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教材介绍.ppt
《人教版(新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教材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教材介绍.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 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 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 义解决问题。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 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 方形的周长。,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2、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 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 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 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第一单元 时、分、秒,一、教学内容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
3、体验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 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 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 时间。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 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 识和习惯。,三、编排特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 概念的理解。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 养学生的时间观念。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 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四、具体编排,仅限于在相邻两级之间的由大单位化成小单位
4、,且能够用加法解决的问题。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使学生明确1时是60分,求2时是多少分,就要把2个60加起来。,五、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五、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五、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 资源。,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教学内容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2笔算几百几十加
5、、减几百几十3.用估算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 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 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 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三、编排特点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方法。,四、具体编排,五、教学建议1.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3.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第三
6、单元 测量,一、教学内容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质量单位:吨3.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 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 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 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 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 问题的过程。,三、编排特点1.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
7、现 知识的形成过程。2.加强操作和体验,感悟新知。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4.介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具体编排,通过估计、测量等活动让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初步体会毫米是更小的长度单位给出表示毫米的符号“mm”,毫米的认识,通过“想”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出结果。注重交流和概括换算方法。,单位的换算,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单位换算,五、教学建议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2.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 的有效开展。3.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 和能力。4.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8、中,让学生感悟基 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加减法的验算3.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 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 满十)。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 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 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 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编排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使学生 体会计算的作用。2.加强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3.将“验算”分散
9、编排。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 的策略。,四、具体编排,提供信息拓宽知识面,主题图,新增加的例题明确竖式的写法从哪一位加起?,例1:不进位,新增加的例题自主探索,例2:进位,小组讨论,总结加法计算法则注意与两位数计算对比,新增加的例题明确竖式的写法,例1,不退位,例2,退位,新增加的例题自主探索,独立解决借助计数器讲解分散难点验算方法,连续退位减,中间有0,五、教学建议1.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 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2.重视错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3.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4.注重算理,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新版 小学 数学 三级 上册 教材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