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血脂治疗指南.doc
《调血脂治疗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血脂治疗指南.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调血脂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5月第35卷第5期上,它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内分泌学分会、临床检验学分会以及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血脂异常防治委员会共同制订的。一、制订指南的背景1997年中华医学会发布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自1997年至2007年这十年期间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群中血脂异常的发病率增高, 2006年的调查显示我国血脂异常人群已达到1.6亿。随着血脂升高,我国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但有一点与国外尤其是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不同,即在国外以动脉
2、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脑卒中,而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冠心病发病率的两倍。此外,在医务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所进行的调查表明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对于血脂异常的认识并不充分,我国对血脂异常的治疗率和血脂异常治疗以后的达标率仍很低。这十年中我国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得了随访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故得到了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关系的经验,同时借鉴了国际上近十年来血脂异常防治方面的经验,所有这些提供了制订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有利条件。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出版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二、制订指南的指导思想 作为我国当代的治疗指南,它首先要结合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特点
3、,制订适合国情的调整策略。我国人群的血脂异常和欧美国家有所不同,我国人群中总胆固醇的水平低于欧美国家。此外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也有自身的特点。其次,要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作为制订防治指南的依据,同时吸取国际上血脂异常防治的经验,原则上与国际指南一致,但具体上上有别于国际指南,有我国的特色。三、指南的内容(一)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其他类脂如磷脂的总称。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都是疏水性物质,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到组织进行脂代谢。 右图为极低密度脂蛋白的示意图,可看出此脂蛋白是一个球形复合物,核心部分是疏水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外
4、壳部分是可溶于水的胆固醇脂和磷脂,此外在它们的表面有载脂蛋白。在这个脂蛋白的结构中载脂蛋白C占了载脂蛋白的主要部分。如图所示,可通过超速离心法对脂蛋白进行分类。乳糜微粒所含的甘油三酯最多,所以它的体积最大、密度最小。随着甘油三酯的减少及胆固醇的增加,脂蛋白的密度逐渐地加大,体积也逐渐地减小。依次可以看到,体积最大的是乳糜微粒,然后是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二)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血脂的检测项目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临床基本检测项目,即临床上常用的一些检测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 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甘油三酯(TG 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
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项。而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和LP(a)这三项属于研究项目,临床所用不多。在上述四项临床基本检测项目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尤其是最近几年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取代了总胆固醇这个指标,而作为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评估的指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是一个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的指标。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两者之间的关系由 动物实验、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研究、临床上冠心病及其他AS疾病患者的血脂检测、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大
6、规模临床降脂治疗试验结果证实。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必备因素,由上述示意图可看出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且内皮功能受损时,低密度脂蛋白穿过内皮进入血管壁的一个基层组织,之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组织中被氧化修饰,进一步被进入血管壁组织的单核细胞即巨噬细胞吞噬,之后巨噬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随着进入血管壁组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多,泡沫细胞也不断地增多、聚集,便形成一个核心,当泡沫细胞死亡时可释放出一些代谢物,同时释放一些活性物质,刺激血管平滑肌移行、增殖、纤维化,形成的纤维帽可覆盖在泡沫细胞所形成的质子的核心之上,于是便在血管壁的组织中形成
7、一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此可见低密度脂蛋白和单核巨噬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需的条件。(三)血脂异常的分类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的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的升高,通常叫做高脂血症。在临床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高脂血症分类归纳起来有四种,其中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分类、临床分型、根据脂蛋白的分型以及根据基因的分型。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如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也可引起血脂的升高,如大量使用利尿剂、大量使用受体阻滞剂或者是糖皮质激素也可引起一过性的血脂升高。这些情况都是继发性的高脂
8、血症。临床上的血脂异常在排除了继发性的高脂血症之后都可以诊断为是原发性高脂血症。在原发性的高脂血症之中,有一部分是先天性基因缺陷所造成,如家族性的高胆固醇血症。血脂异常临床分型是日常医疗工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分型,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增高)、混合型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临床上这四种类型与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基因表型有所对应,具体如上图所示。(四)血脂异常的检测血脂异常主要靠临床医疗工作来发现,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指南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五年测量一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9、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到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该在入院的当时或者是在入院24小时之内即刻地检测血脂。血脂检查也有一些重点对象。第一类是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第二是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以及吸烟的患者;第三类是有冠心病或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直系亲属当中有早发或者早病死者,早发病即男性在50岁以前发病;第四类是有皮肤黄色素瘤的患者;第五是有家族性高脂血症的人;第六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血脂检测。指南把我国人群的血脂的水平分成了四个层次。第一个
10、是合适的范围,可看出合适的范围是指总胆固醇小于5.18mmol/L,即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3.37 mmol/L,甘油三酯小于1.76 mmol/L。第二个层次称为边缘升高,指总胆固醇在5.18至6.19 mmol/L之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37至4.14 mmol/L之间,甘油三酯在1.7至2.26 mmol/L之间。第三个层次即是血脂升高,如果总胆固醇大于等于6.19mmol/L,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等于4.14mmol/L,即为总胆固醇升高,如果甘油三酯大于2.26mmol/L,则为甘油三酯升高。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04mmol/L,则为低高密度脂
11、蛋白血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正在升高,指南把这种缺血性心血管病定义为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因为冠心病是缺血性的心脏病,而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缺血性的脑血管病,这些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检测的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已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却明显上升,这一调查也提示了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的心脏病和缺血性的脑血管病发病率确实有所升高。在我国进行的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表明,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胆固醇的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上图所示为1
12、984年至1999年15年间北京人群总胆固醇水平的情况,可见男性总胆固醇水平自1984年的4.3mmol/L升高至1999年的5.33mmol/L,升高了24%,在女性中升高的比例同为24%。上图用IMPACT Model分析方法分析1984年至1999年北京市冠心病死亡率的变化,可以看到冠心病的死亡增加了1822例。同时进行了冠心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可以看到随着冠心病死亡率的增加,在危险因素的增加方面,胆固醇的升高占77%,其次是糖尿病、吸烟体质指数的升高。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对于冠心病死亡风险的增加占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可见,胆固醇的升高对于促进冠心病的死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总胆
13、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异常的防治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非常重要。(五)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估1.心血管病综合危险评估的必要性指南指出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所导致同一种疾病的危险总和,即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了个体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另外一方面是指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本指南指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总和,我国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主要包含两种疾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的发病率是冠心病发病率的两倍,这与国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仅仅是以冠心病发病为主这种特点有所不同。全面评价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的必要前
14、提。只有对患者的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进行合适的评估,才能够明确对于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的强度及治疗的目标值。我国随访资料表明,高血压的致病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危险因素,这个特点和西方国家不同。2.相关名词 在危险因素的评估中有一些名词如冠心病及其等危症,稳定型冠心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有客观证据的隐匿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以及冠脉介入治疗之后和冠脉搭桥治疗之后的患者。冠心病等危症包括有临床表现的冠脉以外的动脉粥样硬化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糖尿病、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或者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同时他合并大于等于三项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我国血脂指南认为极高危人群是指缺血性
15、心血管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症或糖尿病的患者,而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ATP的极高危人群是指心血管病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特别是糖尿病)、严重及未得到很好控制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长期吸烟)、代谢综合症的多重危险因素(尤其TG200mg/dL+非HDL-C 130mg/dL,伴HDL-C120U/L),随访病人并进行复查,如仍持续高于此值且无其他原因可供解释,需停用他汀类药物;慢性肝病、NAFLD/NASH以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安全的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另据研究表明,伴有肝酶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丙肝、肝硬化、肝移植和肝癌患者应用他汀的证据显示,这些患者能从他汀治疗中获益,同时未增加不良事件风险。(二)对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脂 治疗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9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