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法施工,施工中需要了解隧道的各种动态信息.doc
《新奥法施工,施工中需要了解隧道的各种动态信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奥法施工,施工中需要了解隧道的各种动态信息.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铁路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中需要了解隧道的各种动态信息,以便对原有设计和施工方法进行修正,试对该隧道的量测方案进行设计(包括量测目的、量测项目、量测仪器和手段、测点布置、量测频率以及如何根据量测数据进行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判断等)。(100分)(一)、监测意义及目的监控量测测工作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眼睛,不但可以为隧道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确保施工的安全,还可为隧道设计理论的发展积累经验,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施工现场监测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为评价和修改初期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通过信息反馈及预测预报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
2、施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和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科研项目提供第一手的信息,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浅埋大跨双连拱隧道的修建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积累资料,为今后的设计提供类比依据等。(二)、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隧道施工图设计中有关监测项目的设计,监测内容分为必测和选测两种: 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l 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描述l 净空收敛l 拱顶下沉l 隧道地表下沉l 锚杆拉拔力 选测项目围岩内部位移(原洞内埋设,为提高埋设质量,拟多投入费用,改为地表埋设)l 围岩内部位移(地表埋设)l 接触压力(围岩和初衬,初衬
3、与二衬)l 钢拱架压力(或钢格栅支撑内力)l 衬砌内力l 锚杆轴力(内力)l 中墙内力l 拱与中墙的相对变位l 衬砌裂缝l 边坡稳定监测l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选定其他的项目如地质预报等等 断面布置监测断面分两种:一般性监测断面;代表性监测主断面。一般性监测断面和代表性监测断面布设于正洞内。一般性监测断面的主要监测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和隧道施工图中规定的必测项目。代表性监测断面,主要监测项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和隧道施工图中规定的必测和选测项目,代表性监测断面布置在隧道进出洞口、断层破碎带内及其与砂岩交接
4、部位。 测点布置表1 各监测项目的监测仪器和测点布置原则序号监测项目仪器设备测点布设原则1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描述地质罗盘,数码相机按地质及支护状况布置2净空收敛坑道收敛计 BJSD-2型激光隧道限界检测仪上、下行线正洞每断面各布设6条3拱顶下沉高精度全站仪 BJSD-2型激光隧道限界检测仪上、下行线正洞每断面布各设3点,共6点。布设位置为拱顶中央及中央两侧各2m4地表下沉全站仪每条测线布设9点5锚杆抗拉拔力锚杆拉拔计每个断面至少测3根锚杆6围岩内部位移(洞内埋设,拟改为地表埋设)多点位移计上、下行线正洞每断面各布设1条。每条各4个测点7围岩内部位移(地表埋设)多点位移计中导洞及上、下行线正洞每
5、断面顶部各布设1条。每条各4个测点。8接触压力(围岩与初衬间,初衬与二衬间仰拱压力盒、频率计上、下行线正洞每断面各布设4点。两种接触压力共14和8点9钢拱架压(应)力轴力计(钢应变计)、频率计上、下行线每断面各布设4点。共8点10衬砌内力钢筋应力计(应变计) 、频率计上、下行线每断面各布设7点,其中仰拱各3点。共14点11锚杆轴(内)力锚杆轴力计(钢筋应力计)、频率计上、下行线每断面各布设4条,共8条。每条各3个测点。12中墙内力钢筋应力计(应变计)、频率计布置4点13拱与中墙的相对变位测缝计、频率计根据具体情况布设14中墙或衬砌裂缝测缝计及简易测缝计、频率计根据裂缝情况布设布置如图:(四)、
6、监测频率及监测进度计划安排 监测频率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各监测项目的监测频度与监测次数如表2。表2 各监测项目的监测频度与监测次数洞内埋设项目115d16d1个月13个月大于3个月量测次数地表埋设项目L2B2BL5B监测频度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32次 注:L开挖面距量测断面的距离,B隧道开挖宽度。实际测量频率根据前两次测量情况而定。当观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观测频率;当达到报警指标或观测值变化速率加快或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加密观测。 监测进度监测安排根据工程进度而定,在隧道施工前进场,至地下工程施工完毕后两月结束。(五)、报警指标根据中华人民
7、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规定,隧道周边最大允许相对位移(指实测位移值于两测点间距离之比,或拱顶位移实测值与隧道宽度之比)为0.20%0.80%(具体数值会同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确定)。二衬施作则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监测警戒值也可由设计单位提出,经有关单位认可后执行。(三)监测方法及测点埋设(一)、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描述观察并描述隧道围岩地质、地下水情况,衬砌支护情况。 使
8、用仪器、材料、工具:地质罗盘、地质锤、钢卷尺、放大镜、秒表、手电、照相机或摄像机。(二)、净空收敛l 测点布设: 收敛量测是最基本的主要量测项目之一。与拱顶下沉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埋设测点时,先在测点处用人工挖孔或凿岩机开挖孔径为4080mm,深为25mm的孔。在孔中填满水泥砂浆后插入收敛预埋件,尽量使两预埋件轴线在基线方向上,并使预埋件销孔轴线处于铅垂位置,上好保护帽,待砂浆凝固后即可量测。l 量测。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或BJSD-2型激光隧道限界检测仪进行自动数据采集。(三)、拱顶下沉l 测点布设: 拱顶下沉主要用于确认围岩的稳定性。在每个量测断面的拱顶中心埋设一自制的钢筋预埋件。埋设前,先用小
9、型钻机在待测部位成孔,然后将预埋件放入,并用混凝土填塞,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量测。l 量测。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或BJSD-2型激光隧道限界检测仪进行自动数据采集。(四)、地表下沉 基点布设:埋设在隧道开挖纵横向各(35)倍洞径外的区域,埋设5个基点,以便互相校核,参照标准水准点埋设,所有基点应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原始高程。 测点布设:在测点位置挖长、宽、深均为200mm的坑,然后放入地表测点预埋件(自制),测点一般采用2030mm、200300mm的平圆头钢筋制成。测点四周用砼填实,待砼固结后即可量测。 量测: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观测。要求a)观测应在仪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且避免在测站和标尺有振动
10、时进行;b)尽量选择在每一天同一时间内进行观测;观测坚持四固定原则,即:施测人员固定,测站位置固定,测量延续时间固定,施测顺序固定,且应每隔30天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基点与水准点的联测,其误差不得超过0.5mm(n为测站数)。 数据简要分析:可绘制时间-位移与距离位移图,曲线正常则说明位移随施工的进行渐趋稳定。如果出现反常,出现反弯点,说明地表下沉出现点骤增加现象,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五)、锚杆拉拔力试验操作程序 使用前,在具有一定资质的实验室对仪器进行标定; 测试前,现场加工一块铁(或钢)垫板,中间孔径不小于锚杆直径,一侧带有凹槽,凹槽长、宽及厚度稍大于锚杆垫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奥法 施工 需要 了解 隧道 各种 动态 信息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0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