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转移CT表现和鉴别诊疗ppt课件.ppt
《颈部淋巴结转移CT表现和鉴别诊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部淋巴结转移CT表现和鉴别诊疗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颈部淋巴结分区,依照国际通用的7分区法:I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位于颏下及颌下三角区内,其边界为舌骨、下颌体及二腹肌后腹。II区:颈内静脉链上组,颅底(二腹肌后腹)至舌骨水平。III区:颈内静脉链中组,舌骨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IV区:颈内静脉链下组,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水平。,颈部淋巴结分区,V区:颈后三角区,又称脊副链。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及锁骨构成的三角区。VI区:中央区淋巴结包括喉前、气管前和气管旁淋巴结。上缘为舌骨,下缘为胸骨上切迹,两侧外缘为颈动脉间隙。VII区:上纵隔淋巴结。其他组:咽后、颊组、腮腺内、耳前、耳后、枕下组,正常淋巴结血供解剖,供应淋巴结的小动脉从淋巴结门进入淋巴
2、结区,部分分支直接进入髓质淋巴窦,部分分支循小梁入皮质,到达淋巴小结时则分支成毛细血管,之后在胸腺依赖区汇合成血管后微静脉,最后与动脉并行成为小静脉,出淋巴结门。所以淋巴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血循环器官,当肿瘤侵犯时产生一系列血管形态学变化。,转移性淋巴结的血供特点,转移性淋巴结的血供类型有两种:单支血供和多支血供。单支血供多提示癌肿浸润淋巴结的范围较小,而多支血供提示癌肿侵犯淋巴结的范围较广泛。甚至多个淋巴结融合。,CT扫描要点,扫描范围:自颅底至上纵隔气管分叉水平。平扫加增强层厚/间隔5MM,连续扫描,CT扫描在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CT能发现触诊所无法检查的淋巴结。CT能发现颈部隐匿
3、的转移性淋巴结(触诊阴性,术后病理阳性)。CT能显示淋巴结有否包膜外侵犯。CT能发现比触诊更多的淋巴结。并能发现对侧是否有转移的淋巴结。,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CT表现,CT诊断指标主要根据:大小和形态强化特征钙化包膜外侵犯,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CT表现,大小和形态:以淋巴结大小作为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径线标准不一,结果也有明显的差异。径线大小不能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唯一可靠的方法。长短径之比大于2,多为炎性反应,而转移淋巴结其长短径之比小于2。故近似球形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大。在原发灶淋巴引流区3个或以上相邻的淋巴结,即使不大,也应警惕有转移淋巴结可能。罗德红等以淋巴结横断面最小径8mm为标准,甲状
4、腺癌的转移淋巴结最小径5mm,CT扫描发现气管食管旁沟淋巴结即视为转移。,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CT表现,强化表现:1)均质软组织密度,轻、中强化。2)血管样强化。3)不规则环形强化伴中央低密度。4)囊性变及囊壁明显强化结节。,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CT表现,钙化:CT扫描发现钙化的敏感性很高。常表现为颗粒状、斑片状钙化。有系列研究表明,除治疗后的淋巴瘤外,42%的颈部淋巴结钙化为转移性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病人CT检查要求平扫增强,避免直接增强时掩盖了钙化灶。,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CT表现,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边界不清和周围脂肪间隙消失,提示包膜外侵犯,预后差,其局部复发的危险性增加10倍,生存率降低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部 淋巴结 转移 CT 表现 鉴别 诊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