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可编辑) .doc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可编辑) .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护理 一、基本要领(一)操作目的 1.保持脑室引流管通畅,维持正常颅内压。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二)适应症 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者,高颅压或脑疝患者的急救(三) 操作流程(脑室引流技术临床规范化操作流程,附表1)(四) 操作要点 1.评估 (1)核对医嘱 操作前核对医嘱、治疗卡、患者姓名,床号,操作目的。 (2)患者评估 : 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有无头痛等恐惧心理反应; 2)颅内病变评估:评估颅内并病变的性质、部位; 3)评估病人是否了解操作目的、意义、能否配合。 (3)环境
2、评估:环境是否安静、清洁、冬季注意病人保暖。 2.准备 (1)自身准备 准备充分,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无菌治疗巾,引流袋,换药包(血管钳两把,纱布两块),无菌手套,消毒瓶,棉签,笔,纸,弯盘。 3.实施 (1)观察引流情况 1)核对床号、姓名, 2)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戴口罩。 3)从上至下缓慢挤压引流管是否通畅,检查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清理床头及床下。 (2)更换引流袋 1)戴手套,取合适体位,暴露引流管。 2)头下铺无菌治疗巾,打开换药包,用血管钳在关口上方5cm处夹紧引流管,使管口朝上。 3)取无菌纱布一块,包裹接头处分离引流管、袋。 4)竖直抬高引流管,使引流液完全
3、流入引流袋内,反折接头塞放于床垫下。 5)用3根络合碘棉签分别消毒引流管的内径、引流管横面、引流管外径。 6)取无菌纱布包盖已消毒的引流管外径。 7)取出引流袋,关紧下端活塞,连接引流袋于引流管上。 8)固定引流袋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宣教引流注意事项。 9)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3)处置、宣教 1)撤治疗巾,放入弯盘,脱手套,整理病人衣裤及床单位。 2)记录引流量于护理单上。 3)处置用物,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按要求卧位。引流袋位置不能随意移动。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4.评价(1)护士能与患者有效沟通。(2)护士操作熟练、正确、无菌观念强,患者满
4、意,引流通畅,护理到位未发生感染。(3)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五 注意事项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预防感染,妥善固定, 引流管开口需高预侧脑室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记量;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 以后转橙黄色,脑室引流不宜超过57天,若引流液由清亮变混浊,伴有体温升高可能发生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 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打折,保持引流管通畅。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病人翻身及治疗活动时,动作应轻柔,先行保护好引流管,避免牵拉,以免脱出。搬
5、运病人时应将引流管夹闭,以免管内脑液入脑室。 正常脑液每日分泌400-500ml,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注意引流过度的表现:出汗,头痛,恶心,心动过速,特殊情况如颅内感染病人因脑液分泌过多,引流量可相应增加,但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针对病人的精神症状如躁动等,应与适当约束。表1 脑室引流技术临床规范化操作流程三、相关知识题解(一)选择题 1.脑脊液主要由颅内下列哪种组织分泌A.室管膜细胞 B.胶质细胞 C.脉络丛组织 D.蛛网膜颗粒2.正常成人每日脑脊液分泌量约A.200-300ml B.300-400ml C.400-500ml D.500-600ml3.脑脊液引流袋高度应至于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可编辑 脑室 引流 护理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