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1).ppt
《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1).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1.论文来源 本论文是作者承担的中石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地质分布规律及测井新方法综合解释评价技术研究”的部分成果经深化而成,重点涉及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的特征分析、测井评价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前言,2.主要研究内容,(1)缝洞性储层测井机理实验研究(2)缝洞性储层地质特征及测井综合解释评价技术研究(3)测井新技术在缝洞型储层中的地质应用(4)缝洞性储层评价方法现场地质应用与效果评价,前言,本文将针对目前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测井资料出发,以解决地质问题为目的,通过开展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的储层特征
2、研究、测井实验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储层测井定性评价、储层测井定量评价、测井新方法应用研究、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完善和建立一套系统的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解释方法,并通过现场实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前言,3、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汇报提纲,一、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 二、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三、利用测井新技术评价缝洞性储层方法研究 四、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 五、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 六、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七、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自适应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八、缝洞性测井储层评价方法在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组的应用
3、,二、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研究,(1)裂缝对双侧向电阻率影响及裂缝参数数学模型推导 物理模型模拟结果 数值模型模拟 理想裂缝简化模型的理论公式 推导(2)其它因素对双侧向电阻率影响分析,裂缝的产状与深、浅双侧向的“差异”有着直接关系:,高角度(75)缝:双侧向呈“正差异”;低角度(60)缝:双侧向呈“负差异”;45缝:双侧向“负差异”,且差异幅度最大,不同产状裂缝双侧向水槽模型实验结果,裂缝越发育,即裂缝张开度、裂缝密度、裂缝孔隙度、裂缝径向延伸深度越大,双侧向测井电阻率比基质岩石电阻率下降幅度也越大。,斯仑贝谢公司的A.M.Sibbit等(1985)采用有限元法模拟结果,垂直裂缝:,水平裂缝:
4、,垂直裂缝 张开度,深浅侧向测井探测范围内水平切面示意图,水平裂缝,裂缝沿井周展开图(单条水平裂缝),水平裂缝 张开度,很多正式出版的书中公式:,双侧向电导率与水平裂缝宽度的关系(宋兰琴译,1989),天东12井井径对双侧向的影响,1、井径2、岩性3、流体性质4、孔隙度5、侵入深度,深浅双侧向与侵入直径的关系图(模型)罗家2井,结论:侵入深度是影响双侧向测井值与差异大小的主要因素,5、侵入深度,不同含气饱和度对深侧向电阻率的影响(罗家2井),罗家2井:该井储层段的特征是高孔隙度、高电阻率、大幅度正差异。,模拟分析结果:,该储层段浅侧向电阻率低是侵入引起的,深侧向电阻率较高是因为高含气饱和度造成
5、的,汇报提纲,一、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 二、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三、利用测井新技术评价缝洞性储层方法研究 四、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 五、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 六、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七、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自适应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八、缝洞性测井储层评价方法在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组的应用,三、测井新技术评价缝洞性储层方法研究,利用核磁共振资料评价缝、洞性储层利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评价缝、洞性储层 溶蚀孔洞与斯通利波渗透性的关系分析 地层各向异性分析,1、利用核磁共振资料评价缝、洞性储层,(1)研究储集空间结构(2)确定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
6、(3)估算渗透率(4)分析流体性质,岩心核磁共振驰豫时间谱与压汞孔径分布关系对比,川东北地区飞仙关足部分井储层段 孔喉半径T2分布峰统计表,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分析孔径大小和喉道宽窄是可行的。,岩心实验(核磁共振压汞)、实测资料分析表明:,不同孔隙度岩石横向驰豫分布特征,核磁分析孔隙度与核磁分析的束缚水饱和度关系,有效储层下限应该在1.7%和2.69%之间,A:束缚流体峰:束缚流体含量自由流体含量,B:自由流体峰:束缚流体含量自由流体含量,1.7%,2.69%,2、利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评价缝、洞性储层,(1)定性评价方法 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象 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象识别各种地质现象(3)定
7、量评价方法 基于FMI图像分析确定裂缝参数 溶洞定量特征分析 不同孔隙度的定量分析,层界面缝合线断层面泥质条带裂缝,a.地层界面 b.缝合线 c.小断层 d.泥质条带 e.裂缝,(a)薄层状构造(b)眼球眼皮构造(c)燧石结核构造,薄层状构造眼球眼皮构造燧石结核构造,钻具振动形成的机械破碎裂缝高密度钻井液与地应力不平衡性造成的压裂缝应力释放裂缝 天然裂缝,(a)机械破碎裂缝(b)重泥浆压裂缝(c)应力释放裂缝(d)天然裂缝,黄铁矿斑块 井壁崩落 角砾间隙 溶蚀孔洞,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基于FMI图像分析确定裂缝参数,轮古9井FMI裂缝参数定量计算成果图,裂缝密度,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
8、,汇报提纲,一、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 二、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三、利用测井新技术评价缝洞性储层方法研究 四、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 五、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 六、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七、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自适应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八、缝洞性测井储层评价方法在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组的应用,四、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1)碳酸盐岩储层划分方法(2)裂缝型储层有效性评价(3)洞穴型储层有效性评价,凉东1-1井石炭系无效裂缝,凉东1-1井石炭系有效裂缝,渡1井飞仙关组裂缝有效性评价,汇报提纲,一、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 二、双侧
9、向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三、利用测井新技术评价缝洞性储层方法研究 四、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 五、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 六、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七、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自适应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八、缝洞性测井储层评价方法在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组的应用,五、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1、P1/2法 2、重叠法 3、电阻率测井识别法 4、纵横波速度比值法 5、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判别法 6、孔隙度-饱和度交会图判别法 7、地层测试器测井识别法 8、时间推移测井识别法 9、核磁共振测井判别法,分析总结了上述判别方法的方法原理、应用效果及
10、适应性,适应性:该方法在应用中会受到以下三个因素影响:一是裂缝影响(特别是低孔时);二是井眼条件的影响,井眼不规则,对声波纵波时差影响小,而对横波时差影响较大;三是岩性影响,岩性不均一,岩石成份较杂,将影响其值大小。,磨溪构造嘉二段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图(15口井45个试油层位),适应性:当储层孔隙度较高、钻井液滤液侵入地层不是太深时,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注意两点:一是要尽量求准储层孔隙度;二是岩电参数和地层水电阻率要可靠。,川川东地区石炭系流体性质判别成果图,(1)根据标准T2分布特征判别流体性质(2)利用扩散系数差异识别流体(移谱法)(3)利用流体恢复时间差异(纵向驰豫T1)识别流体(差谱法)
11、,1、根据T 2分布特征判别流体性质,气层:一般呈现“单峰”特征或“双峰”紧靠,油层:一般呈现“双峰”特征,水层:呈“双峰”特征,即束缚流体峰与自由流体峰分布在不同的时间区域上,2、双TE测井方式判别流体性质谱位移法,由于气与油、水的扩散系数差异较大,使得各自在T2分布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据此可以进行气检测。,双TE测井方式判别流体性质原理,原理,川东北飞仙关组CMR判别流体性质结果表,应用效果,(1)核磁共振测井法对于以孔隙或溶孔(孔洞)为主的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效果较好。储层孔隙度最好大于6%。(2)该方法井受井眼、信噪比等方面的影响较大。,方法适应性,汇报提纲,一、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 二、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碳酸盐 洞性储层 测井 综合 评价 方法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