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抗菌塑料的研究进展.doc
《高分子抗菌塑料的研究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抗菌塑料的研究进展.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菌塑料的研究进展1 引 言 塑料制品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由于塑料制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易沾染和滋生多种微生物,包括致病细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对健康环境的追求,抗菌塑料应运而生。抗菌塑料是一类具备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材料,能保持材料自身的清洁,减少因使用塑料制品而发生的交叉感染。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在如电话、电梯按钮、电脑键盘、各种电器开关上使用抗菌材料,可以有效地断绝细菌的“污染源”和“传播源”。我国的抗菌塑料近几年来发展也很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到目前抗菌塑料已开始用于大型家电、通讯器材、汽车制造等方面。20
2、08年,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检疫总局陆续颁布实施家电抗菌、除菌的一系列标准。2011年,家电抗菌国家标准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抗菌塑料在家电行业的应用。目前,国内对抗菌塑料的需求量为15万吨/年,抗菌聚丙烯在抗菌塑料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国内消耗量超过5万吨年。与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相比,抗菌塑料的制备一般是通过在树脂中加入一定抗菌剂达到抗菌效果的,所以塑料用抗菌剂不仅需要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性能,抗菌持续性好,保持抗菌塑料能长期抗菌;无毒无异味,对制品和环境无污染;同塑料有相容性,配伍好,对塑料制品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颜色稳定性好,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变色;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和化学药品;
3、有较低廉的价格,使用后不会大幅度地提高材料的成本;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塑料加工过程中高温、高热、强剪切等苛刻条件对抗菌剂的影响,要求抗菌剂具备高的热稳定性,在塑料挤出和加工过程中不分解、不变质。目前,抗菌剂主要包括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等3大类。有机类抗菌剂存在毒性差,特别是毒理安全差,化学稳定性差,会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易迁移耐久性差,特别是耐热差,许多抗菌塑料在加工高温下抗菌成份易分解。天然类抗菌剂在高温下易炭化分解,应用范围窄,抗菌效果差。无机抗菌剂通过将无机抗菌材料固有的稳定和抗菌成分的高效性、广谱性相结合,成功地克服了以上缺点。1983年日本品川燃料株式会社在全球首次推出载银
4、无机抗菌剂-Zeomic,它将银离子与沸石晶格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后,将银离子负载在沸石上,形成新型无机抗菌材料,将这种材料很好地应用到塑料薄膜制备中。纳米抗菌材料是一类具备抑菌性能的新型材料,由于材料中抗菌剂的高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的特殊效应,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抗菌效果,所以做为塑料的一种新型抗菌技术也得了重视。2 塑料抗菌剂的类别 目前应用最多的塑料抗菌剂包括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以高分子抗菌剂为主,主要包括季铵、季膦和胍类抗菌基团。复合抗菌与纳米抗菌是目前的研究方向。2.1 无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是将银、铜、锌等本身具有抗菌能力的金属或金属离子负载于无机物载体上,通过调整其载体的结
5、构来予以控制,让金属离子在较长时间内平稳地释放出来,从而保持灭菌的浓度,提高抗菌制品的使用寿命。其中载体主要是合成的或天然的沸石周云杰, 唐海北, 王东宁,等. 家电用抗菌高分子材料及制备方法. CN 1231305 A, 1999.刘铭, 李向吉, 安从真, 等. 用于移动电话和它的零部件的抗菌塑料及其制造方法. CN 1262591 A, 2000.、二氧化钛、磷酸锆、硅胶等。Ag+的灭菌效力最为显著,对多种致病细菌都有强烈的杀灭效果,因此目前已经商品化、应用最为广泛的大多是银系抗菌剂顾浩. 银、铜无机抗菌剂. CN 1323527 A. 2001,但银离子易生成棕色的氧化银或经紫外光催化
6、还原成黑色的单质银,变色后不仅降低了抗菌性,而且还将使白色和浅色塑料制品无法使用。日本经过多年的研究,这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初步解决了银抗菌剂的变色问题,但价格较高。为解决载银抗菌材料的粒径大(一般为1m),影响塑料薄膜的透明度同时易变色,长期保存和使用过程容易变黄变黑林国珍. 一种无机抗菌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 101392065 A, 2009。CN 101392065 A开发了一种透明性好不泛黄,且各项性能稳定的含银离子无机抗菌塑料薄膜,使用的抗菌剂为一种银离子无机抗菌剂,是通过可溶性锆盐氧氯化锆、销酸银在pH值大于10反应,后经洗净干燥锻烧得到粒么为70nm-150nm的AgZr2
7、(PO4)3片型晶体。与有机抗菌剂相比,无机抗菌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安全性,而且资源丰富,应用范围广。而经纳米技术改性的无机抗菌剂由于粒径超细,增加了与细菌的接触面积,同时依靠库仑引力可穿透细菌的细胞壁进入细胞体内,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使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因此,功能性纳米无机抗菌剂具有极其优异的抗菌效率,且安全无毒,时效长,缓释效果良好,具有普通银系抗菌剂所不能比拟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表1为几种抗菌剂的性能和应用领域比较。表1 有机和无机抗菌剂活性比较项目有机抗菌剂普通无机抗菌剂纳米无机抗菌剂主要成分酸、酚、醇沸石+Ag、Zn、Cu纳米粉体+Ag、Zn、Cu抗菌效果短期好、广谱、
8、大于95%中长期、广谱,大于95%长期、稳定、广谱、大于95%耐热温度200300-4001300加工性有气味、易挥发高温变色无味不变色,分散性好细度全溶解D50=4-6mD50=0.5mD95=10m应用领域塑料制品塑料制品化纤、涂料、橡胶制品最近具有光催化作用的TiO2也被用作抗菌剂,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原理是当TiO2受到光照时,激发电离出电子同时产生正电空穴,并与表面的氧气和水反应,产生活性氧和自由基 CH,由于这些活性物质的氧化或还原作用,污染物或气味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种抗菌材料最大的优点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此类抗菌剂必须有紫外线照射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丁爱武,黄茂芳,高
9、天明,等. 聚合物/TiO2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30(2): 28-33.张志琨,崔作林,王召波. 纳米抗菌杀毒塑料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 1552767 A, 2004。CN 1467250 A公布一种纳米张志琨, 喻子达, 叶林忠,等. 公布一种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自清洁塑料母粒及其应用CN 1467250 A, 2004.TiO2抗菌自清洁塑料母粒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用Fe2O3与Ti9O17粒子对纳米TiO2进行掺杂改性使吸收光波红移,利用纳米TiO2掺杂改性粉体与塑料、有机溶剂、偶联剂共混得到的纳米抗菌自清洁塑料母料,应用于冰箱内胆、外壳、上盖、把
10、手、空调室内机、洗衣机外壳、内胆等,具有抗菌、消毒、自清洁作用。纳米银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其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动物试验表明,这种纳米银抗菌微粉即使用量达到标准剂量的几千倍,受试动物也无中毒表现。同时,它对受损上皮细胞还具有促进修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遇水抗菌效果愈发增强,更利于疾病的治疗。专家认为,这种纳米银抗菌微粉还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纺织服饰、水果保鲜、食品卫生等领域。CN 102219956 A 唐晓峰, 赵宏鑫. 一种基于纳米簇技术的广谱高效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
11、法.CN 102219956 A, 2011唐晓峰, 赵宏鑫. 一种新型可光降解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 CN102140215 A, 2011唐晓峰, 赵宏鑫. 一种新型聚丙烯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 CN 102140199A,2011 ,CN102140215 A, CN102140199A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簇技术的广谱高效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是将纳米银粉分散到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中,然后添加聚丙烯切片并使其溶解。加热回流除溶剂,干燥后研磨成粉,最后通过螺杆挤出基于纳米簇技术的广谱高效抗菌母粒。CN 102286208 A公布了一种奈米银和奈米氧化锌做为复合抗菌剂被用作抗菌切菜板,取得了很好的
12、抗菌效果黄宥蓁. 抗菌塑料母粒及其制造方法与由其制得的抗菌切菜板. CN 102286208 A, 2011.。邱玉珍用纳米氧化锌做为抗菌颗粒邱玉珍. 一种抗菌塑料的制备工艺. CN 102363661 A, 2012.,制备抗菌塑料工艺简单,所得抗菌材料抗菌效果持久。2.2 有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主要是有机酸、酯、醇、酚等物质;根据有机抗菌剂的化学分子结构可以将其分成20余大类。有机小分子抗菌剂的缺点是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挥发性,容易对皮肤和眼睛等造成刺激和腐蚀,因此使用时必须十分注意控制浓度。相对低分子有机抗菌剂来说,高分子有机抗菌剂具有性能稳定,不挥发,使用寿命长,易于加工,易于贮存,不会渗入
13、人或动物表皮等优点,且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从源头上防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达到治标先治本,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机高分子抗菌材料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李淳,孙蓉,曾秋苑,等. 有机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机理. 高分子通报, 2011, (3): 79-85。2.2.1高分子季铵盐类抗菌剂季铵盐类抗菌剂价格低廉、抗菌速度快、实用性较强,发展较快。国内外对季铵盐低分子抗菌剂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使季铵盐类抗菌剂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抗菌剂之一。季铵盐的抗菌机理存在四个关键步骤:吸附于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表面、侵入细胞壁、与细胞膜结合和摧毁细胞膜。对季铵盐的高分子化可以增加抗菌剂中正电荷
14、的密度,从而增强其对细菌细胞表面的有效吸附。且带有较长烷基链的季铵盐由于与细胞膜结合能力更强,所以抗菌效果也会更好。对季铵盐作为抗菌基团的抗菌剂研究较多,这类抗菌剂的抗菌力和毒性随结构(即)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同类季铵盐抗菌剂含短烷基链的毒性要比长的大;在烷基链长相同时,带苄基的毒性要比带甲基的小;单烷基的毒性要比双烷基的大。取代链长短对抗菌力影响较大,当链中碳原子数少于10或大于16时,抗菌剂对细菌的杀伤力不大;而当碳原子数为14时,抗菌剂的抗菌力最大。R2为苄基及其衍生物时抗菌力要比为甲基时高得多。Ron等报道了以聚苯乙烯或交联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合物等为反应载体,通过载体上的氯甲基与含有长链
15、烷基的不同叔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得水不溶性聚季铵盐或聚双季钱盐抗菌剂。他们将抗菌剂做成填充柱,通过抗菌剂对水中细菌的抑制程度来对抗菌剂的抗菌性能作出评价。Hiroki等报道了以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物或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共聚物的氯甲基化物为反应载体,通过载体上的氯甲基与叔二胺季铵化或与带有长联烷基的联吡啶的鎓化反应,制得了含季铵盐官能团和联吡啶鎓官能团的水不溶性聚合物抗菌剂。Tomiki Ikeda和shigeoTazuke直接用含季铵盐官能团的单体均聚,得到了聚阳离子型的抗菌剂。结构如图1所示。他们发现高分子抗菌剂比相同结构的单体小分子的抗菌活性要高。他们把抗菌剂溶于水和甲醇的溶液,对抗菌活性
16、做了测试。但是所有这些研究都没有对不溶性高分子抗菌剂的具体抗菌行为进行考察,也没有对它们的机理和抗菌作用的模型作进一步的研究。图1 聚季铵盐型高分子抗菌剂的结构示意图Guangji Li和Jiarui Shen等制备了线型以及交联网状结构的含吡啶鎓基团的高分子抗菌剂,考察了聚合物的结构以及溶解性对抗菌行为的影响。抗菌剂的结构如图2所示。他们发现可溶性的高分子抗菌剂可以在溶液中将细菌杀灭,而交联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抗菌剂通过吸附来捕捉细菌,这个过程是部分不可逆的。李凤艳等还考察了交联结构对于高分子抗菌剂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分子抗菌剂的网状结构以及抗菌基团的分布对抗菌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图2 线型
17、和交联型的含吡啶鎓基团的高分子抗菌剂CN 1781695 A 公布了一种抗菌塑料给水管制作方法倪士民, 顾晓华, 沈新元. 一种抗菌塑料给水管制作方法. CN 1781695 A, 2006。所用的抗菌材料是由丙烯腈与可共聚的季铵盐化合物与有机化蒙脱土经过微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抗菌材料,该抗菌材料中的可共聚的季铵盐化合物可优选采用一种或多种选自下述的化合物:乙烯基苄基二甲基正辛基铵盐、乙烯基苄基二甲基正癸基铵盐、乙烯基苄基二甲基正十二烷基铵盐、乙烯基苄基二甲基正十六烷基铵盐、2-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铵、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铵盐、丙烯酰氨基丙基三甲基铵盐、甲基丙烯酸氨基丙基三甲基氨
18、盐、丙烯酸氧基烷基吡啶鎓盐、甲基丙烯酸氧基烷基吡啶鎓盐。2.2.2高分子季膦盐类抗菌剂由于各种新型小分子季鏻盐抗菌剂层出不穷,从而将季鏻盐基团接枝于聚合物上得到高分子季鏻盐抗菌剂的工作也有较大进展。磷与氮为同族元素,季鏻盐高分子抗菌剂在抗菌机理上与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基本相同,但由于P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N 元素下方, 其电负性弱于N,使得季鏻盐具有更好的吸附细菌细胞的能力,所以季鏻盐高分子抗菌剂预期会具有比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更高的抗菌性能。季铵盐类抗菌剂存在抗菌持续时间较短,药用剂量大,长期使用易于使细菌对其产生抗药性等缺点。相比较而言,季鏻盐类抗菌剂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季鏻盐更
19、容易吸附细菌细胞;(2)季鏻盐较季铵盐更稳定,与一般的氧化还原剂以及酸、碱等都不发生反应;(3)季鏻盐抗菌剂的使用范围更广, pH= 212 均可发挥较好的抗菌效力,而季铵盐抗菌剂只有在pH9 时才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Akihiko Kanazawa等研制了以季磷盐为抗菌基团的高分子抗菌剂。他们发现这种高分子抗菌剂的抗菌活性不仅比相应的小分子高,而且要比相同结构的季铵盐型高分子抗菌剂高出两个数量级,如图3所示。对季膦盐上不同的取代基抗菌活性的研究表明,含有较长链(辛基)的化合物有特别高的抗菌活性,可能是憎水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对细菌的杀灭力。图3 聚季膦盐抗菌剂Akihiko Kanazawa
20、等通过制备一系列的不同阴离子的聚三丁基苯乙烯基季膦盐,考察了阴离子和分子量对聚季膦盐抗菌活性的影响。他们发现形成离子对比较紧密的化合物,抗菌活性较差,而那些容易解离形成自由离子的化合物抗菌活性较好。对一系列的共聚物的研究还表明,随着季膦盐单体含量的升高,抗菌活性提高。因此他们认为季磷盐基团是主要的抗菌活性基团,化合物正电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抗菌性。Akihiko Kanazawa等合成了含长烷基链(C10-C18)的聚季膦盐,并考察了烷基链的长度对抗菌活性的影响。他们发现与小分子抗菌剂有所不同,高分子抗菌剂的抗菌活性随着烷基链的伸长而降低。他们进一步合成了含季膦盐和季铵盐基团的共聚物,结构如图4
21、所示,并考察了聚季膦盐和聚季铵盐化合物抗菌的协同效应。图4 含有两种阳离子基团的共聚物作为抗菌剂2.2.3高分子胍盐类抗菌剂胍盐聚合物(聚胍)是一种基于胍基基团的聚合物,是九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广谱、高效、无毒、无刺激、对人体温和无害的新型杀菌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农业、食品、医院、塑料、橡胶、纤维等领域的杀菌消毒,近年来成为杀菌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的胍盐聚合物种类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丙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硬脂酸盐、或者聚六亚甲基(双)胍的其它无机酸盐和有机酸盐、聚氧乙烯基胍等等,而且许多新的胍盐聚合物正在被研制之中。目前,胍盐聚合物大多都是用于水的杀菌处理,
22、例如专利GB2182245,JP05209195,US4891423,CN1390876A,CN 1227219C,CN 101156586A等。最近,许多研究发现,胍盐聚合物除了杀菌效率高、无毒、无害等优点之外,还具有稳定性好、热分解温度较高的特点,因此,有人尝试将其用于塑料、纤维和橡胶等抗菌。例如文献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olymeric guanidine and biguanidine salts,Polymer 40(1999)6189-6198报道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硬脂酸盐在280的温度下,对多
23、种细菌和真菌仍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因此可以用于聚丙烯、尼龙等聚合物的抗菌处理。由于胍基是亲水基团,因此大部分胍盐聚合物水溶性较强,将其制成粉末样品通常比较困难,往往限制了其在塑料、橡胶和纤维等领域的应用。最近,已有研究尝试将胍盐聚合物用于以上领域的抗菌用途,例如:专利CN101037503A,发明了一种制备聚六亚甲基胍丙酸盐粉末的生产方法,该发明利用离子分离交换膜,成功地将聚六亚甲基胍丙酸盐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制成粉末状样品,克服了聚胍丙酸盐强吸湿性的缺点,使其可以用于塑料、纤维和橡胶的抗菌助剂。专利CN1350022A,CN1445270A,CN1569923A,US728253882发明了
24、一种制备多元胺和胍盐聚合物的聚合物的方法,该胍盐聚合物产物上有可以进行接枝的活性基团,包括双键、环氧基团等,然后利用熔融法、溶液法或者固相法将这种胍盐聚合物与树脂按照较高的比例制成抗菌母粒,然后利用母粒制备相应的抗菌塑料。从以上专利中可以看到,CNl0l037503A和CNl350022A中制备胍盐聚合物粉末状抗菌剂的条件比较苛刻,过程比较复杂;专利CNl445270A,CNl569923A US 728253882利用胍盐聚合物制备抗菌塑料需要先将其制备成抗菌母粒,步骤比较繁琐,导致成本较高,同时也难以在大型石化树脂厂进行推广,生产专用抗菌牌号料。CN 101628952 A 徐卫兵, 于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 抗菌 塑料 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