):皮疹较多者加用地骨皮,白鲜皮,赤芍;纳呆者加用神曲,砂仁;腹痛较剧烈者加用玄胡,广木香;咽痛较剧者加用射干,马勃 ;关节疼明显者加用肿节风,海桐皮。治疗,痊愈例,好转例,有效例,总有效率为。 郑丽霞、姜淑云钉认为本病系外邪侵袭而发热,热极伤阴,阴虚内热,阴亏而虚火上炎,见口千咽痛,心烦失眠。邪热留恋阴分,阴液为之所伤,阴虚火旺故见午后潮热,脉细数,舌红少津。火旺而阴愈亏,消烁肌肉故见皮诊,乃受风寒温邪侵袭肌表,经络湿与热相搏,流走关节,气血不能流通,“不通 则痛”,故关节疼痛,邪居阴分,则邪甚即高热,邪驰而稍退,故见发热时高时低而迁延不愈。药用:青 蒿,鳖甲,生地,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成人 斯蒂尔病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