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行业研究报告0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行业研究报告06.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行业研究报告201106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21、行业主管部门22、行业监管体制2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34、相关产业政策5二、处行业概况71、行业概况7(1)植入医疗器械原材料逐步向再生医学材料拓展8(2)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将持续增长8(3)行业进入壁垒高92、市场竞争状况分析103、行业市场化程度10三、行业市场情况111、中国医疗卫生市场概况11(1)中国医疗卫生消费支出概况11(2)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概况112、 国内植入医疗器械市场情况12(1)国内植入医疗器械行业概况12(2)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使用概况13(3)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
2、势15四、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151、行业技术发展现状15(1)生物医学材料发展现状15(2)国内外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产品发展现状16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17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81、资金准入障碍182、市场准入障碍193、技术与人才障碍204、其他障碍20六、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11、有利因素21(1)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21(2)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扩张势在必行22(3)中国正逐步融入全球医疗器械产业链222、不利因素23(1)创新投入不够,技术研发能力差23(2)企业规模小23(3)商业模式不清晰24七、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241、行业周期分析24(1)行业的周期波动性24
3、(2)行业产品生命周期242、行业的区域性25八、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261、行业产业链概述262、上游原料产业分析263、下游产业分析27九、行业中的竞争情况271、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胸普外科修补膜市场272、无菌生物护创膜市场28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属于三类医疗器械的高端产品,是医疗器械制造领域下细分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行业监管体制(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生物产业政策,研究拟定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和实施行业管理;(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拟订国家
4、医疗器械标准并监督实施;拟订医疗器械分类管理目录;承担医疗器械的注册和监督管理工作;拟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拟订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准入条件并监督实施;承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工作;承担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资格认定和监督管理;承担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的监督工作;承担有关指定医疗器械产品出口监管事项;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再评价和淘汰工作;(3)国家卫生部负责制定和实施有关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的相关制度法规;(4)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是行业内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开展行业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组织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政策、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等项工作。(5)由于
5、医疗器械的使用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医疗器械行业在国内和国外都受到严格管制。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对医疗器械的生产采取生产许可证与产品注册制度。目前公司在销产品均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植入医疗器械)。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我国颁布的有关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有:(1)2000 年1 月4 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 号),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奠定了法律地位,该条例的实施是我国医疗器械管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管理进入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新阶段。该条例于2000 年4 月1 日起开始实施。(2)2004 年1 月17 日,为加强对
6、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管理,维护受试者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真实、可靠,SFDA 颁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国家药监局令第5 号)。该规定自2004 年4 月1 日起施行。(3)2004 年7 月20 日,为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的监督管理,SFDA 颁布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药监局令第12 号)。(4)2004 年8 月9 日,为规范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SFDA 颁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药监局令第16 号)。(5)2007 年4 月6 日,为加强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SFDA颁布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规范(试行)(国食药监械2007238 号)。
7、(6)2009 年12 月16 日,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SFDA 颁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食药监械2009833 号)。同时,为完善医疗器械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行为,国家卫生部于2007 年6月21 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卫规财发2007208 号),指出政府和国有企业举办县级以上的非赢利性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将全部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评估、集中采购。此外,医疗器械类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时,要适用进口国相关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法规,还需要通过相关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的认证,目前相关的认证主要有以下几种:ISO13
8、485 认证、美国FDA 注册、欧盟CE 认证和日本SG认证等。4、相关产业政策(1)2006 年2 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该规划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成为21 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提出重点开发人体组织器官替代等新型生物医用材料。(2)2007 年4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是:根据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做大产业规模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举,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
9、环保等行业。国家重点组织实施9 大专项,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尽快形成我国生物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专项之一的“生物医学工程专项”中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生物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设备,建设若干国家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强自主创新,在一批关键技术或部件上实现重点突破,实现产业化。提升和稳定量大面广的生物医学工程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出口,初步改变高端产品依靠进口的局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专利产品并进入国内外市场;形成510 家年销售收入数十亿元的骨干企业。(3)2008 年1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高技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提出了16 个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其中“生物
10、医学工程专项”中明确要求:鼓励和扶持发展新一代具有组织诱导性的涂层人工关节、牙种植体、经皮植入器件、植入性智能假肢、人造皮肤、人工骨、新型人工心瓣膜、血管支架和人造血管等组织工程产品。(4)2009 年4 月,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同时,20092011 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3 年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提出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3 年内各级政府预计将投入8,500 亿元用于五项医改。(5)2009
11、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通知,该政策细化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对生物产业的支持政策。提出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处行业概况1、行业概况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植入医疗器械),进入门槛较高。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医用植入器械作为病变组织或器官的替代品是外科手术的基础。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医用植入器械
12、得到广泛应用:创伤和疾病导致的人体组织或器官缺损的替代或重建,对病变器官进行夹闭、疏通、造瘘、转流、限压、起博,介入治疗需对特定部位进行支撑、止血、加固,整形、美容需要的填充、塑形、矫正、固定或重建,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医用植入器械产品。在近60年的实践中,行业专家们一直密切关注着植入材料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所使用的材料包括金属与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及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再生医学材料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增长迅速,正在成长为世界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09 年全球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已超过3,700 亿美元1,预计未来五年可保持7%以上的年增长率。与此同时,医疗器械产品的国际贸易额每年以25
13、%的速度增长,销售利润达15-25%,产品附加值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贸易往来最为活跃的工业门类之一。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亚洲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中国目前为仅次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世界第四大医疗器械市场。目前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呈现出如下主要特征:(1)植入医疗器械原材料逐步向再生医学材料拓展现代临床对植入医疗器械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使植入体可以替代病变组织或器官,而且还希望能够诱导再生出全新的组织或器官。而优良的材料是制出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的关键。研发诱导组织再生的新型生物材料和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产品技术是本领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再生医学材料是新一
14、代生物医学材料,该类材料主要取于自猪、牛等食用动物的组织,在保留动物组织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特殊的组织处理技术,植入人体后能被人体接受,不产生免疫排异反应;同时,这类材料具有与人体的组织或器官相似的成分和结构,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组织诱导性,能在植入原位粘附、征集机体自我修复机制释放的生长因子及种子细胞,诱导其定向分化为相关细胞,再分裂、迁移和增殖,诱导组织再生;此外,这类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力学顺应性及降解顺应性,植入后能首先替代缺损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再逐步诱导再生出新的组织或器官,最终实现再生性修复。(2)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
15、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快速扩大、增势强劲,近几年连续以6%-9%的速度增长,市场空间巨大。近年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众多行业受到冲击,业绩出现下滑,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疗器械及医药产业依旧保持了快速增长。2008 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约3,360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充分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抗风险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 持续的经济发展带动消费能力的提高;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日益提升的健康意识; 医疗改革提升卫生支出,将给市场发展带来持久的推动力; 产业结构调整,医疗器械产品更新换代加
16、快; 产业加速转移,我国将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3)行业进入壁垒高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依靠创新研究成果来抢占市场垄断地位。目前,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而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中国作为最具潜力的医疗器械市场,目前中高端领域的植入医疗器械几乎为外国品牌所垄断。世界顶级的医疗器械制造商大多已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且扩张势头日益增强。技术的限制以及管理上的较高要求,在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先入者形成的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将是后来者的行业进入壁垒。2、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国内市场膜类植入医疗器械产品主要包括脑膜(神经补片)、疝气补片、防粘连膜
17、等,主要供应企业包括冠昊生物、北京天新福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和德国贝朗医疗、美国强生公司等进口企业。在脑膜产品市场中,公司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自2006 年6 月上市以来,凭借优越的材料性能,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局面,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成为国内脑膜市场的第一品牌。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统计,2009 年公司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销售收入占整个脑膜市场消费额的近40%,市场占有率第一;2010年市场份额为43%,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显示出公司在该领域市场的领先优势。3、行业市场化程度中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经过20 世纪90 年代的高速增长期,经过2003 年以来的调整期
18、,行业正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在2009 年出台新医改政策后,我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迎来景气周期,行业市场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三、行业市场情况1、中国医疗卫生市场概况(1)中国医疗卫生消费支出概况2005-2009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逐年上升,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尤其2008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增长幅度达25.59%,我国用于医疗卫生的消费支出呈稳步增长态势。(2)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概况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随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近10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利润率年平均增速超过10%。企业数量增加很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
19、 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超过1.3 万家,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长江三角、渤海湾和珠江三角三个集中的产业区域,对外贸易额逐年提高,在高端产品的一些技术领域也有所突破。2006-2009 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生产、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效益继续增长,出口稳定增长,整体效益情况良好,同比增长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据行业协会估算,2009 年中国医疗器械全行业的销售收入已超过2300 亿元,利润总额超过250 亿元。2、 国内植入医疗器械市场情况(1)国内植入医疗器械行业概况外科植入物是医疗器械产业中重要的产品门类,植入医疗器械是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科疾病最有效的
20、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植入医疗器械已进入快速发展期,2006 年国内植入医疗器械总产值约为200 亿元,2009 年国内植入医疗器械总产值已达到400 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据行业协会估算,未来10 年内我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将达到每年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植入医疗器械市场。随着我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企业已基本上能生产低端和部分中端植入器械,并在生物相容性新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产品整体水平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三级医院的中、高端器械市场基本为跨国企业所抢占。(2)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使用概况植入医疗器械
21、最主要的用户是医院及整形美容院,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国力的增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医院数量及三级甲等医院数量增长如下:2005-2009 年我国医院总数及三级甲等医院数量整体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公布的2009 年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9 年末,全国卫生机构总数(含村卫生室)91.7 万个,比2008 年增加2.5 万个。其中:医院20291 个,按医院等级统计三级医院1233 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765 个)。三级甲等医院是植入医疗器械的主要使用机构,等级较高的医院数量不断增加表明我国在高等级手术的执行能力上也逐渐增强,这使得国内植入医疗器械的需求保持增长。根据
22、36 个城市和78 个农村县疾病死因统计,2009 年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病在危害居民健康和致死率中排名靠前,植入医疗器械在这几类疾病当中应用都非常广泛。此外,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整形的需求迅速增长,各种医学美容整形机构数量也迅速增长,几乎每所医院都设有医学美容整形外科,还有众多私营美容整形诊所,医学美容市场潜力巨大。其中美容外科对于植入医疗器械的需求逐年稳定增长,未来这一市场将是植入医疗器械增长的重要领域。(3)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随着国内植入医疗器械行业规模的整体增长,行业利润也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
23、但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水平不及行业规模增长水平,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国内植入医疗企业产能扩大,促使国内供应量增加,竞争出现加剧;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进步,原有产品替代速度加快,企业需要加大研发费用投入,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四、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1、行业技术发展现状(1)生物医学材料发展现状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疾病、创伤所造成的机体某些组织、器官的缺损以及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其后果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威胁生命,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工程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在
24、组织器官的替代与更换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逐渐出现了一批人工器官来替代无法治愈的病变器官。但这些人工器官只能起到功能替代的作用,无法诱导自体器官和组织的再生。修复再生因疾病、创伤导致缺损或功能障碍的组织器官一直是人类追求和渴望攻克的医学高峰。目前,替代型的人工器官的主要制造材料是常规生物医学材料,它的种类很多,按照材料属性主要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醋、聚醋、聚乳酸、聚乙醇酸、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及其他医用合成塑料和橡胶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胶原、丝蛋白、纤维素、壳聚糖等)、金属与合金材料(如钛金属及其合金等)、无机材料(生物活性陶瓷,羟基磷灰石等)、复合材料(碳纤维聚合物、玻璃纤维聚合
25、物等)。其中,合成生物材料和合金材料由于稳定性高、力学性能好而被广泛用于制造替代型人工器官。但此类合成材料的结构及组成均与人体组织相差甚远,构造形状和缺损部位的形状难以一致,植入人体后无法与人体组织融合,只能在短期内起到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生物医学材料研究领域的方向之一是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再生医学材料的研究,并利用该类材料研发出可再生和重建有生命的组织和器官的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产品。(2)国内外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产品发展现状再生医学材料属于新一代生物材料,性能要求比传统生物医学材料更高,以该材料开发的产品具有原位诱导组织及器官再生的特点。这类材料要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在植入原位粘附并征
26、集机体自我修复机制释放的生长因子及种子细胞,诱导其定向分化为相关细胞,再分裂、迁移和增殖,诱导组织再生。此外,再生医学材料还需具有良好的力学顺应性及降解顺应性,能替代病变组织或器官的基本功能,并最终再生出缺损的组织与器官。研究表明,具有与人体组织或器官相似成分和结构的动物组织是目前最理想的再生医学材料的原料。近年来,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细胞外基质材料作为再生医学材料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例如美国Lifecell Corporation 及Cook Biotech Incorporated 的脱细胞基质膜性组织材料均已有超过100 万例的临床应用,且在持续快速增长当中。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27、一般生物医学材料要求达到以下性能:首先应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其次要耐生物老化,即对长期植入的材料,其生物稳定性要好,对于暂时植入的材料,要求在确定时间内降解为可被人体吸收或代谢的无毒单体或片断;再者,还要求有稳定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易于加工成型。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是医用植入器械的发展趋势。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由于用于诱导人体组织的再生,研究的重点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更好组织相容性、稳定性、力学顺应性和诱导活性的生物医用材料,主要的技术发展趋势是:(1)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效去除免疫原性:除脱细胞外,研究和应用其它能进一步降低动物组织免疫原性的有效方
28、法,使材料更容易被人体接受。(2)增强力学顺应性,满足不同的临床应用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要求。(3)提高生物稳定性及降解顺应性,达到组织生长速度与材料降解速度的合理匹配。(4)利用材料表面修饰等技术加强材料的诱导活性,有利于组织的生长和重塑。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行业格局,行业进入的壁垒比前期显著提高,主要有以下方面:1、资金准入障碍与普通医疗器械相比,植入医疗器械属于高端产品,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注册申报、审批时间长。从产品研发出来到获准批量生产投入市场需要经过两至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加上前期的
29、研究阶段,设备投入、人工成本等也比较大,这对于企业资金实力要求很高,因此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若想进入本行业会存在很大的障碍。同时,尽管植入医疗器械技术周期很长,但为确保企业在行业内的持续竞争优势,仍需要不断对工艺技术、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进行高强度投入。后续资金投入不足或到位迟缓,都可能对企业经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市场准入障碍进入医疗器械行业从生产、经营、产品注册、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审批或受到监督,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受监管较强的行业。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下细分行业,必然受到国家医疗器械行业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其中植入医疗器械属于第三类器械,监管
30、最为严格。生产企业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产品必须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产品注册证书后才可上市。同时,部分省市针对流通使用环节出台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如上海市“植入性医疗器械全程追溯监管系统”已经开始全面推广应用;济南市在2008 年底公布了济南市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严厉禁止有关医疗单位重复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2009 年4 月秦皇岛市食药监局出台了秦皇岛市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规定(试行),全面加强了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全程监管力度,特别是对该类器械异地经营、医疗机构采购验收等环节加大规范和监管力度。未来我国植入医
31、疗器械行业的标准及规范将越来越完善,市场准入门槛也将随之进一步提高。3、技术与人才障碍我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水平整体较落后,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体现在技术基础薄弱,原创技术、核心技术匮乏,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产业化水平上。我国基础研究多数由大学执行,技术与产业化生产脱节已成为普遍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的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家国家级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均为企业,分别为冠昊生物的“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山东威高集团的“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同时产品能够直接面对市场实现产业化。技术创新需要专业人才,我国植入医疗器械领
32、域的人才缺乏也是产业技术发展缓慢的一大因素,植入医疗器械的生产必须有稳定的技术团队做支撑;同时,销售人员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和产品性能、使用等多方面知识,这些人才也难以在短期内培养。4、其他障碍市场渠道障碍: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的维护需要大量的高利润空间产品作为支撑;医疗卫生系统的招标项目条件一般设置较高,需要多年良好的经营业绩和产品质量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新进入者难以进入招标市场。品牌障碍:医疗器械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对品牌尤其关注,优质产品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是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六、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
33、利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由于医疗器械是我国提高整体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研究投入大、时间长,因此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尤其在高端生物技术研发领域一贯给予大力支持。植入医疗器械是目前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国外企业占据了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大部分市场,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产品和技术相对落后。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相继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高技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均明确要求对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医疗器械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2007 年10 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
34、关于请组织申报2007 年第二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通知,其中“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要求申报的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依托单位将获得国家配套发展资金支持,同时可享受进口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目前我国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如下表:(2)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扩张势在必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国内植入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多数是在上世纪90 年代后期成立,规模较小,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国内植
35、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产能无法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为了更好的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和抓住机遇,植入医疗器械的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势在必行。(3)中国正逐步融入全球医疗器械产业链近年来,医疗器械跨国公司相继在中国加大产业投资;金融资本活跃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越来越多的欧美中小型医疗器械生产商关注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审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成长与国际化路径,通常最初以代理国外产品为主,再用逐步积累的资金投入生产与研发,之后争取资本的注资以实现迅速发展。近年来,比较有资质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均积极进行海外注册与产品外销,甚至进行境外的资本运作,收购能在技术或网络上形成互补的境外公司。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融
36、入全球产业链,我国将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2、不利因素(1)创新投入不够,技术研发能力差现代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的开发研究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在美国,对医疗器械的研发投入/销售额的比率排在本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上个世纪末一直在10%左右。而我国对医疗器械的投入不到1%,植入医疗器械的投入更低,无法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这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器械快速发展的瓶颈。很多企业无力投入创新研发,企业几乎无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往往处于低水平重复生产状态。(2)企业规模小我国植入医疗器械成立时间短,企业规模小,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小。全国近90%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无力聘请专业技术人
37、员,且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很难在市场上形成规模经营。(3)商业模式不清晰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发展战略与运营管理方面存在商业模式不清晰、盲目扩张、资源利用效率低、运营体系和流程管理滞后等问题,导致我国目前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尚无法与外资企业抗衡。七、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1、行业周期分析(1)行业的周期波动性植入医疗器械的消费主要是与居民对外科手术的必需性直接相关,不与居民收入等指标有直接关系;同时植入医疗器械行业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新产品推出及优质服务为行业发展的撬动点,经济的周期变动,不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植
38、入医疗器械行业周期性不明显。(2)行业产品生命周期国内金属及高分子合成的非生物型材料在20 世纪末至21 世纪初,经过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多的产品体系,该类植入医疗器械已经进入成长稳定期;而国内生物植入医疗器械,在2004 年开始逐步兴起后,才开始逐步被业界所重视,到2008 年中国生物植入医疗器械行业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预计到2011或2012 年生物植入医疗器械增速可能减慢,但产品仍将处于成长期。下图为不同材质植入医疗器械生命周期分析:_2、行业的区域性从地域性结构特征上看,国内植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江苏等经济、技术相对较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人才集中、等级较高
39、的医疗机构数量多等特点,这也使处于集群化区域内的企业,在竞争上要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同时由于集群化,也使得这类企业在原料采购、物流配送等方面,具有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八、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1、行业产业链概述植入医疗器械的上游原材料主要有金属及合金材料、生物陶瓷、高分子材料及天然生物材料等,而生物型植入医疗器械的上游原料为天然生物材料。植入医疗器械的下游市场主要集中在医院和美容院,具体来说集中在医院的神经外科、妇科、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以及美容院等机构。生物植入医疗器械产业链图示如下:2、上游原料产业分析应用在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天然生物材料多数来源于动物组织,主要是膜、筋腱、心包、
40、血管、骨头等非主要食用组织。目前该类天然生物材料用于植入型医疗器械领域还并不十分广泛,与金属、高分子合成材料相比只是很小的部分,且国内外并未形成广泛的市场应用,因此天然生物材料的供给及价格变动对于行业的影响非常小。而随着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生物型植入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会提高猪、牛的价值,促进猪、牛养殖业的发展,改善养殖农民的生活。3、下游产业分析植入医疗器械最主要的下游用户是医院及整形美容院,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国力的增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医院总数及三级甲等医院数量整体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其中三级甲等医院是植入医疗器械的主要使用机构,等级较高的医院数量不断增加表明我国在高等级手术的执行能
41、力上也逐渐增强,如神经外科手术、心脏手术等,这使得国内植入医疗器械的需求保持增长。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整形的需求迅速增长,各种医学美容整形机构数量也迅速增长,几乎每所医院都设有医学美容整形外科,还有众多私营美容整形诊所,医学美容市场潜力巨大。其中美容外科对于植入医疗器械的需求逐年稳定增长,未来这一市场将是植入医疗器械增长的重要领域。九、行业中的竞争情况1、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胸普外科修补膜市场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对全国三甲医院及部分二甲医院的调查,保守估计全国年颅脑手术量在26-40万例,全国年腹腔手术量超过65万例,且每年手术量都有一定比例增长。如果目前全部颅脑手术及腹
42、腔手术中,60%采用植入医疗器械(膜类)产品,保守计算颅脑修复膜市场潜在需求将超过5亿元,腹腔修复膜市场潜在需求将超过8亿元,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时必须切开硬脑膜,硬脑膜修补材料对于重建硬脑膜完整性,保护脑组织,防止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膨出、癫痫等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过去在硬脑膜缺损修复方面,多尽可能利用自体材料,但因组织的提取需要另外附加手术,同时对于缺乏自体材料的患者往往不作修补。随着经济的发展,患者对术后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人工硬脑膜修复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另外,近几年由于脑外伤增多,开颅手术量增长,也增加了人工硬脑膜修复材料的市场需求。预计国内颅脑修复膜市场未来将保持2
43、0%的年增长率。胸普外科修补膜适用于胸壁缺损修补及重建,食管胃吻合口包埋、支气管残端包埋、膈肌缺损修补重建、内脏包膜缺损修补;也适用于组织的固定、包埋、防渗、防痿、防疝以及缺损组织的修补重建。目前,国内胸腹腔修复膜产品市场主要依赖于进口,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企业开发产品的时间较短。国内膜类植入医疗器械企业已意识到胸腹腔修复膜巨大的市场,开始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2、无菌生物护创膜市场无菌生物护创膜主要用于烧伤、外伤、难愈性创面等的预防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具体情况如下: 烧伤:据统计,在美国每年百万人中约有1万人烧伤,丹麦每年百万人员烧伤发生数约为4,140例1。在欧美发达国家,深度
44、烧烫伤病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使烧烫伤等劳动安全事故增加,从而对烧烫伤创面修复材料的需求更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显示,烧伤在我国年发病率达人群的2%,其中5%的病人需住院治疗。据此估算,国内每年有不同程度的烧烫伤患者达2,800万人,其中伤势严重的患者达140万人。 外伤:卫生部2007发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中显示,我国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两亿人次,因伤害死亡人数70万至75万人。估算每年因此需要就医的伤害约6,200万人次,占全年居民患病需要就诊总人次数的4%,每年因伤害引起的直接医疗费达650亿元。 难愈性创面:据国际糖尿病联
45、盟报告显示(Diabetes Atlas,2007),全球糖尿病患者2007年已达2.46亿。同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也达到3,980万,预计202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将达到5,930万。根据中华医学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统计,有高达5%-10%糖尿病人会并发糖尿病足。据此估算,全国至少有200万以上的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再加上其他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国内难愈合创面的医疗市场巨大。 国内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概况2近年来,我国医用敷料行业规模快速增长。2007年国内医用敷料行业销售收入为213.90亿元,20032007年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6.34%。2008年,行业销售收入达256.69亿元。同时,医用敷料出口也保持稳定增长,出口额从2003年的12.61亿美元增长至2008年的31.1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80%。尤其在2008年,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出口额同比增长29.40%,为近年来最高。在未来5年内,我国医用敷料产品市场规模将会继续快速增长,医用敷料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会超过30%,而新型医用敷料普及进程将加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