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兔脑胞内原虫病研究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兔脑胞内原虫病研究进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兔脑胞内原虫病研究进展兔脑胞内原虫病研究进展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周永华由兔脑胞内原虫(EacephalitozoonCuniculi)引起的慢性隐性传染的兔脑胞内原虫病(EncephaliOzoonosis),Wrigh:与Craighead(1922)首先在实验兔体发现本病此后国内外相继在多种哺乳类实验动物中发现.此后,报道人的病例虽少,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f】,.】.一,病原本虫属于脑胞内原虫属,专傩细胞内寄生,主要见于小鼠,大鼠,仓鼠,多乳头小鼠,豚鼠,兔,棉尾兔,狗,狐和非人灵长类的脑,肾,腹水巨噬细胞,肝,脾等组织器官的细胞内,并能在神经细胞,巨噬细胞和脑,肾等其他组织细胞中形成
2、包含一百个以上的滋养体假囊.原虫结构系从脑,肾.肝,脾其他器官和腹腔渗出液的组织学制品中确定,滋养体一般为0.81.2X2.02.5微米,呈汗形,园形,或卵园形,核呈园形,卵园形或带样,长度约占虫体的l1/41/3.虫体在宿主细胞内以二分裂法增殖(裂殖生殖),最后产生孢子.孢子壁很厚,成熟孢子一般约2.5X1.5,Ltm,孢子有一极囊和极丝,极丝可以翻出并通过它使孢子浆进入一新宿主体内.二,流行病学对本病易感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家兔,鼠_J】,f青,狗,孤,猫,羊,猪,猴等多种哺乳类实验动物(Lenir,1978).其中,兔是固有宿主.limman发现,脑胞内原虫病是兔常见的疾病,未见年龄
3、的差异.Pa.ng【等实验证实家兔脑胞内原虫可感染全部猫和部分绵羊发病,而猪为可疑结果【.本原虫及另三种脑胞内原虫均能侵袭人类,是AILS的继发病病原体之一:.目前有关本病的传播方式尚未完全搞清.先天性感染见于小鼠,也可能见于兔,大鼠和狗.用感染动物的脑,肾,肝,脾和腹水等经脑内,静脉,腹腔,经口或其他途径可使实验动物感染.脑胞内原虫可经病兔尿液排出,因此,通过病兔排泄物在兔群间传播无疑也是一个重要方式.有人认为E.Caniculi受侵是由环境污染而发生,特别是食物污染f.除此之外,经呼吸道也可能引起感染.VaVra等f.】将一只血清阳性兔与l4只血清阴性兔同笼饲养9个月,仅2只血清阴性兔显示
4、阳转.流行:Twor(】932)和Cowdry(1926)分别报告小鼠和家兔的自然感染率为50%和76%.Quintana等在阿根廷首次报告330只安哥拉兔死亡50只,发现7只兔的脏器中有兔脑胞内原虫.VaVraf州等报道匈牙利的三大兔群中,分别有83,1和121只兔经免疫学检测,家兔脑胞内原虫阳性率相应为5.3%,74.2%和80.2%,进一步检测三个农场的32,lfi和8只安哥拉兔,阳性率分别为0,13.3%和75%.在三个家养小兔场饲养的29只兔中(含1只安哥拉兔)仅1只阳性,但在屠宰场取的由家养兔场饲养的54只家兔,阳性率达2.%.Juimi(1983)报告用组织学方法检查19只日常屠
5、宰兔的脑,发现2只(10.5)有脑胞内原虫,检查138只已死亡或为诊断而剖析的家兔中发病率为21.%.本病在狐群中也较普遍,对丹麦27个农场饲养的1345只兰狐和21只银狐进行兔脑胞内原虫抗体的过筛检查,除7个农场无血清阳性反应外,其余20个农场查出3.0一73.8的性孤,平均为19.3,银狐感染率比兰狐稍高:.捷克曾有8只兰北极雌狐产下的50只幼狐中,其中44只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然后死亡,组织学发现有家兔脑胞内原虫,可能是由于将未煮过的死兔和死猪喂狐而感染的结果f川】.目前对本病是否存在品种易感性尚不清楚.三,免疫应答和临床病理动物感染兔脑胞内原虫后果是否引起发病主要取决于动物的抵抗力和原
6、虫感染数量.家兔感染后的最初是血清抗体的出现,2周后尿内出现孢子,最大孢子数与血清滴度的高峰一致,然后两者同时下降感染母兔的后代受母体的抗体保护,但这种抗体67周后即消失.抗体在感染的第8周很快升高,gg染母兔的后代由未感染母兔哺乳时,血清学仍为阴性,Stewar【】等对一只3岁小猎犬实验感染500万个兔脑胞内原虫孢子的第7天,白细胞游走性降低,第15天免疫荧光抗体滴度达高峰(1:320),gG和gM分别在感染后7天和10天上升到正常值以上,并分别于2o,J28天后再.度上升.Szabo【】等给4日龄幼犬接种兔脑胞内原虫(108个,腹腔注射)或在7日龄时接种绵羊红细胞,镜检感染幼犬的组织,发现
7、肉芽肿性肾炎,脑膜脑炎和肺炎.感染犬淋巴结的B淋巴细胞依赖区始终看到增生和噬红细胞现象,并产生淋巴细胞增多,丙种球蛋白血症,以及抗原虫抗体滴度和对原虫孢子抗原特异的胚变应答.感染的成年犬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激活素.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的母细胞死应答性比对照犬低.实验期内,死亡犬都发生菌血症.提示新生犬的感染导致一种无效的免疫和炎性应答.遭受过血吸虫病,疟疾或神经精神创伤的人类患者,有较普遍的兔脑胞内原虫抗体应笞,但健康人群中则否!.Szabo:j还对接种兔脑胞内原虫后成年犬的免疫病理进行了评价.小猎犬在12.5月龄时用1.5l0.个活的兔脑胞内原虫孢子静脉接种监测184月,y1评定在成年犬中的感
8、染.f-18个月的监测明问,都存在着直接抗虫体外膜的IgMgG抗体,外周血液的单核细胞在活体外用淋巴激活素(或抗原特异性的兔脑胞内原虫或非特异性的刀豆紊A)处理,能杀伤兔脑胞内原虫孢子.用正常犬血清或感染犬血清预处理脑胞内原虫孢子,能增强犬单核细胞对虫体杀伤力,(正常犬血清低于感染犬血清).组织学检查显示:在肾皮质,髓质交界处和在髓质间质中有小灶性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这些结果表明:成年犬能对感染作出有效防御,能使宿主组织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并能通过单核细胞一一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来消除虫体.原虫感染还能直接或间接引起宿主自动免疫障碍.Moha:?:(1982)报告,挪威幼年
9、兰狐感染此病后,小狐表现出各种神经障碍:臂部软弱,跛行,打圆圈运动,麻痹或痉挛I有的视力减退或失明.血液检查白细胞没有明显变化,血清生化检查尿氨增加,肌氨酸酊和镁浓缩,反映肾机能恶化,氨基丙酸氨的输送严重受抑制,球蛋白显着增多,使总蛋白量提高,有临床症状的小狐还伴随有浆细胞增生.,肉芽肿性脑炎和慢性间质性肾炎并伴有肉芽肿是本病损害的主要特征.脑胞内原虫病,首先引起肾脏病变,随后引起脑病.在疾病初期或急性期到亚急性期,病理变化一致,均有肉芽肿的脑脊髓炎和脉管灾,伴有类似的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动脉病变I肾脏发生肿大,肾皮质有白色斑点.慢性期病变为动脉硬化,血管周的单核细胞浸润,形如套袖,神经胶质增生,
10、伴有不甚明显的肉芽肿反应.肾脏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皮质由结缔组织和白细胞组成的小疤痕,肾皮质表面可见许多散在的小的凹陷(13ram),这是本病的特征病变小鼠实验性感染脑胞内原虫后的病变为腹水和脑膜脑炎,脾脏肿大,常见血管周浸润和小神经胶质细胞结:i了,但肉芽肿少见;肾皮质问质淋巴细胞浸润相当明显,原虫存在于上皮细胞或集合管内.Arison等并报道,兔脑胞内原虫接种于鼠体后,能侵入并杀灭鼠的各种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增殖廷缓,减少受侵宿主死亡,延长鼠的生命.四,临床表现多种哺乳动物和一些禽类(KemKlug1975)对此虫易感,然而,大多数不出现症状,属于慢性和隐性感染.但有时候贝IJ能出现各
11、种脑炎和肾炎症状,表现为港怠厌食消瘦,以及诸如行走不稳,颤抖,斜颈,惊厥,麻痹和昏迷等.小鼠和大鼠自然感染的无症状,但实验感染的可出现腹部膨大和腹水等.Plowr-gh(1952)曾描述一窝6只小狗感染原虫后的症状,主要为渐进性衰竭,疲倦,消瘦,生后6周一14个月内均死亡,2只于810周龄时,出现类狂犬病症状,出现咬人状,其中一只狂奔至野外,于当Et死亡,死前四肢及下颚发生痉挛,另一只癫痫样发作,呆滞,废食,于病后11,天死亡.在病变处查见有病原体.本病常潜伏于兔群,在应激状态(如长途运输,气候变化或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时,则会出现临床症状.Botha【等用自然感染脑胞内原虫的狗的尿液或用组织
12、培养的原虫孢子经胃管静脉或腹腔感染幼犬,所有感染幼犬都显示出抗体滴度,但无一犬发生临床症状.2幼犬经口接种脑胞内原虫,再肌注醋酸甲基氢化泼尼松免疫抑制后,分离出原虫.证实了宿主免疫抑制时将呈现一系列临床表现.五,诊断和治疗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脑,肾等组织学检查中病原体的发现.根据洪松芳等【报道的兔脑胞内原虫病的病理形态特征,大体可怍出诊断,f旦应与龚地弓形体相区别.rakes;tlWL/.SLI报道用可疑感染动物的组织悬液腹腔接种小鼠现腹部膨大和腹水,可分离病原体.临床免疫血清学检查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t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有人用皮内试验法来诊断本病.另外Wa!】er
13、等【1(197)用炭免疫测定法(Carbonmmunoassa,CA)?诊断本病与弓形体病,认为没有交叉反应.Beckwich等【1建立了DotELISA测定抗兔脑胞内原虫抗体的方法,此法简单,定量,快速,它可以代替免疫荧光试验.张昌顺等f:用酶标A蛋白(简称IPA)检查血清抗体,以诊断兔脑胞内原虫病,获得满意结果.兔脑胞内原虫与其他脑胞内原虫具有共同抗原而呈交叉反应,?可作为诊断手段f:ELJSA,免疫酶染色或免疫荧光法均见交叉反应,但与弓形体未见交叉反应.1.治疗:对本病的药物治疗,目前尚不肯定.Mohn(1983)报道:抗菌素烟曲雾素(Funagiltin,FuanditB)治疗有效.耿
14、永鑫(1984,1985)认为目前还没有好的化学治疗药物.但氯喹(210mg/kg)对虫体有抑制作用,可试用.六,预防感染兔的尿液中有脑胞内原虫孢子排出,因此注意兔舍兔场的环境卫生,使用自动饮水器和饲槽,减少尿液,粪便污染,将受侵幼畜淘汰或将其母蠢活除,可有助于防止本病的传播.也有用无病的母兔后代建立健康兔群.另外每3周定期的血清学检查和淘汰阳性反应动物,也可消除感染.近年来,人类AIDS病患者增多,几种脑胞内原虫病感染人体的报道也随之增多!】应引起高度重视.实f勿暮窘堕焦?讲座?关于我国实验犬,猫,兔的微生物监测等级标准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张振兴在我国的犬,猫,兔群中微生物感染比较复杂,这与饲养
15、方式,环境条件有关,实验犬,猫,兔也不例外.关于目前试行的实验犬,猫,兔的微生物监测标准差异也较大,值得讨论统一,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质量标准.据此,本文就近十多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近期文献作一评述,并提出一个质量标准,供参考讨论.犬,猫,兔感染原大体包括人兽共患性病原,动物专性病骧和隐性感染原三类.前二者多发生显性感染,出现症状和死亡;而后二-.种多为无症状的不显性感染,对科学实验产生干扰.迄今,在我国犬,猫,兔中已发现不少感染原,有些是在新的条件下传播流行的,有些是新发现的,这些感染原有必要列入不同等级动物的微生物监测标准.一,当前犬传染病概况及等级标准评定(一)犬传染病概况与评述
16、感染犬的微生物约有病毒8种,细菌l1种,其中大部份是病原微生物.1,狂犬病(Rabies)俗称疯狗病,为人兽共患病.病的特征为侵害中枢神经呈现极度兴奋,狂暴,意识障碍,乃至局部或全身麻痹.是我国存在久,流行广,危害重的传染病之一.病原弹状病毒科中的血清I型狂犬病病毒(SerotygeIRabiesVirus),可在大鼠,小鼠,兔,地鼠,猪和鸡胚等组织细胞参考支献1.JohnA,eta1.Jlnfe:tDis1990,162(3):733776.2.张昌顺,等.用酶标A蛋白清诊断兔脑胞内原虫病.全军第二届实验动物学术会议资料汇编1986.3.Ho11isterWS,eaI.Parasiol198
17、7,94:.209219.4.DidierES,eta1.jInfecLDis1991,163(8):617621.5.薛纯良.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6,4(4.):288289.6.Pang,F.AmTounV.etRes1985,46(5):107.7.Mohn.ActaVetScand1982,23(8)9.HenricksenP.NordVetMed1986,38(3):167.10.Persin,eta1.VetMed1986,31(yl49.11.stewartCG,eLa1.OnderJVet.ReSl986,53(1):35.12.Szab0JR,eta1.VetPath1987,24(2):99.13.SzaboJR,eta1.JCIinMicrobioI1988.26(3):557.14.BothaWs,et1.JSouthAfriVetASSOC1986,57(1):17.15.洪忪芳,.等.畜牧兽医1983,14(11):59.16.BeckwithC.LabAhimSci1988,38(5):573.,.1.,己_lj:臼.旧外医学,寄生虫分册191,5I8?aJ.Magy趿Aliapj19,._.l一(8):49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