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学生结核菌素(PPD)筛查活动技术方案.doc
《县学生结核菌素(PPD)筛查活动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学生结核菌素(PPD)筛查活动技术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凤冈县学生结核菌素(PPD)筛查活动技术方案为了做好我县学生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疾控发133号)及遵义市卫生局、教育局联合下发遵义市卫生局、遵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遵市卫发201311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学生中开展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活动。为了保证此次筛查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指标以乡为单位筛查率大于95。二、筛查范围、对象、时间安排(一)筛查范围及对象全县所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和教
2、职工。(二)时间安排2013年12月1日至15日,12月20日前完成资料报送。三、 活动实施 本次活动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一)具体实施。为确保全县按统一方案组织实施,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凤冈县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活动实施时间表”安排开展工作。1、人员培训。采用逐级培训的方式进行,县级将在11月25前完成对乡镇级培训。乡级在县级培训后立即开展村级培训。2、宣传动员。县级将在有线电视、报纸上进行宣传,县、乡医疗机构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乡、村级张帖宣传通知/画,学校及托幼机构要在学生中开设相关健康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学生人手一份),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活动的作用。
3、 3、目标人群摸底登记。学校及托幼机构学生摸底:掌握目标人群人数,提前对所有目标人群进行摸底登记,是保证高筛查率,搞好本次活动的前提。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学校及托幼机构提供摸底指导和摸底资料,学校负责对在园、在校学生分年级、班级将相关信息登记在凤冈县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活动摸底及筛查登记表上,登记时要编号,询问学生或其父母是否有筛查注射禁忌症并记录在备注栏中,摸底登记结束后交所属村(或乡)负责医生,并将凤冈县结核病菌素(PPD)试验筛查活动通知单发放给学生,其父母知情、同意并在回执单上签字认可后收回学校备查。各乡镇卫生院及时汇总凤冈县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活动摸底登记及筛查统计报表及凤冈
4、县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活动PPD试剂、注射器需求计划。4、 经费的收取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收取费用,按每名自愿接受筛查学生收取15元,各乡镇卫生院收齐各学校费用后统一上交到县疾控中心,待筛查工作结束后县疾控中心按各乡镇组织实施的情况将费用下拨到各乡镇卫生院和学校。5、筛查注射点设置。以学校为单位,在学校医务室、办公室、空教室等地设置临时筛查活动注射点或方便的接种点开展筛查工作,设置应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房间应宽敞、明亮、卫生、整洁,准备好工作台以及接待儿童、家长用的座凳等物品。禁止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开展群体注射;临时筛查活动注射点要有醒目的标记,张贴筛查注射禁忌告知等。筛查时
5、,维持好现场秩序。6、筛查注射点人员的配备。每个筛查注射点至少应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现场筛查工作,并根据负责筛查对象的多少适当增加人员数量。(1)现场组织员:一般由学校班主任和校医担任。负责筛查学生的通知及筛查现场的组织工作。(2)现场记录员:现场记录员由乡村医生或医院防保科医生担任,负责询问学生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有禁忌症学生,记录禁忌症的种类及是否缓种和缓种时间,并将记录有禁忌症的处方交由儿童家长保存,作为快速评估时不计入筛查学生数的凭证;对筛查学生进行核实和筛查登记;对已筛查学生进行标记;每天统计汇总上报筛查情况;筛查工作完成后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6、3)现场筛查注射员:现场筛查注射员必须由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的接种人员和护理人员担任,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许可,并持证上岗,负责对学生进行筛查注射。(4)每间学校、托幼机构的筛查工作必须由卫生院医务人员亲自现场主持实施,逐间学校进行。7、现场接种程序。(1)准备PPD、器械等。实施筛查注射前,准备好充足的PPD、消毒器材、体检器材、急救药品(0. 1%肾上腺素、50%葡萄糖、异丙嗪或扑尔敏)和器械、氧气袋、安全注射器材等。(2)核实筛查注射对象。筛查注射工作人员应核对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免疫史,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筛查对象。对于因有筛查注射禁忌而不能筛查注射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其监护人提
7、出医学建议,并在登记表上记录。对于应暂缓注射者,医疗卫生人员应交代补筛查注射的地点和时间。(3)筛查注射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筛查注射工作人员在实施筛查注射前,应当告知受查者或者其监护人PPD筛查注射的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筛查注射工作人员在实施筛查注射前,应询问受查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对可疑发热儿童应测量体温。(4)实施筛查注射并做好筛查注射登记。对筛查注射对象注射PPD,并做好记录。(5)筛查注射后观察。学生筛查注射后应在观察区休息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才能离开。8、筛查接种技术要求。(1)筛查注射要严格
8、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行,保证安全注射。注射器的领发、使用和销毁要进行登记,指定专人管理。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必须统一回收到乡级,在乡级统一焚烧、深埋。(2)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选择在左侧前臂掌侧中下部1/3处,75%洒精消毒,皮内(表皮与真皮之间)注射0.1ml(5IU)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使之形成直径6-10mm的皮丘(不能把丘疹的大小当成衡量注射量的指标);若患者结核变态反应强烈如患疱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或一过性多发性结核过敏性关节炎等,宜用1IU(稀释5倍后注射0.1ml)PPD试验,以防局部的过度反应及可能的病灶反应(注意:在注射前应询问患者以前曾是否做过该试验,如做
9、过应问清时间、部位,以免引起促进反应)。(3)现场接种:于试验后72小时(4896小时)观察和记录结果,测量时以硬结(横径+纵径/2)大小为主,不以红晕大小作为判断标准。因为硬结为特异性变态反应,而红晕为非特异性反应。但一般情况下硬结和红晕大小一致注意:在见到双重同心圆状红润(双圈)时,测外层的红润直径。不要将因注射造成的内出血误认为结核菌素反应。结核菌素反应的红润指压暂时褪色,出血的红润指压不褪色。(4)现场接种 以局部硬结为准,测量其实际大小并标注(单位以mm为准)v 硬结平均直径5mm或无反应者为阴性。v 硬结平均直径5mm9mm为一般阳性。v 硬结平均直径1019mm为中度阳性。v 硬
10、结平均直径20mm(儿童15mm)或局部出现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v 注意辨别假性反应。假阳性反应大都于36小时出现,其特点为局部明显发红,但硬结甚软且薄,边缘不整,36小时后逐渐消失。(5)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意义v PPD试验阴性的临床意义:未受结核菌感染,非结核病人/已受结核菌感染但处于结核感染早期(48周)/老年人;营养不良、HIV感染、尿毒症、恶性肿瘤接受放、化疗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系统受干扰)/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有发高热的急性传染病(麻疹、猩红热、水痘)或粟粒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v PPD试验阳性的临床意义:接种卡介苗后/结核病病
11、人/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强阳性反应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10mm增至大于10mm,且增幅超过6mm时,表示新近有感染/由于广泛推行卡介苗接种,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术误差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假阳性反应。(6)PPD试验结果处理v PPD试验阳性(+),表示受试者曾经受到过结核菌感染或已经接种过卡介苗,但不能判定其是否患有结核病;v 对于3岁以下特别是1岁以下尚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小儿,如果PPD试验呈阳性反应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结核菌素 PPD 活动 技术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