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doc
《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为45,其中外科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根据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分类:1、 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恶性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尤文肉瘤、小细胞肺癌2、 放射中度敏感的肿瘤:鳞状细胞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移行细胞癌3、 放射低度敏感的肿瘤:胃肠道的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4、 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放射治疗的禁忌症1、全身情况(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时;(2)严重的全身感染、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未控制者;(3)治疗前血红蛋白80g/L或白细胞3.0109/L未得到纠正者;(4)癌症晚期
2、合并贫血、消瘦或处于恶病质状态,评估生存期不足3至6月者。2、肿瘤情况(1)肿瘤情况已出现广泛转移,而且该肿瘤对射线敏感性差,放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者;(2)肿瘤所在脏器有穿孔可能或已穿孔时;(3)凡属于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应视为相对禁忌症。3、放射治疗情况(1)近期曾做过放射治疗;(2)皮肤或局部组织纤维化;(3)皮肤溃疡经病理证实阴性;(4)不允许再行放射治疗者。根治性放射治疗:是指通过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使肿瘤在治疗区域内缩小、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要符合以下条件:1、一般状况好2、局部肿瘤较大并无远处转移;3、病理类型属于对射线敏感或中度敏感的肿瘤。术前放射治
3、疗的目的是:1.通过一定剂量照射使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防止手术中引起肿瘤细胞的种植转移和播散;2.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便于手术切除;3.控制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和区域的淋巴结,提高手术的切除率;4.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通过放射治疗也能够进行根治性切除。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0天或放射治疗后2-4周手术,可以使组织有充分的修复时间,此时急性放射反应已经消失,慢性放射反应还未发生,这期间既不会给手术造成困难,也不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术后放射治疗,一般在手术后2至4周内尽早开始。远距离放射治疗:亦称外照射,是指放射源发出的射线通过体外某一固定距离的空间,并经过人体正常组织及邻近器官照射到人体某一病
4、变部位的放射治疗方式。可分为等中心放射治疗技术(源轴距照射技术,SAD)和源皮距治疗技术(SSD)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进一步减少肿瘤周围组织和器官进入射野的范围,使正常组织得到保护,提高了靶区剂量;2、 对位于解剖结构复杂、距离重要器官较近、形状不规则肿瘤的治疗,可减少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3、进行大剂量低分割照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肿瘤的控制率。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必将成为21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近距离放射治疗: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如食管、阴道、直肠)或经插针置入、经模板敷贴等方式,将密封的放射源置于瘤体内或管腔内进行照
5、射,称为近距离放射治疗(又称内照射)。敷贴技术:是将施源器按一定规律固定在适当的模板上,然后敷贴在肿瘤表面进行照射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非常表浅的肿瘤,一般肿瘤浸润深度5mm为宜。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将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引入人体内,利用核素的电离辐射效应,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人体某种器官或病变对某种放射性核素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因而病变局部可受到大剂量照射,其他组织和器官可以得到保护。比如用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磷32治疗癌性胸水,钐153和锶89治疗骨转移癌等治疗计划的定量评估,主要是使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DVH表示的是肿瘤的体积或正常组织接
6、受的照射剂量,是评估治疗计划的有力工具,可以直接评估高剂量区与靶区的适合度。它不仅可评估单一治疗计划,也可比较多个治疗计划。缺点是不能显示靶区内的剂量分布情况,因此要与等剂量分布图结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放射性皮炎:一般分为三度:1度为毛囊性丘疹和脱毛,DT20-30GY;2度为红斑反应,DT40GY;3度为水泡和坏死溃疡,DT50-70GY。正常组织、器官的耐受剂量组织、器官损伤TD5/5(Gy)TD50/5(Gy)照射的范围小肠溃疡、穿孔4555脊髓梗死、坏死4555卵巢绝育2-36.25-12睾丸绝育14TD5/5 最小耐受剂量: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五年之后因放射线造
7、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标准治疗条件是指用高能射线进行常规治疗,2GY/次,1次/d,5次/周,整个疗程在2-8周完成。TD50/5 最大耐受剂量: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五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加温治疗是利用热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的一种治疗方式,加温本身就有直接杀灭肿瘤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加温可以诱导组织的再氧化、改变微血管口径的大小,导致局部药物浓度的增加等作用,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对其他治疗方法的敏感性。热耐受:第一次加温后引起细胞对后继加温的抗拒现象称为热耐受。一般热疗的有效温度为42.5-45.0。加温的次数目前主张多分次热疗,由于有热耐受的影响,因此
8、热疗一般为1-2次/周,2次之间间隔要超过48-72小时。 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并用的目的1. 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2. 降低远处转移率;3. 保存器官的完整性和人体正常功能。不同放、化治疗顺序的优势与不足方法优势不足序贯放、化疗毒性最小;全身系统治疗充分;诱导治疗后肿瘤缩小可以应用较小的照射野延长了治疗时间;缺乏局部病变的协同作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时间短;化、放疗增效协同作用全身系统治疗强度略弱;毒性增加同步+辅助治疗全身系统治疗充分;化、放疗增效协同作用;兼顾局部和全身治疗毒性增加;治疗时间增加;同步治疗后很难完成辅助治疗诱导+同步治疗全身系统治疗充分;化、放疗增效协同作用毒性增加;治疗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放射 治疗学 期末考试 重点 笔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