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肠(胃)管固定规范2.doc3.doc4.doc
《鼻肠(胃)管固定规范2.doc3.doc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肠(胃)管固定规范2.doc3.doc4.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鼻肠(胃)管固定规范【要求】牢固 美观 舒适 清洁 通畅【固定方法】1. 分叉交织法 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胶布背面刻度剪出7cm3cm胶布1块,延纵向正中剪开至4cm处,修边角至美观。鼻胃(肠)管留置成功后,擦净鼻部分泌物,用未剪开的3cm(此长度可根据患者鼻的情况而定)的胶布纵向固定于整个鼻部,剪开的一条沿胃管在鼻孔处顺时针螺旋形缠绕数圈,将导管稍向鼻内插入0.5cm,目的使得导管和鼻子之间插入些胶布,减少导管对鼻子的刺激,再将另一条逆时针螺旋形缠绕。图1 分叉交织法胶布图2 分叉交织法固定2. 碟翼法选择一条长15cm的宽胶布,将胶布从中间剪开10cm,将未剪开的一端贴于鼻头上,将剪开
2、的部分缠绕在鼻饲管上。将鼻饲管外露部分用皮肤膜或宽胶布贴于病人的脸颊上。 图4 蝶翼法固定2图3 蝶翼法固定13. 吊线法 选择101.5cm的宽胶布,缠绕胃管2圈后固定于鼻部,取1长约10cm的装订线将胃管出鼻孔处系死扣,注意勿过紧过松,双线捻成1股后向上固定于额头,用34宽胶布固定。(图5)图5 吊线法固定4. 固定带法用专用固定带或自制固定带将鼻胃管粘贴于固定带上,再将固定带固定于脑后。(如图6、7所示) 图6 鼻导管固定带法1图7 鼻导管固定带法2布5. 挂耳法选择一条长15cm的宽胶布,将胶布从中间剪开10cm,将未剪开的一端贴于鼻头上,将剪开的部分缠绕在鼻饲管上。将鼻饲管外露部分用
3、线绳挂于病人的耳朵上。(见图8、9)图8 挂耳法1图9 挂耳法2空肠造口管的固定螺旋法 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胶布背面刻度剪出14cm5cm胶布1块,延纵向正中剪开三条至7cm处,中间一条宽1cm,边上两条分别为宽2cm,修边至美观(见图10)。空肠造口管首先用缝线固定于周围皮肤,在造口管处覆盖2cm2cm开口无菌纱布,消毒并擦净周围皮肤,用未剪开的7cm端胶布粘贴于导管上方皮肤,将剪开的正中一条1cm宽胶布缠绕于造口管上数周至牢固,胶布末端内折稍许,两边的两条并排贴于导管下方的皮肤上(如图11所示)。隔日消毒导管口并更换胶布。 图11 螺旋法固定图10 螺旋法胶布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管(PEG/J)的固定高举平台法 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胶布背面刻度剪出12cm4cm和10cm3cm胶布2块。调整好PEG/J导管的松紧度,将固定卡锁住,在离开导管口5cm处下方皮肤横向贴一条12cm4cm的胶布,再将导管置于胶布表面中央,用另一条10cm3cm固定于导管之上,两条胶布方向相同,将导管粘牢,并在导管下方将胶布对粘约0.5cm(见图12)后再将两边粘贴于原先的12cm4cm的胶布上(如图13所示),胶布被污染、卷边、松脱随时更换。图12 高举平台法胶布图13 高举平台法固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鼻肠 固定 规范 doc3 doc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