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学号: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畜牧兽医 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牛传染病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2012年 6 月 29 日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申请表学生姓名学号所学专业畜牧兽医所在系部动物科学系毕业论文(设计)选择题目编号:题目: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系部审批:年月日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1、在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应体现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或个人工作中的实
2、际问题。2、毕业设计应有设计图纸的要求,需要进行试验的,要有试验内容的设计方案,试验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3、不可将毕业论文(设计)写成“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或主要反映实际现状与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文章形式。4、文字表述。5、除要求签字的地方和论文评语用手写体外,论文其他部分都必须用电子稿件。6、规格主要参与资料:1 张伟民,张昌斗.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预防措施J. 现代 化农业,2010(4):38-39. 2 赵秀英,郭焕金,万文玲.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6):45-46. 3 史新涛,古少鹏,郑明学,等.布鲁氏菌病的流行
3、及防控研究概况J.学 生 (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 (签名) 年 月 日摘要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引起母牛流产,公牛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综述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布鲁氏菌病;流产;诊治目 录1前 言52 病原及流行特点63诊断63.1初诊63.2实验室诊断64防治74.1定期检疫84.2定期预防接种84.3培育健康畜群84.4加强消毒94.5治疗104.6总结101前 言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易感动物种类很多,其中羊、牛
4、、猪最易感。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病,在群体饲养牛群中,传染极快,并传染给人,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牛患了此病后的症状:母牛大多在怀孕后的57月发生流产,流产前数天,一般都有分娩的预兆,流产后多数伴有胎衣不下,阴道内长时间排出褐色分泌物。因而造成不孕症,流产的胎儿为死胎。公牛患了此病,可发生睾丸和附睾炎,引起睾丸肿胀,性欲障碍,逐渐消瘦,失去酷能力。布病一旦传入要想短时间控制商情比较困难,因此平时做好综合预防工作就显得很重要。每年定期注射布氏杆菌苗,注射密度100%,这是主要防治措施,其次要做到不从疫区买牛。买牛要经过严格检疫,对牛舍、场所、饲具要进行消毒。要定期进行血清凝
5、结试验检查,发现阳性及时隔离扑杀,牛饲养员应作本病预防注射。人患“布病”主要是由于接触带有病原菌的各种污染物及食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人感染后表现为长期低热、多汗、全身疲乏无力及神经肌肉、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睾丸炎等,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2 病原及流行特点该病的潜伏期为2周至6个月。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牛感染该病的明显症状是流产,流产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妊娠后的第68个月。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有时也产下弱犊,但往往存活不久4。感染布病的妊娠母牛流产前表现出分娩的征兆,阴唇及乳房肿胀,阴道黏膜上有小米粒大的红色结节,
6、阴道内有灰白色或灰色粘性分泌液。流产后常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会在12周内从阴门内排出污秽不洁的红褐色恶臭分泌物。有的病例因子宫积脓长期不愈而导致不孕。公牛感染后主要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除了以上明显症状外,有时有轻微的乳房炎发生,个别病例会出现关节、滑液囊炎。 剖检常见的病变是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呈黄色胶样浸润,表面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流产牛的子宫黏膜或绒毛膜的间隙中有污灰色的渗出物或脓块。流产胎儿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与黏膜有出血点与出血斑,皮下和肌肉间发生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淋巴结、肝脏和脾脏肿大形成特征性肉芽肿(布病结节)。公畜患病时,可发生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有炎性坏死灶和化
7、脓灶。 3诊断3.1初诊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孕畜发生流产,特别是第一胎流产多,并出现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不孕;公牛发生睾丸炎、附睾炎,不育,加上胎衣、胎儿的病变等可怀疑为该病,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3.2实验室诊断3.2.1病原学检查采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脾、肝等)胎衣、阴道分泌物、乳汁等涂片,进行柯氏染色。具体方法: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0.5%沙黄液,并加热至出现气泡,约23min,水洗后,再滴加0.5%孔雀绿液,复染4050s,水洗,晾干,镜检。检验结果为布氏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及细胞呈绿色。布氏杆菌大部分在细胞内,集结成团,少数在细胞外面。 3.2.2分离培养布氏杆菌为需氧菌
8、,对营养要求严格,初代分离培养时,须在含肝汤、血清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选用基础培养基如血琼脂基础中加入2%5%的牛血清或马血清,或者血清葡萄糖琼脂、甘油葡萄糖琼脂等。该菌生长缓慢,一般需要7d或更长时间才能长出肉眼可见的菌落。该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因种类而不同。一般能分解葡萄糖产生少量酸,不能分解甘露糖,不能产生靛基质,不液化明胶。VP试验及MR试验均阴性。有些菌型能分解尿素和产生硫化氢。 3.2.3血清学试验检疫的常用方法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凝集试验,判定凝集效价150可疑,1100以上为阳性)。全乳环状试验常用于无污染牛群布鲁氏菌病的监测。4防治布鲁氏杆菌是兼性细胞内
9、寄生菌,化学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其防治过程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定期检疫、淘汰病畜,培养健康畜群、定期免疫接种、加强消毒为主导环节的综合性措施,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布鲁氏杆菌病的目的,确保牛的健康。通常为了彻底控制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病原本病的病原为布鲁菌。本病菌是一种微小、近似球状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为需氧兼性厌氧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时30min即可杀死,但对干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土壤中,可生存2个月以上。本病菌有很强的侵袭力,能从正常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流行特点牛对本病的易感性,随着性器官的成熟而增加。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随病母牛的阴道分泌物和病公牛的精液排
10、出,特别是流产的胎儿、胎盘和羊水内含有大量的病菌。病菌通过消化道传染,主要是易感牛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所致。还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如接触了污染的用具,或者与病牛交配、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而感染。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母牛除流产外,其他症状常不明显。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58个月,产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可能出现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流产后阴道内继续排褐色恶臭液体。公牛发生睾丸炎,并失去配种能力。有的病牛发生关节炎、滑液囊炎、淋巴结炎或脓肿。 预防应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卫生管理,搞好杀虫、杀鼠,定期检疫(每年至少12次);严禁到疫区买牛。免疫疫苗有布鲁菌羊5号病菌苗、布鲁菌猪2号病菌苗和布鲁
11、19号菌苗。发生布鲁菌病后,如牛群头数不多,以全群淘汰为好;如牛群很大,可通过检疫淘汰病牛,或者将病母牛严格隔离饲养,其余牛坚持每年定期预防注射。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应深埋,被污染的牛舍、用具等用3%5%来苏儿消毒。同时,要确实做好个人的防护,如戴好手套、口罩,工作服经常消毒等。治疗对一般病牛应淘汰,无治疗价值。对价值较昂贵的种牛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对流产伴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牛,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每日早、晚各一次。另外,可用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等)治疗。4.1定期检疫在无该病流行的地区,每年至少进行1次检疫,引进牛时需隔离观察2个月,在此期间进行
12、2次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方可混群,阳性者立即淘汰。疫区每年春秋季节对牛只(8个月以上为宜)各进行1次检疫,接种过疫苗的动物在免疫后13年内检疫,检疫出阳性动物,应及早淘汰或做无害化处理。 4.2定期预防接种可选用猪2号布鲁氏菌苗或羊5号布鲁氏菌苗或牛19号布鲁氏菌苗进行免疫接种。猪2号布鲁氏菌苗最适合于怀孕母畜口服。羊5号布鲁氏菌苗不能用于怀孕母畜。接种菌苗是控制布鲁氏杆菌病的有效措施,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疫病高发区。其中猪布鲁氏杆菌2号苗是可以减弱布鲁氏菌菌株,对奶牛免疫效果比较好。一般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左右接种一次,18个月左右再接种一次,免疫期可达数年之久。对于非疫病高发区,通常采用普检的
13、方法。每年春秋两季要对奶牛按100%的比例进行布病检测净化。也就是对每头奶牛都要采用血清学检验进行确诊。检出阳性奶牛都必须及时扑杀,然后对其所在的牛舍进行消毒,并将其做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确保净化率达到100%.4.3培育健康畜群牛场可用健康公牛的精液人工授精,犊牛出生后食母乳3-5 d送犊牛隔离舍,喂消毒乳和健康乳,6个月后作间隔为56周的2次检疫,阴性者送入假定健康牛群,阳性者送入病牛群,从而达到逐步更新、净化牛场的目的。假定健康牛群1年进行4次以上检疫,无阳性者,即可认为是健康牛群。4.4加强消毒严格日常管理,定期消毒。对污染牛群,用试管凝集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
14、应的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牛接触。对病牛污染的圈舍、环境用2%氢氧化钠、1%消毒灵和10%石灰乳等消毒药彻底消毒,病畜的排泄物、流产的胎水、粪便及垫料等消毒后堆积发酵处理。每个养殖场门口,应设置消毒间或消毒通道,人员车辆进行彻底消毒后,方能进入奶牛场。每三天用3%的消毒威或20%的生石灰对场地栏舍进行消毒,最好每月再进行一次全场的消毒,包括饮水槽也要经常刷洗干静,并更换为干净的饮用水。另外,每天要及时清理栏舍内的剩余草料以及粪便,如果粪便需要用来做肥料,须堆积发酵后才能使用。只有消毒工作做好了,才能防范可能带来的病源污染,防止疫病传播。引进患病奶牛是感染该病的潜在威胁,应
15、严格加强奶牛的引种管理。原则上建议各奶牛场实行自繁自养,尽量减少从外面引进种牛。由于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会在人畜间交叉感染,因此需要加强养殖场内的人员管理。动物饲养者应有健康证,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由于各种活疫苗对人有不同程度的残余毒力,防疫过程中应注意自身防护;禁止在养殖场内屠宰动物、烹饪动物产品;限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尽量避免与饲养者无关的人员进入养殖舍内。通过以上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可以降低奶牛的发病率,有效的杀灭布病,减少疾病传播。4.4.1消毒的方法 4.4.1.1机械清除法主要是通过清扫、洗刷、通风、过滤等机械方法清除病原体。此法虽说普通而又常用,但达不到
16、彻底消毒的目的,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须与其它消毒方法配合进行。4.4.1.2物理消毒法采用阳光、紫外线、干燥、高温、蒸煮等方法,杀灭细菌和病毒。4.4.1.3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体是最为常用的方法。选用消毒药物应考虑杀菌广谱,有效浓度低,作用快,效果好;二是对人畜无害;三是性质稳定,易溶于水,不易受有机物和其它理化因素影响;四是使用方便,价廉,易于推广;五是无味,无臭,不损坏被消毒物品;六是使用后残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4.4.1.4生物消毒法常用该法将被污染的粪便堆积发酵,利用嗜热细菌繁殖时产生高达到70以上的热,经过12个月可将病毒、细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杀死。但此法不适用于炭疽、气肿
17、疽等芽孢病原体引起的疫病,这类疫病的粪便应焚烧或深埋。4.4.2消毒的实施4.4.2.1定期性消毒一年内进行24次,至少于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牛舍内一切用具每月应消毒一次。对牛舍地面及粪尿沟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消毒:5%10%热碱水、3%苛性钠、3%5%来苏尔溶液等喷雾消毒,用20%生石灰乳粉刷墙壁。饲养用具、牛栏、牛床等以5%10%热碱水或3%苛性钠溶液或4%来苏尔进行洗刷消毒,消毒后26h,在放入牛只前对饲槽及牛床用清水冲洗。4.4.1.2临时性消毒牛群中检出并剔出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或其它疫病牛后,有关牛舍、用具及运动场须进行临时性消毒。布氏杆菌病牛发生流产时,必须对流产物及污染的地点和用具进
18、行彻底消毒。病牛的粪尿应堆积在距离牛舍较远的地方,进行生物热发酵后,方可充当肥料。产房每月进行一次消毒,分娩室在临产牛生产前及分娩后各进行一次消毒。4.5治疗 该病治疗效果较差,一般采用淘汰病畜来防止该病的流行和散播。如果需要,对流产后患子宫内膜炎的病牛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和阴道,每日1-2次,经2-3d后隔日1次,直至阴道内分泌物流出为止。严重病例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中药益母散对母牛效果良好。 4.6总结 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与家畜密切接触的兽医、饲养者、屠宰人员等经常受到该菌的威胁。因此在预防接种或处理病牛时要严格操作,除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外,还应该接种M104冻干活菌苗。参
19、考文献1 张伟民,张昌斗.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预防措施J. 现代 化农业,2010(4):38-39. 2 赵秀英,郭焕金,万文玲.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6):45-46. 3 史新涛,古少鹏,郑明学,等.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及防控研究概况J.4 刘健平,尹畅,尹革芬,阮病毒研究进展J,动医学研究进展,2000,21(3):14-175 张春杨,赵宏坤,牛黄牛杂志,1997,23(3):768沈咏舟,夏春珍,刘荣芝,等。疯牛病及相海绵状脑病J,预防兽医学进展,2001,3(1):34-366桑田俊,浅议疯牛病J,黄牛杂志,1997,23(1),68-697S Breher,J Novakof ski,疯牛病J,毛玉胜译,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9康文彪,李元新,董碧兰,等。牛海绵状脑病研究概况J10盘宝进,牛海绵状脑病近况简介J,贵州畜牧兽医1997,21(2):18-19致 谢在此,衷心感谢动物科学系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怀与帮助,感谢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对我的培养和支持。 在此论文完稿之际,再次向我的导师和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语论文题目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评审委员会评语: 评审委员会专家签字:年 月 日最后成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