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病危害控效评价作业指导书.doc
《(新)职业病危害控效评价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职业病危害控效评价作业指导书.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作业指导书QCTC-ZZY-02-2014(讨论稿)版 本:编 写: 审 核: 批 准: 发布日期:2014年 月 日实施日期:2014年 月 日密 级:秘密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发行编号:持 有 人:目录1范围12 术语和定义13 评价基本原则24 评价依据34.1 法律、法规、规章34.2 规范、标准34.3 基础依据34.4 其他依据35 评价范围36 评价方法36.1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36.2检查表分析法36.3职业卫生调查法36.4职业卫生检测法36.5职业健康检查法37 评价程序与内容37.1准备阶段47.2实施阶段57.3 报告编制阶段97.4报
2、告评审阶段108质量控制108.1人员组成108.2质量保证10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章节与内容组成129.1 建设项目概况129.2 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评价129.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调查与评价129.2.2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139.2.3个人防护用品评价139.2.4应急救援措施评价149.3综合性评价149.3.1总体布局评价149.3.2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149.3.3建筑卫生学评价149.3.4辅助用室评价149.3.5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评价149.3.6职业卫生管理评价159.4措施及建议179.5 评价结论179.6附录1
3、79.7附件1710.报告书格式1711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表23附录 一 评价依据301 法律、法规、规章302规范和标准323 基础依据344其他依据34附录二 工程分析35附录三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方法36附录四 护耳器防护效果计算43附录五 呼吸防护用品选用及防护效果计算45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内容和评价报告编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建设项目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2.2 职业病危害 对
4、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2.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完工后、竣工验收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措施及其效果等做出的综合评价。2.4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2.5职业病危害作业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2.6职业病危害暴露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2.7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2.8职业病防护设施 是指消除或者降低
5、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2.9应急救援设施 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辐射剂量测量设备、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2.10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将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2.11 职业卫生调查对评价对象的职业卫生管理以及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2.12辅助用室 是指用人单位建设项
6、目依据其卫生特征状况所设置的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用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2.13工作日写实在生产劳动现场,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整个工作日内的各种活动及其时间消耗,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连续观察、如实记录,并进行整理和分析。2.14自然疫源地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并造成动物间流行的地区。2.15职业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
7、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制。2.16职业禁忌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2.17建筑卫生学建筑卫生学是从医学和卫生学的观点出发,将有关医学、卫生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从而使最终完成的建筑环境能达到符合相应的医学、卫生学要求,以保障人们有健康卫生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避免造成“病态建筑”或引起人们患“建筑病”。主要包括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
8、小气候等。2.18职业健康监护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资料收集,连续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的健康变化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适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2.19关键控制点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岗位接触情况综合分析,提出职业病危害程度(风险)较大的单元或作业点,确定建设项目重点防护的单元或作业点,即关键控制点。3 评价基本原则3.1.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
9、针。3.2 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3.3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3.4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4 评价依据4.1 法律、法规、规章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4.2 规范、标准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规范、标准。4.3 基础依据政府监管部门审核、审查文件;建设项目设计及试运行情况的有关资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资料等。4.4 其他依据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5 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因本公司未申报放射性危害评价资质,放射性危害评价不在本公司承接的职业
10、病危害评价范围之内。6 评价方法6.1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根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依据国家标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229.1GBZ/T229.4)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6.2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6.3职业卫生调查法是指运用现场观察、文件资料收集与分析、人员沟通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相关卫生信息的过程。职业卫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试运
11、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预评价报告与防护设施设计及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等。6.4职业卫生检测法6.4.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进行检测。6.4.2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建筑卫生学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参数以及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内容进行检测。6.5职业健康检查法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等有关规定,对从事职业病
12、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根据健康检查结果评价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危害程度。7 评价程序与内容我公司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见表7-1。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初步现场调查确定评价范围、编制评价方案汇总、分析检测结果和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确定评价方案技术审核提出问题及建议、做出结论专家评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备案版)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报审版)资料收集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调查职业卫生调查相关资料收集收集评价实施报告编制前期准备评审上报成立评价项目组图7-1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图7.1准备阶段7.1.1 收集资料与初步现场调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对项目的
13、试运行情况进行初步现场调查,并收集以下主要资料:(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政府监管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2)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建设项目概况 2)生产过程的物料、产品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3)生产工艺4)辐射源项5)生产设备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6)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7)有关设计图纸8)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9)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10)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类资料(3)项目试运行情况(4)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5)项目建设施工期建设施工单位有关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
14、测与职业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7.1.2 编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经过初步现场调查,确认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可不编制评价方案。在对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研读与初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审核。评价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2)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等。(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评价内容。(
15、4)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简述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基本情况以及建设情况、试运行情况等。(5)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分析预评价报告和建设项目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与运行维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的实施与结果处置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建立与实施等调查内容。(6)职业卫生检测方案: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确定所需检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检测的项目、方法等;确定建筑卫生学检测的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7)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
16、、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评价方案通过技术审核后生效。7.2实施阶段7.2.1 职业卫生调查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调查表进行以下内容的职业卫生调查:(1)项目概况与试运行情况调查:主要调查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施工阶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及工程试运行情况等。(2)总体布局和工艺、设备布局调查:调查项目的总体布局和工艺、设备布局情况。(3)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调查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理化性质与分布以及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工作日写实并调查劳动定员以及职业病危害作业的相关情况。(3) 职业病
17、防护设施调查:调查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散)源或生产过程及其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和发生(散)特点等,以及所设置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4)应急救援设施调查; 调查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导致急性职业损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理化性质和危害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逸出)或聚积的工作场所等,以及所设置各类应急救援设施的种类、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5)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调查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的环境状况、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作业人员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等,以及
18、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所配备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等。(6)建筑卫生学调查:调查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情况。(7)辅助用室调查:调查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情况。(8)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调查职业健康检查的实施范围与种类、健康监护档案管理以及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情况。(9)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调查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及其执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
19、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其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调查表完成后,应有建设单位陪同人员签字、建设单位加盖公章。7.2.2 职业卫生检测(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依据评价方案实施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整理和分析其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的作业方法、接触时间与频度以及接触水平检测结果等,并分析各个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引起的职业病以及其他健康影响等。(
20、2)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整理和分析其所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位置、性能参数。对于职业病危害因素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作业场所,应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检测。(3)建筑卫生学检测:依据评价方案实施现场建筑卫生学检测,并按照检测内容整理和分析检测结果。7.2.3 职业病危害评价(1)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其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并对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危害 评价 作业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