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全解课件.ppt
《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全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全解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化学实验创新大赛热烈欢迎大家参加,济宁十三中 初三化学备课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学会合作和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实验大赛交流内容,一、新教材中个别实验的改进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 三、仪器展示四、与大家进行实验交流,一、新教材中个别实验的改进,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教材设计了丰富的可供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进行的实验。实验类型多样化,体现化学实验的多种教育功能。减少了验证性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探究
2、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新课程化学教学呼唤实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教材中不理想的实验设计,就需要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创新和改进。,一、新教材中个别实验的改进,进行实验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 性的实验操作。可行性仪器和药品易得、易操作、现象明显,能说 明问题。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应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 较少的步骤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 成实验。,浓硫酸与铜反应1、改进实验名称: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改进“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如果按照教材的装置进行,
3、气密性不好影响课堂效果。由此实验得到启发,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气密性好,实验现象明显,可控制药品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于是,我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找出最佳方案。,一、新教材中个别实验的改进,2、实验的原理:2H2SO4(浓)+Cu CuSO4+2H2O+SO23、实验改进目的:使实验在一个可吸收尾气的装置中进行,可节约药品,实验现象明显,避免SO2对空气的污染。,一、新教材中个别实验的改进,一、新教材中个别实验的改进,4、实验仪器及药品:具支试管、玻璃管、铁丝、铜片、棉花、胶塞、浓H2SO4、NaOH溶液等。5、操作步骤及现象分析 连接好仪器(如图3-2所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图3-1
4、 改进前浓硫酸与铜反应装置,一、新教材中个别实验的改进,图3-2 改进后的浓硫酸与铜反应装置,向具支试管里加入3ml浓H2SO4。将一段铁丝穿过带玻璃管的胶塞。铁丝在玻璃管中的部分缠绕有侵入NaOH溶液的棉花,在铁丝末端挂上铜片并伸入到具支试管里,塞上带玻璃管的胶塞。拉动铁丝铜片与浓硫酸液面接触,观察到试管中反应液体呈蓝绿色。说明浓硫酸与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铜被氧化生成硫酸铜,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一、新教材中个别实验的改进,6、实验结论实验在可吸收尾气的装置中进行,实验现象明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在课堂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后,大家反映实验效果好。实验验证了浓硫酸具有氧化性,浓硫酸与铜发生氧化
5、还原反应,反应除生成硫酸铜外,还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实验安全易操作。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可控制药品用量,避免了生成的二氧化硫对师生及环境的危害。,一、新教材中个别实验的改进,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感悟化学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还要补充一些趣味性较浓的化学演示实验。如: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及酸雨模拟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应尽可能使实验现象明显、安全、成功率高、污染少、易操作。,实验名称: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及酸雨模拟实验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直接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造成的。当此无色物质在受热或遇到强氧化剂时即
6、分解,如:二氧化氮或发烟硝酸或氯气等氧化剂都能使被漂白物质又恢复原色。,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2、装置:钟罩里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模拟 酸雨)SO2+H2O H2SO3 因此,培养皿里的水(人工降雨的雨水)加入石蕊试剂显红色,证明此溶液显酸性。,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图1-1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及酸雨模拟试验装置图,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水,3、操作:如图1-1所示,取多半药匙硫粉,放入蒸发皿里,加热蒸发皿,使硫粉融化、燃烧到有蓝色火焰时,放入红色的鲜花的钟罩里,钟罩下接一培养皿的盖,使盛硫粉的蒸发皿和插入鲜花的坩埚都在密闭的钟罩里。这时可观察到钟罩里有大量白雾,片刻后可看到红色的花
7、瓣逐渐变白,说明SO2的漂白作用。,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打开胶塞,用小喷壶给钟罩里喷入蒸馏水,模拟人工降雨。取培养皿里人工降雨的雨水,放入一支小试管里,另取一支小试管,加入喷壶里的蒸馏水做对比实验,分别给这两支小试管里加入石蕊试剂,观察到盛雨水的试管溶液变红,盛蒸馏水的试管溶液无明显变化。,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通过下面三个实验可以证明无色物质遇到氧化剂时即分解。取一个小培养皿,把漂白的花瓣放入干燥的培养皿里,在培养皿里放入一小片铜,滴入几滴浓硝酸,盖上盖可观察到有二氧化氮气体生成,片刻后,观察到白花瓣逐渐变红,小心地给培养皿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气体。,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把漂
8、白的花瓣放到发烟硝酸瓶口,可观察到白花瓣逐渐变红。把漂白的花瓣放在氯气瓶口一会儿,可看到白花瓣逐渐变红。以上三个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直接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这种无色物质遇到强氧化剂时即分解,能使被漂白物质又恢复原色。,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5、说明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SO2漂白作用和SO2形成的酸雨。方便、省时、省药、直观,一次可以看到几个实验结果。污染小,一般学校实验室都可以做。此装置还可以做氮的氧化物酸雨模拟实验。,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1、趣味实验名称:双喷泉实验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可以 拓展成双喷泉实验。实验装置图,二、拓展和趣味性
9、实验,2、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3、双喷泉实验过程:分别制取干燥的NH3和HCI气体各一瓶。用三通管将两烧瓶和装有石蕊试剂的烧杯连接。将滴管中的水挤入NH3的烧瓶中,依次打开NH3与HCI的通道,(a、b止水夹),可看到盛NH3的瓶中,放开a、b处的止水夹后有白烟(NH3溶于水,瓶内压强减小,使HCI进入,生成NH4CI所致)。,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打开连接石蕊的止水夹C处,立即出现双喷泉现象,盛HCI的烧瓶中呈红色(酸使石蕊变红)、盛NH3的
10、烧瓶中呈蓝色(碱使石蕊变蓝)。上述这个实验是把二个实验合为一个实验,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作简单改进,却获得了更佳的实验效果,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一定帮助。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2.氨与氯化氢的反应可以拓展成魔术空瓶生烟 方法:取两个集气瓶分别倒入少许氨水和盐酸,盖入橡胶塞,反应时,去掉橡胶塞将两瓶口相对,瞬间可以看到集气瓶内浓烟滚滚。此魔术即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激发
11、了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1、改进实验名称: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改进 化学课上,教师在做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16页实验1-7硝酸的氧化性演示实验。,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2、实验原理:根据浓、稀HNO3的氧化性不同,它们分别与铜片反应,还原产物各不相同: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二、拓展和趣味性实验,该实验需要在两个相同装置中进行,分别给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实验 改进 创新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