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中的应用.doc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中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张晓楠1,2,郭士岭1,陈宜俍1,钟家亮2,任国宾2,*(1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200040)【摘要】目的 具体综述了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方法 本文依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分析了近年来传统差式扫描量热法、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及超高效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关键词】药物;多晶型;差示扫描量热法;定量分析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2、 for polymorphism quantification of drugZHANG Xiaonan1,2, GUO Shiling1, CHEN Yiliang1, ZHONG Jialiang2, REN Guobin2(1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Zhengzhou 450001; 2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hanghai, 200040)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
3、r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echnology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polymorphism. Method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polymorphism quantitative technologies, such as traditional DSC, modu
4、lated temperature DSC and high speed DSC,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Moreov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echnologies are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predicted. Key word drug; polymorphis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quantitative analysis自从1832年乌勒和列别克发现苯甲酰胺化合物存在两种
5、不同的晶型,国内外开始逐渐重视药物多晶型的研究1。20世纪80年代起,有关药物晶型的报道逐渐增多,这已成为继手性药物研究后的又一个国际药学研究的热点2。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指的是某一化合物分子在固态时因晶体排列方式和填充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晶体状态。由于同一药物不同晶型间可能存在着显著的理化性质差异,如溶解度、溶出速度、吸湿性、颜色、密度、流动性、抗压缩性等,这些差异可能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药效及安全性产生影响。药物多晶型现象及其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使得固体药物的多晶型研究成为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同时,药物的多晶型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息息相关,多晶型专利是仅次于化合物专
6、利的具有极强排他性的二次专利,无论对于新药研发还是仿制药专利突破,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因此,对药物多晶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药物晶型直接影响着固体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因此仅对药物进行晶型的定性研究已不能满足要求。为了确保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测定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晶型含量就具有很突出的重要性,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多晶型进行定量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许多晶型研究的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粉末衍射法、傅里叶拉曼光谱法、近红外法、傅里叶红外法、热分析法和固体核磁共振法等3,其中在药物多晶型的定量分析方面采用最多的是X-射线粉末衍射法,但是这种方法对物质多晶型的定量的准
7、确度不高且难以获得各种晶型的绝对含量4。差示扫描量热法因其操作简单,试样用量少,定量快速准确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均有药厂将其作为常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测试手段5。本文主要综述了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1概述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是60年代初Watson Oneill等建立和发展的一种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的技术 6,是在程序控制温度变化情况下,测试样品与参比品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差值随温度的变化。差示扫描量热仪记录到的曲线称DSC曲线,它以热流率dH/dt为纵坐标,以温度
8、T或时间t为横坐标,可以测定多种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如熔点、比热容、反应热、转变热、相图、反应速率、结晶速率、高聚物结晶度、样品纯度等。因晶体在晶型转变或熔融时会产生热效应,相应的热量变化与晶型含量间存在一定的比列关系,故通过测定纯晶型的熔融焓或晶型转变焓,利用标准曲线法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各晶型的相对含量7。通常,实验室常用的DSC法包括传统的DSC及新兴的温度调幅式DSC(modulated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MTDSC)、超高效或高效DSC(high spee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
9、imetry,HSDSC)。2.传统DSC传统的DSC是基于恒定加热速率下的样品熔点变化情况。典型的DSC曲线一般是由玻璃态转变吸热峰、结晶放热峰、熔融吸热峰组成的8。通过测熔融焓或晶型转变焓利用标准曲线法就可以得出各晶型的相对含量。袁钻如等4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阿德福韦酯存在A、E两种晶型,利用DSC法依据药物的不同晶型具有不同的熔点和熔融焓,采用纯A晶型样品在不同的样品量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以熔融热与样品用量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标准偏SD=0.45J/g,成功的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林克江等9通过一系列混合晶型浓度梯度组成的或某一确定组成的那格列奈对照品的H值以及待测样品的H值,以
10、工作曲线法确定待测样品的B型组成,得出B在015%时重复性0.61%,回收率86.3%127%。此法可作为那格列奈混晶中B晶型限度的检测方法。在测无定形含量时也可以不用校正曲线,直接由以下方程式得出:无定形含量=,其中为无定形的熔融焓,为纯晶体的熔融焓。或者直接由以下方程式得出:,其中是样品无定形部分,是结晶温度下的结晶放热焓,是在结晶温度下的纯晶体的熔融焓,是低于结晶温度的无定型量10。在保证固态药物100%晶态的前提下,DSC还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结晶度,结晶度%=,其中,为样品熔融热,为样品结晶热,为纯晶体样品的熔融焓,m为样品的质量11。3.温度调幅式DSCMTDSC是对传统DSC改进的
11、一种方法,该法是对温度程序施加正弦扰动,形成热流量和温度信号的非线性调制,从而可将总热流信号分解成可逆和不可逆热流成分。其克服了传统DSC高分辨率与高灵敏度不可兼得的缺点,将许多检测到的转变中因多种转变的叠加而难以区分开的峰12。在MTDSC实验中,样品和参比物间的最终热流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式中为最终的热流,是样品的热容,为温度变化的速率,为动力学过程的热流,是由于分子运动过程中受阻产生的热流,与绝对温度和时间有关,随不同的动力学规律而不同13。由上式可以看出MTDSC不仅可以提供常规的DSC所得的总热流,而且还包括热容的信号和动力学组分。在该法中由于增加使用的震荡温度有助于增强对微弱转变
12、测试的灵敏度,故对无定型玻璃态转变温度较为敏感,多用于无定型药物或辅料的定量分析。用MTDSC定量样品中的无定型量是通过绘制已知晶型的混合物的热容的标准曲线来测定无定型玻璃态转化的热容变化,其中是热容常数,和分别是调制的热流和热率的振幅11。如Guinot等14利用纯无定型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时热容量的跳动值绘制标准曲线,定量了X化合物微粉化样品的结晶度,其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9%和3.0%。4.超高效或高效DSC传统的DSC在测定很低含量的无定型药物方面具有很大的困难,然而近年来新兴的HSDSC因高的热流率的使用提高了其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参数的灵敏度、准确度和检测限15,而且HSDSC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扫描 量热法 药物 多晶 定量分析 中的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