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优秀教案).doc
《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优秀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课程改革初中生物教学优秀课评比教案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第1课时)地点:镇江市江南学校时间:2005、12、8执教:张 琴课程标准: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并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标准解读: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这一节属于标准10大题中的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主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人从环境中能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理解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通过探究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生物学素养。教材分析:本课题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第
2、3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与食物” 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第1课时。教材以图片及文字内容直接呈现了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图片和文字信息,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通过探究能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喜欢动手实践。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课件、视屏、探究实验,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 质疑的模式,并结合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
3、生实验的观察、操作能力。2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小肠结构的观察活动,理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培养学生关爱牙齿,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拥有良好的身体打下基础。3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设计思路:在本节课中,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则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那么课堂既要有知识性还要有趣味性,在设计
4、教学时,首先从学生感兴趣吃的视屏引入课题,把整节课分为两大块:一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二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第一块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然后再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学生亲手拖动消化系统的各器官图片完成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第二块内容主要抓住三大器官(口腔、胃、小肠 ),口腔用一个比喻和几则广告解决、胃通过一个谜语引入、小肠 通过一个探究实验和一段视屏 辅助。这样安排,学生应该很乐于参与,还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关爱别人,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CAI:有关食物的录像片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食物 消化吸收 优秀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99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