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doc
《关于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毕业论文论文关键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预防措施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16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6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154例,发生率2.98,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
2、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23,胎盘因素占24.03,软产道损伤占9.74。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医学论文网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位于引起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资料,还是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均显示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临床稍微忽略或处理不当,救治不力,往往造成产妇死亡。因此,
3、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产妇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以阐述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制订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分娩产妇5166例,发生产后出血154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98。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积极治疗无1例死亡。 1.2方法 1.2.1 观察内容 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 1.2.2 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1.2.3产后出血测量方法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胎儿娩出
4、后即臀部放置塑料聚血盆,胎盘娩出、会阴伤口处理完毕后产妇用面积法计算血纱布及血染产单上的血量。会阴垫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剖宫产分娩切开子宫壁后先吸尽羊水弃之,然后用负压瓶收集血,其他出血测量方法与阴道分娩相似。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PEM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及出血量 154例产后出血产妇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39岁。初产妇73例,经产妇81例;孕周29+444+2周。出血量5001000ml105例,>10002000ml 36例,>20003000ml 10例,>3000ml 3例。 2.2初产妇与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 3年间住院初产妇327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产后 出血 相关 因素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