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 心理健康.doc
《大学生 心理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 心理健康.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现状综述陈婷婷 1002403019摘要: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以及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措施出发对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关键词:人际交往 研究现状 不足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前提与条件。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以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学术界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人际关系特征的分析,李全彩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一
2、文中指出“人际关系问题在所有困扰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 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中国J.学校卫生.2002, 23 (1).,主要表现为对师生关系的淡漠以及对同学关系的困惑;向欣、高清华在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与思考中认为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模式多维立体化、动机功利主义化、认知过于理想化等特点,提出要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正确引导;陈义静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透视中通过分析时代背景,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交往具有开放性、现代性、功利性的基本特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国的积极与偏激的态度做了具体的解释。这些研究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代性,重点提出了当代大学
3、生人际关系的问题和缺陷,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探讨以及对策研究提供的参考性的价值与依据。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于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可分为心理因素、非心理因素两方面:第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相关学者主要提出以下观点:阻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因素最主要的是自卑、嫉妒、猜疑等心理障碍(张明霞,2006;何伟,王琳,2007),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为重要(赵崇莲,郑勇,2009),自负、妒忌等不健全人格以及人际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问题(程艳林,2010;王志玲2010)。对于心理因素研究,目前学者主要强调大
4、学生的心理障碍,集中于自卑、孤独、嫉妒、猜疑等方面,也就是说人格、自尊等主观的心理障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主要方面。第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非心理因素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何伟,王琳,2007;陈智旭,2011),网络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影响(姚静仪,2010),学校导向性的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骆佳梅,2009)以及家庭环境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刘凤华,2012)。相关文献从社会、家庭、学校、网络等多方面研究探讨了非心理因素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三、改善大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