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及重大危害SHOT预案》.doc
《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及重大危害SHOT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及重大危害SHOT预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为保障受血者安全,开展合理、科学输血,提高输血风险意识、安全意识,特制定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一、输血严重危害定义: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等。二、各科室职责:1、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负责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及处理。2、输血科: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检测、协助诊断和协助处理及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进行统计及上报,并反馈给血站。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3、检验科负责对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4、医教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
2、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与鉴定工作。院内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上报。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措施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要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对临床输血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2、临床用血来源于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不自行采血(自体输血除外)。3、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需经过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提倡科学合理用血和自体输血。5、血液入库、发放和输血过程中应认真核查血液标签、血液外观、血袋封口及包装等,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
3、气培养每月一次。7、输血前必须检查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8、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个项内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9、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10、加强医院消毒与清洁管理,明确规定消毒与清洁的区域、设施设备和物品及其消毒清洁方法和频次,保持工作区域卫生符合国家相应要求。加强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具等物品的管理,使用后及时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消毒焚毁。11、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患者输血前做好经血传播疾病项目(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的检测,并保存相关原始资料。12、对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项目(HBs
4、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为阳性结果者,主治医生应及时告知患者和亲属或监护人,检测结果和对患者的谈话内容、时间、患者或其亲属签名等应记录在病历中。四、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详见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验。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送予输血科。3、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
5、,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4、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工作:(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通知输血科对原血液标本进行复检、不完全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抽取剩余血液送输血科重新进行血型检定和交叉配血;(3)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5)如怀疑由细菌污染引起的,取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血不良反应及重大危害SHOT预案 医院 输血 不良反应 重大 危害 SHOT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