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新品种来源.ppt
《第二章植物新品种来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植物新品种来源.ppt(2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植物新品种来源,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 第二节 种质资源第三节 引种与驯化第四节 现代育种目标与方法,2,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一、有性繁殖(一)花器官构造,3,两性花(完全花、雌雄同花),如小麦、水稻、油菜,4,单性花 同株异花(monoecious):玉米 雌雄异株(dioecious):大麻、菠菜 有的植物既有完全花、又有单性花:天竺葵,雌花 雌雄同花,5,(二)花序 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类)开花顺序自下而上,或自外而内。,6,总状花序,小花梗近等长,排列在花序轴的两侧。,7,伞形花序,小花梗等长,着生在花序轴的顶端。,8,伞房花序,小花梗不等长,排列在
2、近同一平面上,9,穗状花序,小花无梗,排列在花序轴的两侧,10,葇荑花序,小花为无柄的单性花,常无花被,花须常下垂,11,肉穗花序,花序轴粗短而肥厚,上着生无柄单性花,12,头状花序,花序轴扁平,称花序盘,开花顺序从外至内,13,圆锥花序,复合花序的种类:圆锥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复头状花序,14,复伞形花序,15,有限花序:开花顺序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1、单歧聚伞花序:主轴顶端先生一花,然后在主轴下方形成一侧枝,同样在顶端开花,依次下去。又可分为蝎尾状聚伞花序和卷伞花序(螺状聚伞花序)。2、二歧聚伞花序:主轴下形成两分枝。3、多歧聚伞花序:分枝在三个以上。,16,多歧聚伞花序,单
3、歧聚伞花序,17,轮伞花序,18,(三)开花传粉,1、开花:雄蕊内的花粉囊和雌蕊中的胚囊(或二者之一)成熟时,花被展开,露出雄蕊和雌蕊。2、传粉:开花后,花粉囊散出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3、传粉方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4、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单性花;雌雄蕊异熟;雌雄蕊异位;雌雄蕊异长;自花不孕,19,5、风媒花和虫媒花 风媒花:风媒植物的花常成穗状花序、葇荑花序;能产生大量花粉。花粉质轻、干燥、表面光滑,常为雌雄异花或异株,不具香味和色泽。虫媒花:常能产生特殊气味吸引昆虫;常产生蜜汁;花大而显著,花粉外壁粗糙。6、其它传粉方式:如水媒和鸟媒;人工辅助授粉。,20,21,22,23,(
4、四)受精1、花粉粒的萌发 花粉管落在雌蕊柱头上,经过与雌蕊柱头相互识别,亲和的开始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体积增加,花粉粒的内壁从萌发孔处 伸出,形成花粉管。2、花粉管的伸长 花粉管在萌发后,继续伸长,通过花柱到达子房,通过花柱时,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1)穿过中空的花柱道;2)花柱内有引导组织;3)花粉管通过花柱薄壁细胞的间隙或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间隙穿过。,24,1)概念:精细胞(N)+卵细胞(N)合子(2N)精细胞(N)+2个极核(N)初生胚乳核(3N)2)过程:不管花粉管如何进入胚珠,总是从珠孔端进入胚囊。并且花粉管进入总与助细胞有关。花粉管进入胚囊后,管的末端破裂,把精细胞和内容物注入进胚
5、囊。两个精细胞游离到卵细胞和中央细胞,与它们融合。,3、被子植物的双受精,25,柱头,子房,极核,卵细胞,花柱,反足细胞,助细胞,26,花粉粒的识别,27,花粉管的伸长,28,双受精的过程,29,融合后的合子和初生胚乳核,30,(五)有性繁殖(小结)1、自花授粉作物(50%):玉米、甘薯、白菜型油菜;3、常异花授粉作物(5-50%):棉花、甘蓝型油菜、高粱、蚕豆等;4、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十字花科、烟草、甘薯、向日葵等;5、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核不育 genic male sterility(GMS)、胞质不育cytoplasmi
6、c male sterility(CMS));玉米、高粱、水稻、棉花、小麦.等,31,自交不亲和性机理 十字花科、烟草、甘薯、向日葵等,32,二、无性繁殖(一)营养体繁殖1、主要作物:甘薯(块根)、马铃薯(块茎)、甘蔗(茎);2、果树花卉的嫁接;3、组织与细胞培养再生植株;4、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统称为无性系(clone)。,33,园艺植物用于繁殖的各种特化营养器官,34,(二)无融合生殖1、二倍体孢子生殖(2n):大孢子母细胞有丝分裂形成二倍体胚囊2、无孢子生殖(2n):胚珠体细胞发育形成二倍体胚囊3、不定胚生殖(2n):胚珠或子房壁二倍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同时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胚乳
7、4、孤雌生殖(1n):卵细胞不受精直接形成单倍体胚 5、孤雄生殖(1n):进入胚囊的精核未与卵细胞融合而直接发育成单倍体胚。,35,三、果实的形成和类型(一)果实的形成 1、真果:完全由子房形成的果实。2、假果:除子房外,花的其它部分参与形成果实。(二)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子房不经过受精而形成果实,称为单性结实。单性结实的果实为无籽果实。,36,(三)果实的类型 1.单果 2.聚合果:由花内离生单雌蕊形成的果实。3.复果(聚花果):由花序形成的果实。,肉质果干果,浆果:核果:梨果:,裂果类:荚果;蓇葖果;角果;蒴 果。闭果类:瘦果;颖果;翅果;坚果;双悬果;胞果。,37,肉质果,38,浆果:由
8、一至多心皮形成的最常见的一种肉质果。,39,40,浆果,41,42,瓠果:葫芦科植物的果实,由下位子房和花托共同形成。,43,柑果:柑橘类的特殊果实,具中轴胎座,多心皮。,44,柑果,45,核果:单雌蕊形成的果实,内果皮坚硬。,46,梨果:下位子房与托杯共同形成的果实。,47,48,干果,49,荚果:一心皮子房,成熟时沿背、腹两条缝线开裂。,50,51,蓇葖果:一心皮子房,成熟时沿一条缝线开裂。,52,角果:2心皮子房,果实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种子着生在中央假隔膜上。,53,蒴果,54,蒴果:多心皮子房,成熟时各种开裂方式。,55,瘦果:13心皮子房,果内含1枚种子。,56,颖果:2心皮果实,
9、果皮与种皮愈合。,57,翅果:果皮延伸成翅状。,58,坚果:外果皮坚硬,含一粒种子。,59,聚合果,60,61,复果,62,63,四、品种类型,(一)同质纯合型1、纯系品种:自花授粉植物育成的品种2、自交系:异花授粉植物自交选育出的培育杂交一代的新材料(inbred line)(二)同质杂合型1、杂种一代(hybrid cultivar):个体之间基因型相同,但都高度杂合。2、营养系品种(cloned cultivar):由无性繁殖而成的品种。比如红富士,1951年盛冈支场选出,1962年定名,推广到全世界,但任何一个个体都来自源株(orter)器官的延伸,都基本保持原株的基因型。,64,(三
10、)异型纯合型1、杂交合成群体(composite cross population):即多种纯合基因型的混合群体,在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一个较稳定的群体。2、多系品种(Multiline cultivar):由若干个农艺性状表现基本一致而抗性基因多样化的相似品系的混合体。比如近等基因系。(四)异型杂合型品种1、自由授粉品种(free cross pollinated cultivar):在生产与繁殖过程中,品种内、植株间自由随机传粉,以及与其它品种之间相互传粉,通过人工选择,植株间在保存本品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变异。2、综合品种(synthetic cultivar
11、):多个彼此相似的家系、自交系在隔离条件下随机交配组成复杂群体,双交种、遗传基础较广,对环境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65,(一)概念 种质资源(germpalsm resources)或称基因资源(gene resources)、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后代的植物资源的总和。亦即对植物品种改良和栽培拥有一定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总和。,一、种质资源概念及在育种工作中的意义,第二节 种质资源,66,(二)意义1、种质资源是不断发展新植物的主要来源。2、它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3、适应生产的不断发展,需要发掘更多的种质
12、资源,随着生产发展和人类需求水平的提高,对植物育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67,二、种质资源分布,(一)中国气候型(大陆东岸气候型)1、温暖型(低纬度地区)2、冷凉型(高纬度地区)(二)欧洲气候型(大陆西岸气候型)(三)地中海气候型,68,(四)墨西哥气候型(五)热带气候型 1、亚洲、非洲、大洋洲热带著名花卉 2、中美洲、南美洲热带著名花卉(六)沙漠气候型(七)寒带气候型,69,三、种质资源的分类,1、本地种质资源 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 期的栽培与选育而得到的植物品种和类型。2、外地种质资源 由国内不同气候区域或由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70,3、野生种质资源 指未经人们栽培的自然界
13、野生的花卉植物。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指人工应用杂交、诱变等方法所创造的育种原始材料。,71,四、种质资源的收集,(一)种质资源收集原则1、必须根据收集的目的和要求,单位的具体条件和任务,确定收集的对象,包括类别和数量。2、收集范围应该由近及远,根据需要先后进行,首先应考虑珍稀濒危种的收集,其次收集有关的种、变种、类型和遗传变异的个体,尽可能保存生物的多样性。3、种苗收集应遵照种苗调拔制度的规定,注意检疫,并做好登记、核对,尽量避免材料的重复和遗漏。,72,研究所基因库,研究所,计算机化数据室,外单位赠送,登记,田间收集,性状描述,全面评价,增殖,交流,(送长期保存中心),基因库登记资源评价
14、及操作程序,备份,73,(二)种质资源收集范围全球植物资源地区植物资源群落内植物资源物种资源(居群)品种群单株、器官、组织、单个细胞、一个基因片断。,74,五、种质资源的保存,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以下几种:1、自然保存法2、种植保存法3、组织培养保存法4、种子保存法5、超低温种质保存法,75,六、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观赏园艺植物为例),1、分类学性状的研究2、生物学特性的研究3、经济性状的研究4、观赏特性的研究5、抗性特点的研究6、适合能力的研究7、分子生物学研究,76,了解中国气候概况,77,中国植被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西南山区:四川、云南、广西中南山区:湖北山区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
15、,78,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华南、西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西北温带荒漠区域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域高寒荒漠区域,我国观赏植物原产地,79,中国特有植物,银杏、水杉银杉、珙桐,中国特有种子植物图谱数据库共收录我国种子植物特有72科,243属,529种。图谱529幅。,80,品种特色突出品种群丰富应用形式丰富,81,金花茶,毛华菊,82,花团锦簇的山茶花,83,学名:Camellia japonica Linn.英文名:Japan Camellia科名:山茶科 Theaceae,山茶花,84,
16、花卉育种的宝贵材料,大花黄牡丹,紫斑牡丹,85,86,一、概念1、引种:引进外地或外国的种质资源,用途:引种栽培、引种驯化、引种改良。2、引种栽培:经过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3、引种驯化:外地种质引入种植,由于生态条件改变而表现出新的性状,经过选择育成适合本地区推广种植的新品种。4、引种改良:外来品种的某个(些)优良性状用于改良本地品种。,第三节 引种与驯化,我国的600多种栽培植物中,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其中果树和蔬菜作物大多是国外引进的。,87,二、引种原理(一)气候相似性原理 原产地与引种地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似,以保证作物品种互相引用成功的可
17、能性。强调气候中温度条件;忽略光、湿、气、土条件;忽略作物对环境适应(驯化)。,88,(二)生态相似性原理 生态环境:作物品种形成和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生态条件)1)气候生态因子:温度、日照、雨量、湿度2)土壤生态因子:土质、水分、pH、盐份、其他离子3)生物生态因子:病虫及其它们的小种和生物型、杂草,89,三、影响引种的因素(一)外因1、温度:对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2、光照:对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3、纬度:同纬度光照、温度相似4、海拔:影响温度、光强5、栽培和土壤(二)内因 作物发育特性,根据作物生长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将作物分成:低温长日照作物、高温短日照作物、中间性作物。,90,四、作物的
18、引种规律(一)低温长日照作物(冬作物):高纬度地区品种,引种到低纬度地区种植,由于该地冬季温度高和春季的日照短,不能满足低温和长日照,表现生育期延迟、营养器官加大、不能开花结实。低纬度地区品种,引种到高纬度地区种植,由于该地区冬季温度低和光照长,表现生育期缩短、植株矮小、产量低、春季可能冻害。,91,(二)高温短日照作物(夏作物)1、原产低纬度的品种:春播品种(感温):引到高纬度地区春播种植,由于温度低,表现生育期延长、营养器官增大。但只要积温满足,可以获得高产。而长光照对发育影响小。夏播品种(感光):引到高纬度地区种植,由于光照长,不能满足对短光照的要求,表现植株高大、迟熟、后期可能冻害。2
19、、原产于高纬度地区的品种(感温):引种到低纬度地区种植,由于高温高,容易满足温度要求,表现生育期缩短、营养器官变小、产量低。3、原产于高海拔地区的品种(感温):引到同纬度平原,早熟低产。,92,五、引种的工作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引种原理或理论指导下,为了避免损失,保证成功,仍需按照一定的工作环节进行:1、明确引种的目标和要求,收集材料,品种来源、生态类型2、先试验后引种,观察试验、不同播期的多点试种,区域试验或直接认定3、引种试验和高产栽培试验结合4、植物检疫:病、虫、草等、隔离种植,93,六、植物驯化的原理“风土驯化学说”:生物体与其赖于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生物体的遗传可塑性
20、使其能经过驯化而适应新环境。选用遗传不稳定、易动摇的材料1、根据系统发育特性,植物可塑性差异 栽培种 野生种 次生生态型 原生生态型 新品种 老品种 异地品种 本地品种 杂交种 群体品种 纯系,94,2、根据植物个体发育特性 早期 晚期 实生苗 无性繁殖材料3、根据植物遗传适应性范围 逐步迁移 如果树、橡胶树4、植物驯化过程中应结合适当的培育方法 杂交、定向选择、嫁接,95,一、现代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及策略,第四节 现代育种目标与方法,(一)高产及育种策略 在育种策略上,为达到高产这一目的,似乎可将作物育种分为三个阶段,即矮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1、矮秆育种 矮秆品种的增产作用是通
21、过:1)降低个体的植株高度、增加密度;2)降低茎秆所占比重、提高收获指数;3)减少倒伏、提高稳产性。高产必须以生物学产量为基础。,96,2、理想株型育种 集中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优良性状,使其获得最高的光能利用率,并能将光合产物最大限度地输送到籽粒中去,通过提高收获指数而提高籽粒产量。在禾谷类作物上,如株型紧凑、叶片窄而短、挺直上冲,叶与茎的夹角小,叶色深,叶绿素含量高,比叶重(单位面积的叶片重量)大等。理想株型应不同生态条件而有差异。水稻上提出了三种理想株型:重穗型、丛生型和中间型。,97,超级稻株型设计示意1.产量1213t/hm2 2.产量15t/hm2 3.产量15t/hm2 以上,9
22、8,3、高光效育种 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作物经济产量的高低与光合作用产物的生产、消耗、分配和积累有关。高产品种应该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强度),较低的呼吸消耗,光合机能保持时间长,叶面积指数(LAI)大,收获指数高等特点。转C4植物高光效基因:C4植物:玉米、高粱、甘蔗,光合强度高,光呼吸低,选择光合能力强的基因型;C3植物: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等,光合强度较低,光呼吸高30%,筛选CO2补偿点低的高光效品种,99,(二)稳产与育种策略 稳产性是指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
23、。1、抗病虫性育种 单一寄主易引起流行病虫害的发生,抗病育种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高产栽培肥水条件改善和矮秆品种带来的高密度种植,都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抗病育种已从抗单一病害逐渐向抗多种病害发展,抗单一小种向抗多种小种发展。,100,2、抗旱耐瘠育种 我国无灌溉条件的耕地半数以上,其中有些地区常年缺雨干旱,即使在雨量较多的地区大多雨量集中,季节性干旱也时有发生造成作物严重减产。我国约有1/3以上耕地分布在丘陵山区,土层薄、肥力低,产量低而不稳。3、抗倒伏性育种 主要育种性状,如株高、茎秆强度、根系等。4、适应性育种 指作物品种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范围及程度。适应性强的品种不仅种植地区广泛、推广
24、面积大,更重要的是可在不同年份和地区间保持产量稳定。,101,(三)优质及育种策略 作物品种的品质已经成为突出的育种目标。国家在“九五”、“十五”已实施了优质米育种计划,优质麦育种、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等。品质包括:营养品质(蛋白、必须氨基酸含量)、加工品质、商业品质、卫生品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有害微生物及其有毒产物)。,102,(四)适应机械化及其策略 株形紧凑、成熟一致,管理方便、不倒伏、不落粒。1)大豆结荚部位与地面有一定距离;2)玉米穗位整齐适中;3)马铃薯和甘薯的块茎和块根集中;4)直播稻,可以减少作业强度,植株分蘖少,茎杆粗壮,抗倒伏。,103,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围绕高产
25、、多抗、优质综合育种目标,以及相应采用诱变育种、花培育种、航天育种等手段,常规稻和杂交稻选育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但在1994-2003 年,全国不同程度先后进入调整粮食结构、优化品种结构阶段。90 年代以来,新的杂交水稻组合在熟期、米质、抗性等方面虽有改进,但在产量上未能获得新的突破。因此,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已成为国内外所关注的重要课题。,104,1997 年,中国开始超级稻选育研究,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也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大额资助,成为水稻育种界亮点。2001 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地完成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的研制及水稻全基因组表达谱绘制,分离了与水稻抗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植物 新品种 来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