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农村巡回医疗制度实施方案等五个文件的通知,加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群众提供公平、有效、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构成和职责(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构成由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医疗机构中的感染性疾病科、预防保健科、控感科等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
2、站/村卫生室构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行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指导,以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枢纽,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四级工作模式。(二)疾控体系中相关机构职责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完成上级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疾病爆发调查处理;负责辖区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2)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管理辖区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
3、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3)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4)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负责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2.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调查、分析和研究辖区内重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分布、流行和发展规律,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2)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范围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3)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
4、定的任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全面开展社会性公共卫生事件、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监测报告、调查确认、预测预警、现场处置和效果评估;(4)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5)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6)拟定辖区内重点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预防控制规划、预案和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7)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公众
5、的健康意识,减少疾病流行和社会性事件造成的身心危害,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3.医疗机构(1)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 (2)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队伍,及时收集、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3)承担传染病疫情和疾病监测以及责任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收集、报告相关信息;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处置。(4)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和相关信息的报告、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加强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管理。(5)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考核,监测和管理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6、、劳动条件、卫生防护设施等。(6)健全相关组织机构,落实经费,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建立健全疫情报告、传染病门诊、性病门诊、生物安全等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相关规章制度。(7)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1)负责传染病疫情、死因、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2)负责辖区内预防接种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宣传动员工作,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3)承担辖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开展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精神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4)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的疫情处理,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
7、事件;(5)指导辖区有关单位和群众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6)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7)负责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协调组织、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和工作考核。5.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负责传染病疫情、死因、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2)负责辖区内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动员和实施;(3)承担辖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开展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精神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4)协助上级机构开展相关疾病的监测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5)落实辖区的消毒、杀虫、灭鼠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6)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
8、病知识。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人员配备两年内按照按0.5名/万人口配齐疾病控制和卫生检验专业人员,以招录研究生等高素质人才为主,严格人员准入。2.实验室建设(1)目标到2010年,监测检验A类项目达到90以上,B类项目达到50以上,力争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2)工作措施实行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严格实验室质量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卫生监测检验能力。3.经费保障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对预算外收入项目和实施预算内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额返还,每季度定期返还一次。加大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设备的投入,根据市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设备国家标准,2008年2010年
9、3年期间,按50、40和10的比例逐年配齐缺口,并提供工作运转经费,保障卫生监测检验的正常运转。4.服务功能能处理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部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组织实施全市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培养市级疾病控制专家和优秀人才;检验能力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人员配备两年内按照2名/万人口配齐疾病控制和卫生检验专业人员,以召录大学本科等高素质人才为主,严格人员准入。2.实验室建设(1)目标到2009年,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部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开展监测检验A类项目达到80以上,B类项目达到40以上。(2)工作措施实行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严格实验室质量
10、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卫生监测检验能力。3.经费投入机制县(市)区财政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对预算外收入项目和实施预算内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额返还,每季度返还一次。县(市)区财政要加大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测检验设备的投入,根据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设备国家标准,2008年2010年3年期间,按50、40和10的比例逐年配齐缺口,并提供工作运转经费,保障卫生监测检验的正常运转。4.服务功能能处理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部分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组织实施辖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培养县级疾病控制专家和优秀人才;检验能力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
11、机构建设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备,有与其相应的工作经费保障。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建立感染性疾病科,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处理队伍。所有公立、民营、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都应建立疫情网络直报系统。2.设立计划免疫门诊的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云南省计划免疫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实施细则,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1.机构建设各县(市)区卫生局按照辖区服务范围与服务人口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落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的责任区域、工作职能及人员、房屋、办
12、公设备等。其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的人员严格考核和准入,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不少于1名专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其中,承担预防接种人群服务人口较多的至少要两名专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各县(市)区卫生局要组织疾病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或考试,严格人员准入制度。2.经费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公共卫生人员经费,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实行定额补助;县(市)区财政要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的办公经费、业务经费等。(五)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
13、室1.人员配备各县(市)区卫生局要根据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及工作范围、工作职能履行情况,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疾病预防控制职能要求,督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落实公共卫生人员,至少设1名专职人员或聘任13名兼职人员,承担辖区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工作。2.经费保障公共卫生人员经费,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实行定额补助;同时,采取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经考核后兑现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管理(一)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管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自查、抽查与考
14、核相结合的定期考核制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原则,实行人员聘任;实行岗位分级设置,以“八定”(定工作、定职位、定任务、定责任、定标准、定期限、定权限、定条件)为基础,科学合理、设置岗位,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实行绩效分配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和属地负责的原则,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责任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承担疾病预防控制职能的单位,分别负责本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对下级的业务管理和指导、
15、培训、考核、评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管理、指导、培训、考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业务管理、指导、培训、考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业务管理、指导、培训、考评。(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责任的项目与要求,建立严格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制度,细化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强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
16、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督导和考核职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2次对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抽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2次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抽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每年2次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县(市)区卫生局根据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核和抽查结果,按照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兑现相应的工作经费和工作补助。四、规范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7、一)强化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严格实行属地化管理负责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传染病疫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级各类医院要落实网络直报工作,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完整,疫情漏报率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和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审核和分析,并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和指导。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对违反疫情报告管理规定的行为,从严处罚。(二)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按照“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地区
18、重点预防,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原则,制定和完善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案,实行项目管理,健全疫情监测、筛查、报告制度,根据疫情动态及时采取措施,认真落实重点人群干预、传染源追踪、病人访视管理、病家消毒、健康教育等各项防控措施,有效开展鼠疫、霍乱、艾滋病、结核病、流感、人禽流感、非典、乙型肝炎、麻风病、麻疹、甲型肝炎、EV71等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1.鼠疫防治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灭鼠防病工作,认真按照省、市鼠疫防治联防方案等有关要求,每年组织开展两次以灭鼠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将鼠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严防鼠疫复燃。各县(市)区卫生局要组织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鼠疫“三报”和鼠
19、疫“零报告”制度,落实鼠疫应急准备工作,及时、高效处置鼠疫疫情,严防人间鼠疫病例的发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大灭鼠防病培训和检查指导力度,科学规范地开展鼠疫监测、预防性灭鼠灭蚤、督导考核工作;加强鼠密度监测和鼠疫实验室监测,加强鼠疫强毒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2.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和规划,坚持“四级督查”工作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做好霍乱疫情的应急处理准备,有效开展霍乱疫情或可疑疫情的调查处理,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霍乱疫情监测,开展外环境和水海产品霍乱菌监测检验;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要做好外来水海产品的卫生监
20、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常年开设肠道门诊,保证人员、诊疗、设备“三落实”,做到腹泻病人就诊、治疗、取药、检验、入厕“五不出门”,健全肠道门诊就诊登记制度,做好腹泻病人的分诊,配齐霍乱菌监测试剂,加强腹泻病人的霍乱菌检测,腹泻病人霍乱菌培养率不低于30;疑似病人的霍乱菌培养率达到100。3.艾滋病防治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把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为公共卫生重点工作,增加投入,防治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各县(市)区要按照市编委的要求,落实每个县区疾控中心的艾滋病防治专人编制,并且严格准入条件。各地防艾办协调公安、民政、卫生、宣传、教育
21、等相关部门,履行各部门工作职责,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疾控机构要在防艾办的统一指挥下,切实发挥培训、督导、考评作用,同时完善并推广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专业技术机构为指导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推广各项干预措施,积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4.结核病防制工作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原则,严格按照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要求,全面推行和拓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规范开展各项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管理,保持DOTS覆盖率100,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85,应对TB/HIV双重感染、耐药结核病、高危人群等挑战,确保达到结核病防治规划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市 疾病 预防 控制 体系 建设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