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管理.ppt
《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管理.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隧道施工管理,隧道施工管理Tunne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第一章 隧道总体介绍 第二章 试验段施工 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第四章 施工质量管理 第五章 文明施工和环保、水保管理第六章 落实四化、标准化管理 第七章 工期进度管理 第八章 考核与奖惩,第一章 隧道总体介绍,客运专线隧道的特点由于列车高速运行引起的空气动力学问题;隧道断面积大(如在350km/h速度的条件下,隧道有效净空面积为100m2,开挖断面积达170m2);由于开挖断面积的增大,施工难度也急剧增加,特别是在浅埋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难度很大;列车高速运行,对洞内轨道(包括基底结构,如仰拱或铺底
2、)的影响增大,需要加强基底结构;100年使用年限和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新型的洞门形式和更高的洞口环保要求;高标准的防水要求(一级防水标准)。长大隧道的防灾救援和运营通风,第一章 隧道总体介绍,大西铁路新建双线隧道全长63.8km,共22座;隧道总延长占线路总长的9.4%。分布在原平至阳曲、灵石至霍州、侯马至闻喜、永济北至合阳四段。其中最长隧道为马家庄隧道,全长9355米。L500m的隧道有2座,500mL3km的隧道有13座,3kmL10km的隧道有7座。全线隧道围岩情况较差,、级围岩长度为54.1km,占隧道全长的84.8%。隧道施工安全和工期风险大。,第一章 隧道总体介绍,隧道主要采用新奥
3、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施工。新奥法的原理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监控、测量来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新奥法施工特点为:光面和预裂爆破,及时施作密贴于围岩的喷锚支护,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效应,断面及早闭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及时反馈及时变更设计、动态管理。可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快封闭、勤测量”。,第一章 隧道总体介绍,隧道设计规范:“复合式衬砌按破损阶段法和允许应力法设计,计算复合式衬砌时,初期支护应按主要承载结构计算
4、。二次衬砌在级围岩可作为安全储备,按构造要求设计;在 级围岩,应按承载结构设计。”初期支护要有适当的刚度和强度,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承受二衬施作前施工期间的荷载,;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共同承受永久荷载。,第二章 试验段施工,隧道工程要满足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开工报告审批制度中的开工条件才能开始施工,各标段应按大西铁路客专公司工程开工报告审批制度第十六条要求选择一座以上隧道在洞口、洞身不同施工阶段先进行施工试验。洞身试验长度不宜小于100m。,第二章 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试验的目的一、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开挖方法。二、总结各分项工程技术参数,工艺标准。明确工序衔接方式、确定各工序最佳机械配
5、置和施工组织。三、熟悉和掌握隧道施工质量的检测项目、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熟悉和掌握围岩变形量测的要求和方法。四、确定湿喷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及其施工工艺。五、演练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体系的运作。,第二章 试验段施工,试验段施工的实施一、选择的试验段工程及其试验段施工方案报监理和大西铁路客专公司工程部审批后实施。二、按批准的试验段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施工管理和相关技术管理应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下正常运作并加强技术指导。三、监理单位必须全过程进行旁站监控并做好记录。总结和推广试验段施工结束,施工单位应及时进行总结,确定相关技术参数和工艺标准,报监理单位审核后报大西公司验收,经大西公司验收批准后
6、,方可全面推广。,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隧道施工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对于大西铁路客专工程建设总体安全形势意义重大。施工单位第一责任人必须直接负责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加强风险管理一、必须加强隧道施工过程的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贯穿于铁路隧道施工全过程,分阶段进行风险监控和管理。二、风险管理内容1、大西铁路客专公司对隧道的风险评估全面负责,公司工程部负责制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管理办法,督导施工单位开展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2、施工单位根据大西铁路客专工程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中有关施工阶段风险评估的相关要求进
7、行风险评估。根据设计阶段的评估结果,在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量测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设计确定的风险源、风险等级,对工程措施、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3、对于浅埋偏压、软弱围岩、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深埋长大隧道,应进行可能出现的重大地质灾害等专项风险评估,并依据专项评估意见完善施工技术方案,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及防范风险的具体技术措施,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制订风险防范及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三、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加强沟通,设计单位应做好施工风险防范配合工作,涉及变更设计的,按大西铁路客专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规定处理。四、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制订并实施风
8、险防范措施。,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强化施工组织的安全设计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隧道设计文件的“施工安全设计”、施工阶段超前地质预报和风险评估意见,细化工程措施,必要时进行专题研究进行分析论证。尤其是对穿越断层破碎带、岩溶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隧道(如韩信岭、乔家山隧道),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相应安全保证措施,编制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和实施1、长度1000m及以下的一般地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2、长度1000m以上隧道和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深埋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须经施工单位集
9、团公司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报工程部审批。大西公司规定的5座重点隧道报公司审批,其中韩信岭、乔家山和马家庄隧道报铁道部工管中心审批。实施中,施工单位集团公司派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3、必须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实施。如需调整,一般隧道经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研究后报公司工程部批准;重点隧道重大施工方案调整须报铁道部批准。,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受目前勘察手段、时间、费用以及判释水平等因素限制,在勘察设计阶段尚不能完全准确地探明隧道所穿越的地层及洞身周边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存在的对隧道施工安全有很大威胁的岩溶、断层、富水裂隙、暗河等也不能准确判释和提示,
10、因此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铁建设2007 88号文:隧道施工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应纳入正常施工工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复杂的长隧道和特长隧道,可能存在诱发重大地质灾害的隧道,地下水活跃、围岩软弱、含富水断层的隧道,高瓦斯、高地应力的隧道,可能发生突水、突泥的隧道,可委托专业队伍,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开展第三方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韩信岭隧道通过断层带,施工时要特别加强地质超前预报,验证设计文件中的地质描述和最大涌水量。,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地质雷达现场探测图,地质超前预报,超前水平钻探,水平钻机,第三章 施工安全
11、技术管理,一、落实超前地质预报责任1、勘察设计单位负责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编制,指导施工单位实施方案,依据超前预报成果修正设计。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要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级、预报方法、预报内容、预报频次、实施计划,提出仪器配置和操作要求、信息判释、数据采集与处理、预报成果编制等技术要求。2、施工单位按照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并实施,对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及数据真实性负责。应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工序管理,严格按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实施。3、监理单位负责检查施工单位现场地质、物探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能力,设备类型及数量,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和数据采集情况;进行相关协调工作。4、大西公司工程部负责审查超前地质预
12、报方案,并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二、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处理1、施工单位建立超前地质预报台帐,录入实施时间、方法、使用仪器、预报里程、数据及其判释、预报责任人等内容。2、预报显示地质条件异常时,及时采取防止发生事故的措施,同时报监理、设计、建设单位。大西公司组织四方迅速研究处理方案。三、没有制定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实施细则或虽已制定但未组织实施的,将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开挖方案应认真执行设计方案。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和掌子面实际地质情况需更改设计开挖方案的,按设计变更处理。开挖方案有全断面法、台阶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第三章 施工安
13、全技术管理,全断面法:光面爆破设计方案,隧道施工设备到场及使用情况,光面爆破效果,超欠挖处理情况,初支、二衬跟进情况。,台车钻眼施工,光面爆破效果,小导洞超前施工,自制台架施工,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交叉中隔壁法(CRD法)交叉中隔壁法又称CRD工法,是将大断面隧道分部分块开挖,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和二部并分别施作封闭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和二部并分别施作封闭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最后分别开挖隧道左右两块底部,形成隧道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网状封闭稳定支护形式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于级围岩,也可用于浅埋隧道施工。,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施工要点:隧道按左右部分块实施
14、开挖,每块小断面开挖高度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设备而定。各工作面每循环进尺为1榀拱架的距离。每块小断面开挖长度35m,及时设置初支和临时仰拱封闭、步步成环,尽量缩短成环时间,及时施作锁脚锚杆(管)。必要时进行掌子面临时支护。左右部纵向拉开距离不宜大于15m。中隔墙设置为弧形临时支护,隧道左右开挖小断面水平临时支护保持对接一致,螺栓连接牢固。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超过15m,并加强拆除中的监控量测。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做隧道仰拱和二次衬砌。,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上: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图示,右上: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局部开挖,右下:交叉中隔壁法施工,第三章 施工安
15、全技术管理,双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也称眼镜工法,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开挖中部剩余土体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在级围岩,大断面和超大断面铁路隧道工程,也可用于浅埋隧道施工。此方法成本较高、进度较慢。采用该法开挖时,双侧壁导坑超前的距离相等或不等。为了稳定工作面,经常和超前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配合使用。,第三章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施工要点: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似椭圆形,导坑断面宽度一般为整个断面的1/3。两侧侧壁导坑超前中部1020m,可独立同步开挖支护,中部采用台阶法开挖,保持平行作业。导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设置锁脚锚杆(管),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施工 技术管理 安全技术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8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