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学总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篇 总论(占40%)皮肤的分层:组织学上皮肤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表皮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真皮由深至浅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皮下组织(皮下脂肪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皮沟:皮肤借皮下组织与深部附着,并受真皮纤维束牵引形成致密的多走向沟纹,称为皮沟。皮嵴:皮沟将皮肤划分为大小不等的细长隆起,称为皮嵴。皮野:较深的皮沟将皮肤表面划分成菱形或多角形微小区域,称为皮野。指(趾)纹:掌跖及指(趾)屈侧的皮沟、皮嵴平行排列并构成特殊的涡纹状图样,称为指(趾)纹。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
2、构成。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其特征为在分化过程中可产生角蛋白。分层:角质层、透明层(某些部位才有)、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基底细胞从开始分裂到完成分裂约需13天,新生成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其数量与部位、年龄有关而与肤色、人种、性别等无关。黑素细胞内含黑素小体,是合成黑素的场所。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无色,染
3、不上色)朗格汉斯细胞(与免疫有关):是由起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并通过一定循环通路进入表皮的免疫活性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以上的表皮和毛囊上皮中,数量约占表皮细胞总数的3%5%。梅克尔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细胞之间,细胞有短指状突起,胞质中含许多直径为80100mm的神经内分泌颗粒,胞核呈圆形,常有深凹陷或呈分叶状。可能具有非神经末梢介导的感觉作用。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其中以纤维成分为主。真皮的组成:胶原纤维:含量最丰富,HE染色呈浅红色。网状纤维:是幼稚的、纤细的未成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醛品红染色
4、呈紫色。基质: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细胞:主要由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无毛皮肤:掌趾、指趾曲面及其末节伸面、唇红、乳头、龟头、包皮内侧、小阴唇内侧、阴蒂等部位皮肤无毛,称为无毛皮肤。有毛皮肤:除无毛皮肤的其他部位皮肤均由长短不一的毛,称为有毛皮肤。长毛:头发、胡须、阴毛及腋毛为长毛。短毛:眉毛、鼻毛、睫毛、外耳道毛为短毛。毫毛:面、颈、躯干及四肢的毛发短而细软、色淡为毫毛。毳毛:胎儿体表白色柔软而纤细的毛发称为毳毛。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正常人每日可脱落约70100根头发。(每天
5、长0.270.4mm,由毛乳头终端生长出皮肤约需21天。)汗腺:根据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小汗腺:为单曲管状腺,由分泌部和导管部构成。顶泌汗腺(大汗腺):属大管状腺体,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脐周、肛周、包皮、阴阜和小阴唇,主要受性激素影响。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的吸收功能,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皮肤的屏障功能:物理性损伤的防护,化学性刺激的防护,微生物的防御作用,防治营养物质的丢失。小汗腺出汗的分类:显性出汗:外界温度高于31时全身皮肤均可见出汗,称显性出汗。不显性出汗:温度低于3
6、1时无出汗的感觉,但显微镜下可见皮肤表面出现汗珠,称不显性出汗。精神性出汗: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大脑皮质兴奋时,可引起掌趾、前额等部位出汗,称为精神性出汗。味觉性出汗:进食可使口周、鼻、面、颈、背等处出汗,称为味觉性出汗。(小汗腺的分泌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非常重要,另外出汗时可带走大量热量,有助于人体适应高温环境。)顶泌汗腺(大汗腺)的功能:在青春期分泌旺盛,并可受情绪影响,感情冲动时其分泌和排泄增加。新分泌的顶泌汗腺液是一种粘稠的奶样无味液体,细菌酵解可使之产生臭味。有些人的顶泌汗腺可分泌一些有色物质,呈黄、绿、红火黑色,使局部皮肤或皮肤染色,称为色汗症。皮肤免疫系统SIS:包括免疫细胞和免
7、疫分子两部分,它们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并与体内其他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持续着皮肤微环境和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细胞成分: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真皮树枝状细胞。分子成分: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分泌型IgA、补体、神经肽。皮肤性病的症状: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局部症状主要由瘙痒、疼痛、烧灼及麻木感等,全身症状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和关节疼痛等。皮肤性病的体征:客观存在、可看到或接触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成为体征,又称为皮肤损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型两大类。(必考)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
8、有重要价值。可分为以下8种: 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根据发生机制和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红斑、出血斑、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等。 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等。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丘疹表面可扁平、圆形脐凹状、粗糙不平呈乳头状,颜色可呈紫红色、淡黄色或黑褐色。丘疹可由表皮或真皮浅层细胞增殖、代谢产物聚积或炎细胞浸润引起。 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皮损可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
9、,形态不规则。皮损发生快,此起彼伏,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多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见于荨麻疹。 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dayu 1cm者称大疱,内容物含血液者称血疱。 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如脓疱疮)或非感染性炎症(如脓疱型银屑病)引起。脓疱的疱液可混浊、稀薄或黏稠,皮损周围常有红晕。水疱继发感染后形成的脓疱为继发性皮损。 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可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炎性浸润或代谢产物沉积引起。结节可吸收消退,亦
10、可破溃成溃疡,愈合形成瘢痕。 囊肿:为含有液体或黏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一般位于真皮或更深位置,可隆起于皮面或仅可触及。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囊性感,大小不等。见于皮脂囊肿、毛鞘囊肿、表皮囊肿。继发型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分为以下10种: 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浸润创面 ,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因损害较表浅,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其基底部常有坏死组织附着,边缘可陡直、倾斜或高于周围皮肤。因损害常破坏基底层细胞,故愈合较慢且
11、愈合后可留有瘢痕。 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的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鳞屑的大小、厚薄、形态不一,可呈糠秕状、蛎壳状或大片状。 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摩擦后表皮易脱落而露出糜烂面,容易继发感染。 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常因皮肤炎症、角质层增厚或皮肤干燥导致皮肤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牵拉后引起。好发于掌趾、指趾、口角等部位。 瘢痕:真皮或深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后,由新生接地组织增生修复而成。可分为增长性和萎缩性两种,前者呈隆起的表面光滑的无毛发的索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暗红色略硬斑块
12、,见于烧伤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后者较正常皮肤略凹陷,表皮变薄,皮肤光滑,局部血管扩张,见于红斑狼疮、陈旧性瘢痕等。 萎缩:为皮肤的退行性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或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减少所致。表皮萎缩常表现为皮肤变薄,半透明,表面有细皱纹呈羊皮纸样,正常皮沟变浅或消失;真皮萎缩表现为局部皮肤凹陷,表皮纹理可正常,毛发可能变细或消失;皮下组织萎缩则表现为明显凹陷。 痂: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痂可薄可厚,质地柔软或脆硬,附着于创面。根据成分的不同,可呈淡黄色、黄绿色、暗红或黑褐色,或因混杂药物而呈不同颜色。 抓痕:也称表皮脱落,为线状或点状
13、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缺损,常由机械性损伤所致,如搔抓、划破或摩擦。皮肤表面可有渗出、血痂或脱屑,若损伤较浅则愈合不留瘢痕。 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如慢性单纯型苔藓、慢性湿疹等),常伴剧痒。棘层松懈征:又称尼氏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懈(如天疱疮)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和阳性表现: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皮肤刮痕试验:在荨麻疹患者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
14、力划过,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划后315秒,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可能由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1545秒后,在红色线条两侧出现红晕,此为神经轴索反应引起的小动脉扩张所致,麻风皮损处不发生这种反应;划后13分钟,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可能是组胺、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表皮常见的组织病理病变:1.角化过度 2.角化不全 3.角化不良 4.颗粒层增厚 5.棘层肥厚 6.疣状增生 7.乳头瘤样增生 8.假上皮瘤样增生 9.细胞内水肿 10.细胞间水肿 11.棘层松解 12.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13.Kogoj微脓肿和Munro微脓肿 14.Pautrie
15、r微脓肿角化过度:由病理性改变所造成的角质层增厚,可以是相对的,也可以是绝对的。角化不全:角质层内仍有残留的细胞核,常伴颗粒层变薄或消失。角化不良:表皮或皮肤附属器个别角质形成细胞未至角质层即显示过早角化。滤过紫外线:是高压汞灯发射出的波长为320400nm的光波,可用于色素异常性皮肤病、皮肤感染及卟啉病的辅助诊断,也可观察疗效。梅毒螺旋体的检查:(一)梅毒螺旋体直接检查:可取病灶组织渗出物、淋巴结穿刺液或组织研磨液,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也可经镀银染色、吉姆萨染色或墨汁负染色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或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梅毒螺旋体菌体细长,两端尖直,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折光性强,沿纵轴旋转伴轻度
16、前后运动。镀银染色法示螺旋体呈棕黑色,吉姆萨染色法示螺旋体呈桃红色,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螺旋体呈绿色荧光。镜检阳性结合临床表现、性接触史可确诊。(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原理: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一定时间后,血清中产生一定数量的心磷脂抗体,可用免疫学方法检测,作为梅毒的诊断筛选试验。临床意义:本试验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结果为阳性时,临床表现符合梅毒,可初步诊断。定量试验是观察疗效、判断复发及再感染的手段。假阴性常见于一期梅毒硬下疳出现后的23周内、感染梅毒立即治疗、晚期梅毒或二期梅毒的“前带现象”。假阳性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麻风、海洛因成瘾者、少数孕妇及老人。(
17、三)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原理:为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将从感染家兔睾丸中提取的梅毒螺旋体纯化,并以超声粉碎后作为抗原,以明胶颗粒为载体。临床意义:阳性结果可明确诊断。抗组胺药物:可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H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血管及脑组织,H2受体主要分布于消化道,皮肤微小血管有H1、H2两种受体存在。本类药物适用于荨麻疹、药疹、接触性皮炎、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脂溢性皮炎等疾病。(作用原理:竞争。 由于有与组胺相同的乙基胺结构,因此能和组胺争夺相应靶细胞上的H1受体,产生组胺作用。)(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嗜睡、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第
18、二代H1受体拮抗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不产生嗜睡或仅有轻微嗜睡作用,同时抗胆碱能作用小。)糖皮质激素:适应症:应用广泛,常用于变应性皮肤病(如药疹、多形红斑、严重畸形荨麻疹、过敏性休克、接触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系统性硬皮病的急性病、大疱性皮肤病、白塞病等),某些严重感染性皮肤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麻风反应等)在有效抗生素应用的前提下,也可短期使用。常用种类: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外用药的剂型(非常重要):溶液:是药物的水溶液。具有清洁、收敛作用,主要用于湿敷。湿敷有减轻充血水肿和清除分泌物及痂皮等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类疾病。常用3%硼酸溶液、
19、1:8000高锰酸钾溶液等。酊剂和醑剂:是药物的酒精溶液或浸液,酊剂是非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醑剂是挥发性药物的酒精药物。常用的有2.5%碘酊、复方樟脑醑等。粉剂:有干燥、保护和散热作用。主要用于剂型皮炎无糜烂和身处的皮损、特别适用于间擦部位。常用的有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粉等。洗剂:也称振荡剂,是粉剂与水的混合物,二者互不相溶。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复方硫黄洗剂等。油剂:用植物油溶解药物或与药物混合。有清洁、保护和润滑作用,主要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湿疹。常用的有25%40%氧化锌油、10%樟脑油等。乳剂:是油和水经乳化而成的剂型。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油包水,主要用于干
20、燥皮肤或在寒冷季节的冬季使用;另一种为水包油,适用于油性皮肤。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均可配成乳剂,具有保护、润泽作用,渗透性较好,主要用于亚急性、慢性皮炎。软膏:使用凡士林、单软膏或动物脂肪等作为基质的剂型。具有保护创面、防治干裂的作用,软膏渗透性较乳剂更好,其中加入不同药物可发挥不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慢性湿疹、慢性单纯型苔藓等疾病,不宜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的渗出期等。糊剂:是含有25%50%固体粉末成分的软膏。作用与软膏类似,有一定吸水和收敛作用,多用于有轻度渗出的亚急性皮炎湿疹等,毛发部位不宜用糊剂。硬膏:由脂肪酸盐、橡胶、树脂等组成的半固体基质贴附于裱褙材料上。硬膏可牢固地粘着于皮肤表面,作用
21、持久,可组织水分散失、软化皮肤和增强药物渗透性的作用。常用的有氧化锌硬膏、肤疾宁硬膏、剥甲硬膏等。涂膜剂:将药物和成膜材料溶于挥发性溶剂中制成。外用后溶剂迅速蒸发,在皮肤上形成一均匀薄膜,常用于治疗慢性皮炎,也可有用于职业病防护。凝胶:是以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溶剂为基质配成的外用药物凝胶外用后可形成以薄层,凉爽润滑,无刺激性,急、慢性皮炎均可使用。常用的有过氧化苯甲酰凝胶、阿达帕林凝胶等。气雾剂:又称为喷雾剂,由药物与高分子成膜材料和液化气体混合制成。喷涂后药物均匀分布于皮肤表面,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皮炎或感染性皮肤病。其他:二甲基亚砜DMSO也称为万能溶媒,1%5%氯酮溶液。外用药物的种类:清洁
22、剂、保护剂、止痒剂、角质促成剂、角质剥离剂、收敛剂、腐蚀剂、抗菌剂、抗真菌剂、抗病毒剂、杀虫剂、遮光剂、脱色剂、维A酸类。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皮肤病宜选用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可选抗真菌药物,超敏反应性疾病选择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等。 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湿对湿,干对干):A,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温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B,亚急性皮炎渗出不躲着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
23、或糊剂;C,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D,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应当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向患者详细解释使用方法、使用时间、部位、次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等。 第二篇 皮肤性病学各论(占40%) 第九章 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临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复发。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的鉴别: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好发部位沿神经分布,不超过体表正中线皮肤
24、黏膜交界处自觉症状疼痛灼热、瘙痒愈后终身免疫易复发 第十章 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寻常型脓疱疮: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好发于面部、头皮、四肢。面部以腔口周围为主。初发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脓疱,粟粒至黄豆大小,疱壁薄,周围有红晕,易破溃,出现糜烂面,结痂,痊愈。病程约610天。重症者可有发热3940,可伴有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甚至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深脓疱疮 大疱性脓疱疮:多见于儿童,夏季,痱子、虫咬、汗腺炎后发生。好发于颜面部、躯干及四肢。初发为散在的水疱,迅速发展为大疱,直径110cm
25、或更大,壁薄,周围红晕不明显,疱内容物先清澈后浑浊,疱壁先紧张后松弛,脓液常沉积于疱底呈半圆形坠积状,为本病的特征。 新生儿脓疱疮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本病起病急,一般始于腔口,发病快,12日内延至躯干及四肢。全身潮红并出现皮肤松弛性水疱或水疱不明显而表皮一经轻轻磨擦即可出现皱纹或大片脱落,呈鲜红色水肿性糜烂面,即尼氏征阳性。轻者12周皮损干燥而痊愈。重者可因并发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麻风: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麻风的传染源: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麻风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麻风重要的传播方式,生活密切接触、纹身
26、等也可有传播。易感人群:人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麻风的五级分类法:结核样型麻风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中间界线类麻风BB,界线类瘤型麻风BL,瘤型麻风LL。(麻风杆菌数量越来越多,细胞免疫反应强度越来越小。) 第十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根据至病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三种。头癣的临床表现:黄癣:在农村中多见,特点为在毛发周围有由菌丝与脱落上皮混合而成的黄痂,称黄癣痂。愈后产生瘢痕性脱发。头发的边缘不被累及,常有一圈正常的发带。白癣:多见于学龄儿童。初发为白色鳞屑班(母斑),其后在其周围继发一些子斑,可逐渐融合成片,但界限清楚,病
27、发根部有一套样菌鞘是本病的特点。为高位断发。一般无炎症反应,偶可伴发脓癣。黑点癣:儿童和成人均可感染。初起损害为小片丘疹鳞屑甲盖大小鳞屑斑为白色,外界颇似白癣。其病情发展缓慢, 可终年不愈,愈后可有瘢痕,发生脱发。脓癣:是白癣或黑点癣的一种类型,是从动物传染到人,同时因机体的反应强烈所至,损害为多数毛囊性脓疱组成的隆起性肿块从中可挤出脓液边界清楚,愈后有瘢痕形成。黄癣白癣黑点癣的鉴别:黄癣白癣黑点癣发病农村集体城乡年龄儿童、成人儿童儿童、成人头皮损害黄癣痂和萎缩性瘢痕白色鳞屑(母斑),周围可继发小的卫星样损害(子斑)散在的小片白色鳞屑斑头发损害干枯细黄、参差不齐、发际一般不受犯高位断发有菌鞘低
28、位断发外观如小黑点并发脓癣罕见常见偶见Woods灯检查暗绿色荧光亮绿光荧光无荧光直接镜检发内菌丝、孢子、气泡发外孢子发内成串孢子培养许兰氏黄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愈后慢、瘢痕快、自愈、无瘢痕经久不愈头癣Woods灯(滤过紫外线)检查:黄癣暗绿色荧光;白癣亮绿光荧光;黑点癣无荧光。头癣的治疗:原则为剃、洗、擦、服、消,五字方针。剃:一周一次,共八次;洗:硫磺皂,每天一次,二月。擦:每天二次,二月。服:灰黄霉素:儿童 1020mg/kg/d ,成人0.60.8g/12次/d。共用2025天。消:消毒。 第十四章 皮炎和湿疹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刺激
29、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均可发病。皮肤炎症的轻重和发病快慢与接触物质的刺激性、浓度和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型超敏反应。接触物本身无毒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只有少数人接触后发生反应。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急,多局限接触部位,边界清,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和大疱结痂,经积极治疗周可痊愈。自觉症状大多有瘙痒和烧灼感或胀痛感,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畏寒、恶心及头痛等。 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的刺激物较弱、浓度低,出现轻度红斑丘疹呈慢性湿疹样变。长期反复发作呈苔藓样改变。 特殊类型的接触性皮炎:尿布皮炎、漆性皮
30、炎、化妆品皮炎和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性反应。瘙痒剧烈,反复发作。湿疹的特点:剧烈瘙痒。以小丘疹为主的多形性皮损。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慢性化。湿疹的临床表现: 急性湿疹:小丘疹为主,多形性改变。以手足头面部多见,一般对称分布。有剧烈的瘙痒及灼热感。 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治疗不当而转变过来。有剧烈的瘙痒。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若处理不当可在呈急性病变。 慢性湿疹:病情迁延不愈,表面肥厚、粗糙、苔藓化,有色素沉着。多见于四肢。可产生皲裂而有疼痛感。同时因处理不当可急性发作而有渗出。 几种特殊
31、类型的湿疹:手部湿疹、乳房湿疹、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钱币状湿疹、汗疱疹。(盐水洗和热水烫都会加重)特应性皮炎: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有渗出倾向,常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的分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 第十五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荨麻疹:皮肤病最多的一种。急性荨麻疹情况严重,伴有休克和喉头水肿的抢救:0.1%肾上腺素0.52ml皮下注射或肌注,亦可加入50%葡萄糖溶液40ml内静脉注射,以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及平滑肌痉挛,并可升高血压;地塞米松510mg肌注或静注,然后可将氢化可的松200400mg
32、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1000ml内静注;上述处理后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时,可给升压药;给予吸氧,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注0.25g氨茶碱,喉头水肿呼吸受阻是可行气管切开术;心跳呼吸骤停时,行心肺复苏术。 第十六章 药疹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反应。与超敏反应机制有关的药疹具有如下特点:有一定的潜伏期 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 皮损及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相关性 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形态多种多样 在高敏状态下可发生交叉过敏(机体被某种药物致敏后,若再用与该种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存在共同化学基团的
33、药物也可发生过敏反应)及多价过敏(个体处于高敏状态时,同时对多种化学结构无相似之处的药物发生过敏)现象 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抗过敏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常有效。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各种生物制剂。交叉过敏:药疹治愈后,如用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式类似的药物,有时也过敏,称为交叉过敏。多价过敏:在药疹高潮时,甚至对一些结构不同的药物也发生过敏,称为多价过敏。药疹常见类型有:共11种。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湿
34、疹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痤疮型药疹,光感性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药疹的治疗:停药。告诉患者。书面注明。治疗。 第十七章 物理性皮肤病日光性皮肤病:按照其作用机制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超敏反应。光毒性反应:是一种非免疫反应,任何个体接受超量日光照射后都会发生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后者多见于长期反复大量日晒者。光超敏反应:一种淋巴细胞接到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只发生于少数具有光敏素质的个体。光敏物质吸收光能后发生化学变化成为半抗原,并与体内大分子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细胞免疫致病。 第十九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多形红斑:是一种
35、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发黏膜损害,易复发。多形红斑的临床表现: 红斑-丘疹型:常见,发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但易复发。好发于面颈部和四肢远端伸侧皮肤。典型皮损为暗红色斑或风团样皮损,中央为青紫色或为紫癜,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形如同心圆状靶形皮损或虹膜样皮损(有特征性),融合后可形成回状或地图状。有瘙痒或轻度疼痛和灼热感。 水疱-大疱型:常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常伴全身症状。渗出较严重,皮损常发展为浆液性水疱、大疱或血疱,周围有暗红色血晕。 重症型:发病急骤,全身症状严重。皮损为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虹膜样红斑或淤斑,迅速扩大,相互融合,泛发全身,其上出现水疱、大疱或
36、血疱,尼氏征阳性。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鳞屑病的临床表现: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可分为以下4种:(一) 寻常型银屑病(可考诊断依据):初期皮损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展称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可呈多种形态,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成层林刺耳,犹如轻刮蜡滴(蜡滴现象),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皮损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常呈对称性。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二) 关节病性银屑病:除皮损外可出现关节病变,后者与皮损可同时或先后出现,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可表现为关节肿胀
37、和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呈进行性发展,但类风湿因子常阴性。X线示软骨消失、骨质疏松、关节腔狭窄伴不同程度的关节侵蚀喝软组织肿胀。(三) 红皮病性银屑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肤,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表浅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病程较长,易复发。(四) 脓疱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常急性发病,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或无皮损的正常皮肤上迅速出现针尖至栗粒大小、泛黄色或黄白色的浅在性无菌性小脓包,常密集分布,可融合形成片状浓湖,皮损可迅速发展至全身,伴有肿胀和疼痛感。常伴有全身症状,出现寒战和高热,呈弛张热型。局限性脓包型银屑病:皮肤
38、局限于手掌及足趾,对称分布,掌部好发于大小鱼际。皮损为成批发生在红斑基础上的小脓包,甲常受累,可出现点状凹陷、横沟等。第二十章 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的分型:盘型红斑性狼疮(DLE)。亚急性皮肤性红斑狼疮(SC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一)发热:为SLE最常见表现,90%以上患者出现,多为长期低热,驰张热,也有间断性高热。(二)皮肤粘膜损害:是SLE极常见表现。以下几种损害为SLE特征性损害:蝶形红斑:颧颊鼻部出现的水肿性鳞屑性红斑。四肢末梢出现深红色点状红斑,点状瘀斑或点状萎缩。此种皮疹临床意义等同于蝶形红斑。DLE皮疹。狼疮发:额部毛发枯萎变细易断。此
39、外还可出现明显脱发。光敏感。口腔粘膜溃疡。(三)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但无关节骨质破坏。(四)肾损害:为SLE最常见的内脏器官损害,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症,晚期出现尿毒症。尿毒症是SLE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五)心血管损害:心包炎多见,心肌炎也常发生,出现心电图改变。心脏损害是本病重要致死原因。(六)呼吸系统损害:常见胸膜炎、胸腔积液,X线显示肺部纹理增强和片状阴影。(七)神经精神症状: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 。(八)消化系统症状:常见有食欲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九)血液系统损害:出现贫血、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十)其它症状: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实
40、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WBC,RBC,BPC,ESR。尿常规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梅毒血清学检查如USR阳性(生物性假阳性)。血清补体下降C4、C3、C1q低下。SLE诊断标准(7项临床,4项实验室):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肾病表现:尿蛋白0.5g/d(或尿蛋白+)或有细胞管型,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除外由药物、代谢病引起),血液病变:溶血性贫血、白细胞4000/l、淋巴细胞1500/l或血小板100000/l,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或抗心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持续至少6个
41、月的梅毒血清假阳性反应,三者中具备1项),ANA阳性:除外药物性狼疮所致。*11项中具备四项即可诊断SLE。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横纹肌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亚急性和慢性发病为主。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患者之比约为1:2。本病分为6种类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皮肌炎或多肌炎,儿童皮肌炎或多肌炎,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皮肌炎或多肌炎,无肌病性皮肌炎。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本病呈慢性经过,即可仅累及皮肤,也可既累及皮肤同时也累及皮肤。 第三篇 性传播疾病(占20%)经典性病:淋病、梅毒、软下疳、第四性病、腹股沟肉芽肿。我国五大高发病率
42、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尿。我国规定的性病监测病种: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非淋尿、软下疳、艾滋病。性传播疾病STD: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不仅可在泌尿生殖器官发生病变,还可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腥散播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和器官。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梅毒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垂直传播,其他途径梅毒的临床分期:一,后天获得性梅毒:(一)早期梅毒(病期2年):一期梅毒:A,硬下疳,B,横痃(硬化性淋巴结炎)。二期梅毒:A,早发梅毒:梅毒疹(玫瑰疹、
43、丘疹性)和扁平湿疣,B,复发梅毒。早期潜伏期梅毒。(二)晚期梅毒(病期2年):A,良性梅毒,B,心血管梅毒,C,神经梅毒,D,晚期潜伏期梅毒。二,先天胎传梅毒:(一)早期胎传梅毒(年龄2岁)。(二)晚期胎传梅毒(年龄2岁)。(三)胎传潜伏期梅毒。三,潜伏梅毒硬下疳:梅毒的初发损害为一小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硬结可出现糜烂或溃疡。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2cm,边界清,周围呈堤状隆起,周围有红色浸润,基地部平坦,软骨样硬,不疼不痒。这就是硬下疳,也称初疮。梅毒的诊断: 病史:不洁性交史,性伴梅毒史。一期潜伏期 15-30 天。二期有硬下疳史。 临床表现:一期出现典型的硬下疳及横痃;二期出现无痛无痒
44、皮疹。 实验室检查:a.暗视野见梅毒螺旋体(金标准),b.血清学检查阳性。此二项必须有一项阳性。梅毒的治疗:首选青霉素。 早期梅毒的治疗: a.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日,im10天,总量800万。b.苄星青霉素G240万U,im,每周一次,共二次,总量480万。c.对青霉素过敏者用四环素(或红霉素)2g/日po,共用15天,总量30g。 晚期梅毒的治疗:a.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日,im15天。可用二疗程。b.苄星青霉素G240万U,im,一次/周,共三次。c.四环素(或红霉素)2g/日 po,共有30天,总量60g。吉海反应:易出现问题,要注意。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
45、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包括眼、咽、直肠感染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淋病的传播途径: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淋病患者是其传染源。淋病的临床表现: 男子单纯性淋病:主要表现为淋病性尿道炎。开始为尿道口红肿,有少量分泌物,1-2天后分泌物变为脓性,成黄色或黄绿色,同时出现尿痛、尿频、尿急; 女子单纯性淋病:最常见为淋菌性宫颈炎。开始表现为白带增多,逐渐转为脓性。也有少部分女性也出现淋菌性尿道炎,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尿道炎症状。 男性复杂淋病:A,淋菌性附睾炎:多为单侧,红、肿、痛。B,淋菌性前列腺炎。C,淋菌性精囊炎。 女子复杂淋病:A,淋菌性子宫内膜炎:白带多,下腹出现疼痛,甚至剧痛。B,淋菌性输卵管炎。C,淋菌性盆腔炎。D,淋菌性腹膜炎。E,淋菌性肝周炎。 还可出现非生殖器部位淋病:A,淋菌性结膜炎:多见于新生儿。B,淋菌性咽炎:口交引起。C,淋菌性直肠炎:男性同性恋引起。D,淋菌性皮炎:包皮过长或包茎易引起。E,播散性淋病:免疫力极低下者可引起。淋病的诊断:直接涂片,培养:金标准。FM培养基。荧光免疫抗体查找淋球菌。淋病的治疗: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炎:头孢曲松250mg一次肌注,或大观霉素2g(宫颈炎4g)一次肌注,或环丙沙星500mg一次口服,或氧氟沙星400mg一次口服。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权限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S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