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2).ppt
《病毒性肝炎(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肝炎(2).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 毒 性 肝 炎Viral hepatitis,2006年被聘为高等医学院校规范教材五年制第七版传染病学编委。,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规范教材传染病学回顾、现状与展望编委。,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科学网哈医附院李用国:病毒感染干细胞是乙肝慢性化重要原因,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在线,病毒感染干细胞是乙肝慢性化重要原因,最新肝病论文-中华爱肝网,病毒感染干细胞是乙肝慢性化重要原因-医界动态-乙肝论坛-肝宝宝乙肝.,病毒感染干细胞是乙肝慢性化重要原因-医界动态-乙肝论坛-肝宝.,欢迎光临宁波市医药行业协会,中国临床药学网-信息显示,病毒感染干细胞是乙肝慢性化重要原因,中国食品药品网,2、科研课题与经费承担
2、 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BV宫内感染对于造血干细胞的影响新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毒变异和发病机制探索 科研经费充足,在国内同学科中处于前列,能满足科研需要。,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危害极大,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2亿 10%,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万,每年近 30万 人死于肝炎或肝癌,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内容,肝炎总论及病因分类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特征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定诊断与鉴别诊断治 疗预 防,肝炎总论及病因分类,转氨酶升高患肝炎需要隔离,?,?,肝炎,是指一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炎症病变。其病因复杂多样:,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临床十分常见药
3、物性肝炎:抗痨或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其他病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肝结核等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化学物中毒:四氯化碳、二甲苯、二恶英等其他:肝脏缺血、胆道疾患、多脏衰等,-确定的 嗜肝病毒,A,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Virus,肠道传播,肠道外传播,F,TTV?其它,E,NANB,B,D,C,病毒性肝炎-背景,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特征,一、甲型病毒性肝炎,甲 肝,HAV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病毒形态:,1973年,Feinstone等采用免疫电镜首次观察到该病毒。,病毒直径27 nm,无囊膜,为正20面体球形颗粒,(一)病原学,甲 肝,HAV体外抵抗力较强,低
4、温下可长期存活,HAV 传染性高于 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100 加热 5 分钟可使病毒灭活,抵抗力:,病毒分型和抗原抗体系统:,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甲 肝,(二)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强,急性黄疸型患者,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发病后34周,基本无传染性,甲 肝,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腔摄入而感染,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临床较多见,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蚶、蛤蛎、牡蛎等水产品最易
5、引起,易感人群及免疫力,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感染后免疫力持久,我国40岁以上成人90%98%抗HAV-IgG阳性,6个月以内婴儿,母 亲,抗 体,甲 肝,(三)发病机理,以往认为HAV对肝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目前观点:,HAV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以宿主免疫反应为主。,甲 肝,(四)临床特点,1.潜伏期:26周,2.流行季节,各型病毒性肝炎散发病例均无明显季节性。,甲肝、戊肝的暴发流行多见与秋冬季节或雨 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3.临床特点,HAV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临床病例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甲肝预后良好,甲 肝,(五)预 后,无慢性化倾向,无演化成肝癌的危险,发生肝衰竭者罕见,二、乙型病
6、毒性肝炎,乙 肝,(一)病原学,HBV属 嗜肝DNA病毒,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HBsAg,HBcAg,HBV DNA,DNAP,(外膜蛋白),(核衣壳蛋白),乙 肝,2.HBV基因组结构,乙 肝,pre-S1 pre-S1蛋白pre-S2 pre-S2蛋白S HBsAgpre-C HBeAgC HBcAgP DNAPX HBxAg,编码,HBsAg,pre-S2,pre-S1,2、HBV的抗原-抗体系统(1)HBsAg与抗-HBs HBsAg是HBV存在的间接指标,存在于各种分泌物和体液中。抗-HBs是保护性抗体,在疾病的恢复期出现
7、。(2)HBcAg与抗-HBc HBcAg:HBV复制的指标,主要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内。抗-HBc:HBV感染的标记。IgM型抗体:有鉴别诊断意义。IgG型抗体:保持多年,过去感染的标志。(3)HBeAg与抗-HBe HBeAg:HBV活动、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前C区变异时HBeAg阴性,而HBV仍在活动复制。抗-HBe:是感染的指标。,3.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乙 肝,(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乙 肝,2.传播途径:,水平传播,最主要是注射或粘膜接触,性传播:不少见。,密切接触:有可能,饮食传播:可能性较小。,乙 肝,垂直传播,主要途径:
8、围产期(新生儿皮肤、粘膜 有破损而接触母血)和产后密切接触,经胎盘及生殖细胞传播:有可能,医源性传播,输血或注射器、血透机、内窥镜等消 毒不严格,我国HBV感染的主要模式,乙 肝,3.易感人群,(1)感染者年龄高峰:低发病区:2040岁,高发病区:48岁,(2)男女感染率相近,但发病者男多于女,(3)感染时年龄 越小,越易形成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耐受),(4)感染后对相同HBsAg亚型的HBV再感染有持久 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的保护力不完全。,HBsAg envelopes,Partially double-stranded DNA,A(n),Infectious HBV virion,(
9、-)-DNA,Infectious HBV virion,mRNA,cccDNA,DNA pol,RT,Encapsidated pregenomic mRNA,(三)发病机理,1.Replication cycle for HBV,HBV DNA,cccDNA,前基因组RNA,乙 肝,2.HBV损伤肝细胞的机理,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HBV本身无细胞 致病性,肝硬化,肝癌,死亡,急性感染,慢性乙型肝炎,(四)临床特点,1.潜伏期:26个月,2.HBV感染的自然史,乙 肝,乙 肝,慢性HBsAg携带者:无临床症状,HBeAg亦可 阳性。大部分肝组织有病理变化。,(五)预 后,婴幼儿期感染
10、:近90%转为慢性,成年人感染:85%以上可痊愈,10%左右转为慢性,慢性乙肝,肝硬化,肝 癌,10%,10%,“三部曲”,三、丙型病毒性肝炎,丙 肝,丙肝是经济发达国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一)病原学,HCV是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病毒,原称“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Chiron公司利用逆转录酶随机引物从受染的黑猩猩血清中成功克隆出与HCV RNA互补的cDNA。,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可能属黄病毒属,(二)流行病学,丙 肝,1.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HCV携带者,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输血、血透、注射、针刺等,其他:性传播
11、、垂直传播,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丙 肝,(三)发病机理,与乙肝类似,也以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四)临床特点,潜伏期:226周,平均8周,特 点,隐性感染者及慢性无症状HCV携带者多见,急性丙肝较少见,慢性丙肝表现酷似慢性乙肝,但起病较隐匿,临床症状及ALT升高水平较乙肝轻。,丙 肝,(五)预 后,HCV感染极易转为慢性,HCV感染慢性化率为40%50%,有报道高达87.5%,30%50%的慢性HCV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HCV感染者肝癌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乙肝,四、丁型病毒性肝炎,丁 肝,(一)病原学,HDV,又称因子。为单股负链RNA病毒。,HDV为缺
12、陷病毒,必须依赖嗜肝DNA病毒才能复制。,1.HDV形态:,直径:3537 nm,表面包裹HBsAg,核心为HDV RNA和 HDAg,丁 肝,(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HBV/HDV 携带者。,2.传播途径:同 HBV 我国似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3.易感人群,co-infction 未受HBV感染的人群,super-infection 已受HBV感染的人群,丁 肝,(三)发病机理,可能既有病毒的直接作用,也有宿主免疫反应介导,(四)临床表现及预后,HBV感染者混合或重叠感染HDV后,易加重病情,易慢性化,易演变为肝硬化,易发展为肝癌,戊 肝,五、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
13、,原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HEV为单股线状正链 RNA病毒,现暂归类于嵌杯病毒科。,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与甲肝类 似,不转为慢性。,抗-HEV:,抗HEV-IgM: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抗HEV-IgG:HEV感染后可长期存在,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戊 肝,临床特点,HEV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HAV低,发病无家庭 集聚现象;暴发流行较多见,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黄疸较深;,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老年人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五型肝炎病毒简要对照,HAV HBV HCV HDV HEV基 因 组 RNA DNA
14、 RNA RNA RNA传播途径 消化道 血液/体液 血液/体液 血液/体液 消化道慢性化否 否 是 是 是 否 血清学 抗HAV-IgM HBV M 抗-HCV HDAg 抗HEV-IgM 检测 抗HAV-IgG 抗HDV-IgM 抗HDV-IgG,病毒性肝炎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标准,急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分早、中、晚期,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一、急性病毒性肝炎,(一)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急性黄疸型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理表现基本相同,但后者相
15、对较轻。,病理特点:肝细胞坏死不严重,以肝细胞水肿、气球 样变和嗜酸性变性为特点,可有点状坏死和灶性坏死。,黄疸型者可有毛细胆管扩张或含胆栓。,急性肝炎组织观,A:肝细胞嗜酸性变,B:Kupffer细胞,(二)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病原体:HAV和HEV多见(发热、黄疸亦多见)HBV、HCV和HDV较少见,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自然病程23个月,急性肝炎,1.急性黄疸型肝炎(acute icteric hepatitis),特征:发热、乏力、纳差、厌油、黄疸及肝功异常,临床分三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急黄肝,各期主要表现,(1)黄疸前期,发热及上感样症状:热程多1周,乏力:全身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肝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9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