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3G建设设计规范(1).ppt
《中国电信3G建设设计规范(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3G建设设计规范(1).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背景二、基站配置标准三、查勘规范四、设计规范与图纸模板,用户规模,根据市场部预测,2009年用户数达到7350万。,建设思路,无线1X网络:通过“优化补差,加强覆盖”,实现“缩小差距,有效提升”的目标,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新建室外站1.7万个、室内分布系统1.43万套,改造室内分布系统1.24万套,新增载频7.1万个。无线1X升级网络:快速部署,提供差异化能力,改善业务体验。1X升级室外站1.4万个、室内分布1.8万套,总载频达到6万个。,(一)建设思路(1),7月10日,四、项目进度,6月底,7月5日,7月15日,9月1日,10月1日,8月15日,8月10日,10月31日,1
2、2月31日,9月20日,后续无线网设备到货安装开通,核心网、业务网设备安装调测,汇总各省建设需求,审定各省建设方案,核心网、业务网、基础网配套可研,提出核心网、业务网、基础网配套采购需求,核心网、业务网、基础网配套设备采购小签,市场部门提出需求,提出无线网采购需求,无线网可研,第一批无线网设备采购小签,核心网、业务网、基础网配套设备到货,第一批无线网设备到货,基础网配套安装调测,第一批无线网设备安装开通,无线网建设原则,1X网络“优化补差,加强覆盖”,实现“缩小差距,有效提升”的目标DOA网络重点城市快速部署,密集城区连续覆盖,注重室内分布1X与DOA协同建设,同址设置,共享天馈充分利用CDM
3、A和固网现有资源,节约投资加强网络规划,统一频率规划,室内分布建设原则,没有CDMA室内分布系统,已获取CDMA室内分布系统,电信已有室内分布系统,电信没有室内分布系统,关于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考虑,工程设计骨干层移动核心网、业务网由集团公司进行设计委托、会审、批复省层面的移动核心网、业务网、无线网由省分公司组织设计委托、预审,并上报预审结果,由集团公司视情况组织会审批复工程施工和监理省分公司负责按照行业标准选择施工和监理队伍进行工程施工、监理。本期工程由于时间紧,要求可研批复后1天完成设计委托,其中核心网、业务网设计及会审30天内完成;无线网设计及会审45天内完成。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建议
4、在中通服范围内选择,关于EV-DO的考虑,暂不体现EV-DO名称,统一命名为“CDMA 1X升级系统”第一期工程规模大概控制在80个城市要求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关于1X扩容的考虑,在有限投资的前提下,建议按照如下优先顺序考虑1X扩容:重点解决话务拥塞问题,现网话务量大,对服务质量造成影响的地区。人口密集区域的弱覆盖城市新建小区的覆盖优化室内覆盖的优化高速公路、铁路、旅游景点覆盖国道、乡镇覆盖,目 录,一、背景二、基站配置标准三、查勘规范四、图纸模板五、工作要求,基站配置标准,动力配套通信基站动力系统一般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等组成。基站应根据各基站的类型、载频配置、基站
5、的地理位置等情况,按不同的要求进行配置。基站动力包括:市电引入、交流配电箱、开关电源、UPS、蓄电池、备用油机等。市电容量、开关电源总容量一般按照远期 510 年,空调、蓄电池、电源模块按照近期 12年考虑。,基站配置标准,外市电引入要求 根据基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及运行状态,市电供电可分为四类 交流配电箱 为了保证机房供电安全,基站应独立配置交流配电装置。交流配电箱内必需配有防雷器、一个100A(供市电引入使用)一个63A(供开关电源使用)与两个32A的三相空开(供空调使用),另外配电箱必需具备两路市电转换装置,方便油机接入。,基站配置标准,电池配置选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室
6、外电源系统的蓄电池组容量宜按近期负荷配置。室内电源系统的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按近期(1-2年)负荷配置,依据蓄电池的寿命,适当考虑远期发展。高频开关电源直流供电系统的蓄电池一般设置2组。交流不间断电源UPS 设备的蓄电池组每台一般设置1组。蓄电池最多的并联组数不宜超过4组。48V/200Ah及以下容量优先采用12V系列蓄电池配置方案,48V/200Ah 以上容量一般采用2V系列蓄电池配置方案。不同厂家、不同容量、不同型号、不同时期的蓄电池组严禁并联使用。,基站配置标准,基站配置标准,开关电源基站开关电源的交流配电要求 对于有独立配电箱的基站,开关电源一般要求具备一路输入,并加装空开。空开的容量必须
7、满足开关电源系统的最大容量。没有独立配电箱的宏基站和重要基站,开关电源应有两路交流输入和至少 1组三相,3 组单项输出,满足油机接入和机房配电。开关电源的交流配电中针对系统的每个模块应该有独立空开。开关电源的直流配电应该满足实际设备的供电要求。一般基站电源直流配电能够接两路电池,并具有负载下电和电池保护功能。负载下电和电池保护能够在现场通过硬件让起失去作用。一般 300A 的电源系统的直流配电路数为:电池 2*250A,负载下电时能够脱开的输出路数:5*100A,1*63A 共六路;电池保护时不工作的配电输出:2*63A,2*32A,2*10A 共六路。一般 600A 的电源系统的直流配电路数
8、为:电池 2*500A,负载下电时能够脱开的输出路数:3*160A,2*100A,2*63A,2*32A,2*103A共六路;电池保护时不工作的配电输出:2*63A,2*32A,2*10A 共六路,基站配置标准,开关电源容量及模块的配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电源安装设计规范高频开关容量按本期负荷设计,整流模块按n十1冗余方式配置,其中n只主用;n10时,1只备用;n10时,每10只备用1只。主用整流模块的总容量应按负荷电流和电池的均充电流(10小时率充电电流)之和确定。负载电流I:将负载功率按 48V折算成电流;I 负载主设备当前最大功率/48(A)电池充电电流:I 充电=0.1
9、C10系统理论当前容量:I 系统I 负载I 充电(A)开关电源模块个数:假设选模块容量为 X(A),则:n1I 系统/X1;(n+1 表示有 1 个模块冗余),系统实际配置容量:(n+1)*X(单个模块容量)核算开关电源的单架最大容量:考虑主设备终期功耗,按上述方法核算开关电源的单架最大容量。,基站配置标准,空调配置估算方法1KW=860大卡(制冷量的单位),1匹=2616W(制冷量的单位);1匹=750W(耗电量的单位,即空调交流功耗与制冷量的换算关系);10000大卡耗电6.3A。详细计算方法空调需要量=机房所有设备的耗电量(W)70%+机房面积(平方米)116.3 W/平方米。(制冷量的
10、单位,单位为W);空调制冷量=空调需要量1.1(考虑10%的余量),基站配置标准,油机配置标准根据各县市分公司移动基站数量及供电情况,配置一定数量的基站用便携式汽油或柴油发电机,其容量为 5-10KVA,作为基站应急后备电源。基站应急车载柴油发电机组的配置容量一般为 20-30KVA,配置数量根据各地区供电情况确定。部分不易维护的站点与海岛覆盖站可考虑配置固定式发电机组,配置容量一般为10KVA。,基站配置标准,配套传输每条E1的传输端口的实际传输数率:1.92 Mbps*0.7=1.34 Mbps 单扇区单载波EVDO的流量为:1Mbps 单扇区单载波1X的流量为:250 Kbps 单载波E
11、VDO:所需的传输:1FA/3Sector:(3sector*1Mbps)/1.3 Mbps=2.3 E13 E1单载波1X:所需的传输:(3sector*250 Kbps)/1.3 Mbps=0.57 E11 E1 对于福厦泉市区3载频配置(含EVDO)的地区所需的传输为5 E1 对于2载频配置(含EVDO)的其他地区所需的传输为4E1目前CDMA基站所需带宽约为4-5个2Mb/s,考虑到将来EVDO业务的发展,基站应预留不小于6x2Mb/s的传输端口。,3G无线网络建设中常用的钢塔桅类型,挂墙抱杆,1,安装在已有建筑物上的钢塔桅,屋面立杆,2,屋面自立塔,3,屋面拉线塔,4,3G无线网络建
12、设中常用的钢塔桅类型,.,.,.,自建土建机房屋面立杆,1,安装在地面上的钢塔桅,H型杆,2,三管塔,3,地面拉线塔,4,3G无线网络建设中常用的钢塔桅类型,5,单管塔,6,地面自立塔:房上塔、落地房上塔、房边塔,常用钢塔桅屋面立杆,(图片资料),常用钢塔桅屋面抱杆,(图片资料),常用钢塔桅单管塔,(图片资料),常用钢塔桅自立塔,(图片资料,左图为落地房上塔,右图为房上塔),常用钢塔桅拉线塔,(图片资料,左图为三角形屋面拉线塔,右图为四边形地面拉线塔),常用钢塔桅三管塔,(图片资料,直立式三管塔),常用钢塔桅H杆,(图片资料),钢塔桅的常用术语,除特定条件的限制,塔架不同塔面上应采用相同根开。
13、,根开,三、四边形自立式塔架相邻塔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H型杆两主杆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钢塔桅的常用术语,基本风压,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7.1.2和7.1.3条的规定采用。钢塔桅设计时宜采用五十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对立杆等小型钢塔桅结构,也可采用三十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基本风压值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D.4附表D.4中给出的数值采用。当表格未明确时,也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D中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附录D.5.3)近似确定。,钢塔桅的常用术语,福建省各城市五十年一遇基本风压表一,注:表中数值摘自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附
14、表D.4。,钢塔桅的常用术语,福建省各城市五十年一遇基本风压表二,注:表中数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附录D.5.3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并结合设计经验进行确定。,钢塔桅的常用术语,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7.2.1条的规定,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地面粗糙度类别决定了不同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是考虑钢塔桅结构所受风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地面粗糙度,常用钢塔桅的特
15、点,安装在已有建筑物上的钢塔桅的特点,常用钢塔桅的特点,安装在地面上的钢塔桅的特点,常用钢塔桅的适用高度,通信钢塔桅的适用高度,即在既定的负荷要求下,结合通信工艺的要求,钢塔桅所能建设的合理的最大高度。(当高度超过该理想值后,钢塔桅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所增加成本很大,其性价比极不合理),钢塔桅适用高度的含义,常用钢塔桅的适用高度,常用钢塔桅的适用高度,常用钢塔桅的适用高度,常用钢塔桅的建设流程,挂墙抱杆建设流程,1,屋面立杆建设流程,2,屋面自立塔、屋面拉线塔建设流程,3,新建土建房屋面立杆建设流程,4,地面自立塔、地面拉线塔、单管塔、三管塔建设流程,5,H型杆建设流程,6,挂墙抱杆建设
16、流程,关键环节:选址时做好与业主的沟通工作,为后期施工做好准备;挂墙抱杆对施工单位的高空作业能力要求较高,应选择有技术力量雄厚、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队。,屋面立杆建设流程,关键环节:在不适合建9米杆的地区建设9米杆应进行安全论证并采取加固措施;立杆承台施工应谨慎,尽量避免对原屋面结构层的破坏,承台的防水措施不得遗漏。,屋面塔建设流程,关键环节:大楼的土建设计图纸宜提前收集,站点应尽快进行安全方面的论证;屋面塔的定位要准确,确保塔脚力作用在设计认可的承重构件上;塔基施工时尽量避免对原屋面结构层的破坏,有破坏的应做记录,施工完应马上修复。,新建土建机房屋面立杆建设流程,关键环节:了解选址要求;征地或
17、租用建设场地,办理与征地相关的事项目;施工前办理相关施工手续,做好三通一平。,地面塔建设流程,关键环节:了解选址要求,山头站点确认山高及边坡情况;征地或租用建设场地,办理与征地相关的事项目;及时安排地质勘探;施工前办理相关施工手续,做好三通一平。,H型杆建设流程,关键环节:了解选址要求,山头站点确认山高及边坡情况;征地或租用建设场地,办理与征地相关的事项目;H型杆的基础及杆件可采用预制方式,节省施工时间。,常用钢塔桅的选址要求,挂墙抱杆的选址要求,挂墙抱杆应有可靠的固定点,建筑物外围有以下结构构件时方考虑挂墙抱杆:1)混凝土边柱;2)高度不小于60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边梁;3)
18、厚度不小于240mm的实心砖墙(通常要穿墙,应事先征得业主同意)。应避免在空心砖墙、墙体材料无法确定的外墙、外观上存在明显破坏的墙体上设置挂墙抱杆。通常挂墙抱杆仅考虑固定在混凝土边柱上,边梁或砖墙一般不建议采用。,屋面立杆的选址要求,立杆所处屋面应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板不应采用预制板;房屋结构现状良好,外观上无明显缺陷;立杆应建在框架柱顶、框架梁端或落地承重墙上,避免建在外挑的承重构件上;立杆位置应有足够的建设空间,应避开屋面管线或屋面原有构筑物的支撑构架(如屋面广告牌);屋面结构情况不明确,屋面堆载复杂的站点不宜建立杆(特别是9米杆)。,屋面立杆的选址要求,屋面立杆的常见布置方式,新建
19、土建房屋面立杆的选址要求,新建土建房立杆的站点建设场地应能满足机房的建设要求,机房设计时应考虑到屋面立杆的承重和连接要求。此类站点通常建在山头,应避免在四周边坡较陡(60度)、边坡不稳定的场地上建站,最小场地宽度应保证机房外墙边离开坡顶边不小于3m(理想条件为基础外边缘距离坡顶边不小于3m)。当场地宽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降坡、平整场地等措施,设计上宜采用整体性好的基础方案。,新建土建房屋面立杆的选址要求,新建土建房场地示意图,屋面自立塔的选址要求,屋面自立塔塔脚作用力大,对建筑物承载能力要求高,安全论证(包括收集图纸资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建屋面自立塔宜选取具有较高承载能力余量的建筑物,
20、提高安全论证通过率,避免不必要的安全论证影响网络建设整体进度。房屋结构现状良好,外观上无明显缺陷。年代久远(建成年限超过15年)、结构现状差、主体结构有明显裂缝、渗漏的房屋规划时不应考虑建屋面自立塔。房屋宜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筒体结构),装配式结构、砖混结构的房屋规划时不宜考虑建屋面塔。房屋的框架柱(或其它竖向承重构件)应有较大尺寸可以安装铁塔的基础骨架,框架柱边长宜400mm。房屋应有完整的建筑、结构图纸,可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论证。,屋面拉线塔的选址要求,房屋的结构现状良好,外观上无明显缺陷。年代久远(建成年限超过20年)、结构现状差、主体结构有明显裂缝、渗漏
21、的房屋规划时不应考虑建屋面拉线塔。拉线塔所处屋面应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板不宜采用预制板。拉线塔应建在框架柱顶、框架梁端、落地承重墙顶或其它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认可的承重构件上,避免建在外挑的承重构件上。建塔位置应避开屋面管线及原有构筑物。屋面结构情况不明确,屋面堆载复杂的站点不宜建屋面拉线塔。,屋面拉线塔的选址要求,屋面拉线塔塔架立面示意图,屋面拉线塔的选址要求,屋面拉线塔常见的平面布置方式,屋面拉线塔的选址要求,屋面拉线塔拉锚到塔脚的最小水平距离,屋面拉线塔的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应大于65,屋面应有足够的宽度可供拉线拉开。拉锚处到塔脚的水平距离应满足下面表格的要求。,地面拉线塔的选址要求,
22、地面拉线塔塔架立面示意图,地面拉线塔的选址要求,地面拉线塔常见的平面布置方式(四角形塔架),地面拉线塔的选址要求,地面拉线塔拉锚基础到塔脚的最小水平距离,地面拉线塔的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应大于65,拉锚基础处到塔脚的水平距离应满足下面表格的要求。地面拉线塔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场地上,并有足够的场地宽度可供拉线展开,地面拉线塔的选址要求,地面拉线塔的征地要求,注:1、地面拉线塔征地通常仅征小部分面积,即中心塔架基础(用地约4m2)和拉锚基础(每个用地约13m2);2、因为地形的不同,拉锚基础到塔脚的距离有所不同,征地宽度B应根据拉锚基础至塔脚的距离进行调整。,地面拉线塔的选址要求,地面拉线塔选址的其
23、它注意事项,若拉线塔建于山头,要求中心塔架基础边缘距离边坡顶边不小于3m,即场地平整后宽度应不小于7m;塔边机房的征地要求见本手册第26页。若拉锚基础建于山坡上,要求山坡的坡度不宜大于45,且植被发育良好,地质结构稳定。拉线宜避免跨越公路两侧,须跨越公路时应注意拉线离地高度不得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拉线跨越光缆线路架设时须离开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得影响光缆线路的安全。拉线塔塔身及拉线与邻近电线的净距离应满足通信工艺及铁塔安装的最低要求,一般要求离低压电线不小于5m,高压电线不小于15m。,地面自立塔的选址要求,地面自立塔可以根据需要建为房边塔、落地房上塔和房上塔,一般塔高40m时才考虑建落地房上塔
24、。建设地面自立塔所需场地的大小取决于塔脚根开大小、基础型式、场地地形和周边环境,通常采用桩基时需要的场地比浅基小。基础施工时可能需要放坡开挖和临时堆土,征地时不宜太紧凑,否则设计时基础选型可能会受限并影响后期基础的施工。,地面自立塔的选址要求,地面自立塔的征地要求场地参数,地面自立塔的根开和征地宽度可以参考下面表格中的数值,其中,铁塔根开是设计常用值,个别站点须根据风压、场地地形地貌等条件进行调整。,地面自立塔的选址要求,地面自立塔的征地要求房上塔场地平面示意图,房上塔和落地房上塔的场地平面如下图所示,其征地面积可以通过各项场地参数计算。,地面自立塔的选址要求,地面自立塔的征地要求房边塔场地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电信 3G 建设 设计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1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