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doc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微生物的风险评估是生物安全的核心工作,对于保证生物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毒力、致病性、生物稳定性、传播途径、传染性、地方流行性、实验室的性质和职能、涉及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疫苗及治疗方法的可用性2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基本用途选择安全防护措施、制定管理规程等3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微生物特性、设备和操作程序、动物模型、屏障设备和设施、实验室相应的管理等等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主要依据1微生物的致病性 致病性越强,导致的疾病越严重,其等级越高。 2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 受到当地人群已有的免疫水平、宿
2、主群体的密度和流动、适宜媒介的存在以及环境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3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预防措施措施包括:通过接种疫苗或给予抗血清的预防(被动免疫);卫生措施,例如食品和饮水的卫生;动物宿主或节肢动物媒介的控制。 4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措施包括:被动免疫、暴露后接种疫苗以及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化学治疗药物,还应考虑出现耐药菌株的可能性。按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第一类危险程度最高,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我国对具体病原微生物的分类详见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该名录除对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标准除进行危害程度分类外,还规定了其不同
3、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二、病原微生物危害分类及其对应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是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病原微生物危害分类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关系是相对应而非“等同”的。 在确定所从事特定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时,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进行专业判断,而不应单纯根据所使用病原微生物所属的某一危害程度分类来机械地确定所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列出的微生物实验操作应采取的是最低防护水平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相关因素在实验室工作中,通常应根据危害程度分类,对特定的病原微生物采取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在通过风险评估工作来确立适当
4、的生物安全水平时,除了危害程度分类,还要考虑其它一些因素,应收集与拟进行研究或检测的病原微生物的有关资料以及将进行的相关试验的信息,并作为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病原微生物的相关信息,可从医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教科书或相关专业杂志、网络上获取。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凡能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都是致病生物,导致发病率高、后果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强弱不同,即使同类病原微生物不同菌、毒株也还可以有不同强度的致病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低感染剂量就可导致发病,同一微生物感染数量越大,其暴露的潜在后果也越严重。病原微生物对感染个体的致病性与被感染者的体
5、质、免疫状态以及对该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有关。二、暴露的潜在后果暴露以后,后果的轻重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机体的抵抗力,不同属、种、亚种、型的病原微生物,甚至不同株的病原微生物,其致病性各异。同时还取决于所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当大量病原微生物侵袭人体时,潜伏期一般较短,而病情则较为严重;反之,则潜伏期较长而病情较轻,或不发病。不同个体被传染后,可产生各种不同的结局,最轻的不出现任何症状、最重的发生严重型临床疾病而死亡。对暴露的潜在后果评估,应参考教科书并收集相关资料,突出个体传染过程与结局。 个体传染过程与结局:1隐性感染或不显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2显性感染或临床传染病3是否出现个体最严重的
6、结局,发生严重型临床传染病而死亡 4是否出现个体间的传播 三、自然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血液、母婴、虫媒、土壤等途径传播。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一定相同,同一种传染病在各个具体病例中的传播途径也可以不同,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也可以有一种以上的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引起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因此,气溶胶是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最重要因素。四、操作所致的非自然途径感染因实验操作而造成非自然途径感染的机会是很多的:1对感染性材料的清除污染和处理可能导致手污染;2微生物操作中释放的较大粒子和液滴(直径大于5m)会迅速沉降到工作台面和操作者的手上,由于手被污染而导致感染性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原微生物 实验 活动 风险 评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