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doc
《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摘要: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介绍了近年来气道湿化的护理发展情况,就湿化液、湿化药物及湿化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叙述,以更好地实施气管切开患者的湿化护理。 关键词:人工气道 湿化 护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73-01 气管切开是抢救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梗阻,保障有效通气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呼道正常功能受到破坏,吸入的气体失去湿化、温化功能,使气道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排痰不畅,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因此,气道湿化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
2、要环节,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广大的护理工作者对人工气道的湿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湿化液的选择 临床上常用的湿化液有0.9%生理盐水,0.45%低渗盐水,无菌蒸馏水。生理盐水进入气道后水分蒸发形成高渗溶液,导致痰液脱水变稠而不易咳出,容易形成痰痂而造成呼吸道不畅。0.45%氯化钠为低渗溶液,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不易形成痰痂,痰液稀薄易于吸出,减少了重复吸引引起的气道损伤。灭菌注射用水属低渗液体,既可湿化较黏稠痰液又可湿化气道,使刺激性咳嗽痰液阻塞气道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较生理盐水低。由此推论,0.45%低渗盐水是临床进行气道湿化较为理想的湿化液,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2 气道湿化给药 2.1 庆大霉素。传统气道湿化给药常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来湿化气道防止感染,王建荣等1实验证明,肺切除术后患者雾化吸入的湿化液首选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以产生更好的降低痰液粘弹性的作用。但有研究表明,庆大霉素长期雾化吸入可抑制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进一步降低肺部抗感染能力,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2。因此,庆大霉素稀释液作为气道湿化液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2.2 碳酸氢钠溶液。明兰等3选择120例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将其
4、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三种湿化液(0.9%NaCl、0.45%NaCl和1.25%碳酸氢钠)滴入气管套管内,在滴注后第5d和第10d观察各组患者气管内痰液黏稠度及并发症(感染、痰中带血、痰痂堵塞气道)发生,实验结果表明0.45%NaCl和1.25%碳酸氢钠的稀释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1.25%的碳酸氢钠溶液在预防痰痂形成方面优于0.45%的低渗盐水,碳酸氢钠是碱性溶液,具有皂化功能,可改变呼吸道pH值,使痰痂软化,痰液变稀薄,药液达到支气管及肺内,利于深部痰液稀释排出,同时碳酸氢钠有防止真菌感染的作用4,碳酸氢钠溶液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湿化液。 2.3 沐舒坦。沐舒坦具有调节浆液和黏液的分泌,促
5、进和溶解分泌物,减低痰液黏稠度,增加纤毛运动的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气管内,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和减少黏液的滞留,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和痰阻形成。 2.4 其他。用0.45%氯化钠加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在临床上均获得较好效果。 3 气道湿化方法 3.1 间断气道湿化。用5ml注射器沿气管导管壁在吸气末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23ml/次,每隔2030min滴入1次,滴完后盖上湿盐水纱布,间断气道湿化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工气道干燥失水,但是存在一定弊端,每次滴入湿化液量大易导致患者刺激性咳嗽而将湿化液咳出致湿化不彻底,增加了吸痰的次数,容易导致气管黏膜损伤,频繁操作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型 颅脑 外伤 气管 切开 患者 气道湿化 护理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