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XX市精准扶贫工作考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XX市精准扶贫工作考察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新XX市精准扶贫工作考察报告为借鉴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5月14日,区委副书记、区长*率领副区长*和区扶贫移民局、区直工委、区农业局主要负责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和百色市扶贫办相关同志陪同下,赴百色市田东县、田阳县、平果县等地学习考察。一、百色市概况百色市辖12个县(区)135个乡(镇、街道),总人口400万人。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中,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之一,有9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个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区,1个脱贫县,506个扶贫开发整
2、村推进重点村。2011年,全市贫困人口169.5万人,占全区1012万贫困人口的16.7%,贫困发生率48.95%,贫困人口绝对数和贫困发生率居广西首位。2014年底,累计减贫80万人,贫困人口下降到85.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44%,减幅23.51%,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300元提高到2014年的4300元。二、百色市精准扶贫工作成效(一)创建扶贫产业担保资金,为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解决融资难问题。2012年12月,在广西党委彭清华书记的倡议下,香港金利来集团公司曾宪梓先生向百色捐款1000万元港币支持百色扶贫事业。百色市对资金的使用问题非常重视,按照曾宪梓先
3、生提出此款要“可持续、带动性强、用于产业”的理念要求,创建了“曾宪梓产业扶贫专项担保资金”,为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经济合作组织提供产业发展担保,金融部门给予担保本金710倍的信贷投入,结合扶贫贴息贷款政策,通过国有福地金融公司按担保方式统一运作,把扶贫资金投入的“蛋糕”做大。同时,每年所取得的保费收益扣除一定的运行成本以后,用于资助“广西扶贫巾帼励志班”年度新生。通过这一平台,目前,已有五个县先后投入产业扶贫专项担保金,全市产业扶贫担保资金累计达2500万元,为扶贫龙头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撬动金融部门贷款投入2亿元,带动了1.4万户产业发展,每年带动贫困农民户增收达2000多元。全市现有扶贫龙头
4、企业34家,其中企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有8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二)创建“农金村办”,构建农村金融扶贫长效机制。“农金村办”是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金融服务室”,由村“两委”、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等人员组成,协助银行和保险公司提供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金融机构网点不足、人员短缺的问题。田东县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通过“三个创新、三个联动、四个结合”,以农村金融改革作为突破口,在全县8万多农户当中,全面开展农村金融信用村以及信用户等级评定工作,有效破解了农民贷款难、银行放贷难、农村支付结算难等农村金融服务“老大难”问题。截至2014年末,田东县通过“金融服务室”累计为4.7万农户办
5、理贷款达23亿元。(三)创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模式。百色市在开展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中,对有一定偿还能力的贫困户在住房建设贷款上给予贴息支持。田阳县在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搬迂工程中,采取易地搬迁、异地创业的方式,通过“就地集中安置、跨村安置、到县城安置”三种模式,将南部大石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耕地面积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的群众,逐步向河谷乡镇和县城搬迁。对符合生态搬迂对象的移民搬迁户,政府统一规划,群众自愿报名,整合部门资金完成“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建房以群众自筹为主,财政给予生态搬迁补贴,对农户住房建设缺口部分,再给予贴息扶持,起一层的住户,给予5万元三年内的贴息贷款,起两层农
6、户,给予8万元三年内的贴息贷款,充分调动了农户的搬迁积极性。如原来居住大石山区坡洪镇的双达村,有200多户农户,全部实现了整村搬迂。(四)创新党建扶贫模式。在开展扶贫工作中,百色市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这一党建扶贫模式,把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用扶贫开发的成果来检验党的建设工作成效,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主任彭清华亲自挂联田阳县那满镇露美村,投入95万元完善村级配套设施,完成村级活动场所“一场二栏六室八有”的建设标准;成立露美片区联合党委,设
7、立屯级党支部,集中深化提升“农家课堂”、“党员中心户”、农事村办”等田阳党建老品牌,推行“屯事联理”工作机制,探索扶贫易地搬迁与加快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子,完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子女就读政策和资助体系,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并在露美示范片区创建工作中发挥作用。(五)创新精准扶持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百色市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坚持自我发展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行村民自建,对产业扶贫项目,推行村两委竞选,群众实施,实行以奖代补。对项目实施较好的村给予村两委班子和农户给予奖励,如:凌云县一个项目奖给村两委奖2万元,西林县对当年
8、计划脱贫的贫困户,实行种养补助每户每年4000元,对验收达到脱贫标准的每村奖励50万元,每户奖励1000元。(六)创新精准帮扶方式,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扶贫的主动性。在开展帮扶活动中,百色市开展了十万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在全市实施“13515”和“32l”帮扶工程,即:1名市、县(区)四家班子领导干部带领3个单位,用5年的时间,定点帮1个贫困村,开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厅局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3户,处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2户,科级以下干部每人帮扶1户。“十二五”期间,全市506个贫困村,基本上每个贫困村都有一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三个以上单位定点帮扶,每户扶贫对象均
9、有一名干部结对帮扶。同时,还开展了邻里帮扶、“百企百村”帮扶、能人帮扶等活动,基本实现贫困农户帮扶全覆盖。(七)创新教育精准扶贫机制,实现贫困家庭子女学历教育应补尽补。百色市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扶贫”的同时,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软扶贫”来抓。市政府制定百色市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在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上,做到应补尽补,实现了教育资助政策和扶贫补助政策的无缝对接。2014年全市共有32183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优先享受教育资助政策,受资助金额3161.93万元,有7057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获得学历教育扶贫资金补助,补助金额2557.6万元。同时,抓
10、好两广扶贫协作职业教育项目,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以及特色产业项目实用技术培训等。(八)全面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建立扶贫信息管理体系。百色市市委书记表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不把扶贫信息队伍建立起来是不行的”。百色市全面完成扶贫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到县到乡到村到人精准动态管理机制。市、县(区)两级建立扶贫信息中心,乡镇设立扶贫信息站,村级设立扶贫信息员。与此同时,加强对县乡村扶贫工作指导力度,县级有扶贫工作队,乡镇成立扶贫办和扶贫工作组,落实工作人员2-3人,村级有扶贫工作队员,建立扶贫队伍统一管理和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扶贫工作的全面推进。(九)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市县两级财
11、政扶贫投入机制。除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支持以外,根据扶贫开发任务和财力情况,将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2016年一2020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扶贫生态移民市级配套和扶贫责任状目标奖励;国家扶贫重点县按照县级财政不低于上年度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20%用于本县扶贫开发工作;自治区级扶贫重点县和面上县每年县级财政安排不低于上年度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l0%用于本县(区)扶贫开发工作。国家扶贫重点县将90%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到贫困村,非国家扶贫重点县将8%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到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安排每个贫困村120万
12、元以上。同时,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按照自治区“四到县”制度,统筹整合扶贫资金和其他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十)明确时间节点,制定减贫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扣出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约占贫困人口的57%),测算出全市20152020年每年减贫的任务目标,倒排工期,逐年落实减贫目标责任,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县(区)与乡(镇、街道)、县直单位,乡(镇、街道)与村委会,定点帮扶单位与单位干部职工,干部职工与帮扶对象层层都要签订责任状,把脱贫任务和帮扶内容以及脱贫措施和考核分解落实到点到村到户到人。围绕扶贫对象实
13、施分类扶持,因村施法,因户施策,已经脱贫的要巩固发展,尚未脱贫的要加快解决,做到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确保精准脱贫。三、下步工作打算(一)区里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学习借鉴广西精准扶贫工作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研究推进*区精准扶贫的工作措施。(二)研究制定*区脱贫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力争到2018年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率达到90%以上。(三)逐年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强力整合资源。(四)加强基层扶贫队伍建设,在乡镇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专(兼)职扶贫作人员1-2名,同时贫困村设立1名扶贫信息员。(五)严格奖惩,层层签订责任书。对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乡、镇和部门予以表彰,对
14、工作开张落后的予以惩处。四、*精准扶贫工作具体措施百色市的精准扶贫工作成功经验可供我区学习借鉴。构建*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要通过建立既具体、细化,又全面、系统的工作制度,引导全区广大干部把群众当成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亲人,把群众的困难疾苦当成自己的痛,对贫困群众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做到真帮真扶;推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力量跳出部门界限、克服条块分割、突破区域限制,为群众的“致富梦”和“小康梦”携手努力、抱团攻坚,合力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同步小康步伐,早日过上美好生活。(一)梳辫子,建分类机制。要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人而异分类施策。一是成因精准。通过调查摸底,认真分析每户贫困户致
15、贫的主要原因,从因灾、因病、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发展资金等原因中列出12项主要原因。二是类别精准。通过分类,划分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贫困人口。其中,无劳动能力的纳入社会保障兜底,有劳动能力且有致富愿望的可通过发展产业、技术培训和改善基础设施实现脱贫。三是定策精准。根据分类情况,确定对不同对象的帮扶办法。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其余的安排相应的产业扶持、教育培训等内容和措施。(二)结对子,建驻村机制。安排结对时要求做到“三个精准”,确保每家每户全覆盖。一是结对单位精准。二是帮扶干部精准。帮扶单位整合单位内“非工作队员”的其他干部,共同参与结对
16、帮扶。采取“1+N”方式,实现户户有帮扶责任人,做到“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三是社会力量精准。注重利用试验区优势,争取更多社会力量支持贫困村发展。(三)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思路决定出路。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思路,一个好的规划,对于工作的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帮扶单位牵头为村里制定扶贫工作规划。在具体制定规划的工作中,做到“四个精准”。一是目标精准。要求紧扣稳定脱贫的总目标,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各项扶贫目标,不提好高骛远的指标数据。二是思路精准。要求在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提高全村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
17、,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在产业链上创新扶贫模式。三是措施精准。要求针对帮扶村的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重点在产业发展路子和措施上作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安排。同时要求规划的内容和实施举措要具体细化到每家每户。四是保障精准。要求根据规划迅速分解责任,注重加大调度、督导力度,抓好任务落实。(四)想法子,建帮扶机制。要全面落实“六个到村到户”,并做到“六个精准”。一是产业扶持精准。产业扶持覆盖每个扶贫对象。二是教育培训精准。对考取高中(中职)以上在读学生,每学期每生可给予一定金额补助,同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三是移民避险搬迁,主要做好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工作。五是基础设施精准
18、。改造供水管网、新建水源点,改造电网,硬化村社道路,户户通有线电视,逐步实现村村通宽带,建垃圾处理池,改厕、改圈。六是公共服务精准。完善村活动阵地附属设施并进行必要的绿化美化;组织村小教师分期分批到县直以上学校实践学习,提升办学质量;为村卫生室配齐必要的医疗器械,选派乡村医生到卫校学习,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五)找票子,建融资机制。针对贫困村,“钱”确实是个“瓶颈”,应探索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扶贫新模式,引导市场和社会资本向扶贫领域流动,建立和创新融资机制。一是财政投入精准。继续向上争取更多财政扶贫资金支持。二是融资方式精准。逐步建立金融扶贫融资平台、担保平台、管理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四台一会
19、”,借鉴“政府引导发展、企业申报贷款、专家银行评估、扶贫资金贴息、企业承贷承还”政银企合作模式,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助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争取扶贫贴息贷款、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和青年创业贷款,促进信贷资金与扶贫贴息资金的有效结合。三是市场对接精准。要加强招商引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将村集体、贫困农户和企业捆绑为利益共同体,促进农户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六)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实践证明,发展的意愿在群众,脱贫的主体是群众,只有激发群众甩开膀子苦干实干,脱贫才有“底气”。为此,要把握好“三个精准”,建好动力机制。一是宣传动员精准。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
20、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二是需求意愿精准。切实了解贫困群众的意愿与期待,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转移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种养业方面优选排列其帮扶需求。三是主体地位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等扶贫项目,均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议定建设内容并自行申报实施。(七)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农村的脱贫致富,“领头雁”很重要,要把握“三个精准”,着力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引领机制。一是乡镇党委书记任用要精准。要严格程序,改进方式,选拔政治坚定、
21、民主作风好、工作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二是村党组织书记选用要精准。选派了年轻干部担任村支书,发挥了选派村干部的优势和作用。三是农村致富带头人带动要精准。选准“田专家”、“土状元”、种养致富能手,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同时,根据*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备与扶贫开发任务相适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与扶贫开发任务相适应的行政主管部门和贫困乡(镇)扶贫机构,充实力量,确保扶贫工作有专人管、专人抓”(考核权重2分)的要求,在我区各乡(镇)成立扶贫开发(革命老区建
22、设)和移民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镇)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安排12名专职人员从事扶贫开发工作,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不随意更换。(八)凑份子,建联动机制。依靠党政“给力”、社会“助力”、自身“发力”,形成多方参与的扶贫攻坚“合力”,不断加快脱贫步伐。一是上下协调精准。县乡村成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直接抓的领导机构,负责扶贫工作的指挥、协调、调度,并按照“市级统筹、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要求,将扶贫工作责任细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确保层层抓落实。二是横向协作精准
23、。建立扶贫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按照“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协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三是力量整合精准。充分发挥帮扶联系点的优势,积极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和个人力量,合力推动扶贫开发。(九)造册子,建管理机制。围绕“四个精准”,着力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一是对象管理精准。对贫困户建立台账,对象的基本资料、帮扶情况、帮扶责任人、脱贫时限等信息全部登记在册,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同时,实行动态进退,扶贫对象稳定脱贫后从台账中退出,返贫的重新纳入台账管理。二是措施管理精准。围绕“六个到村到户”制定了工作方案,细化帮扶措施。建立了帮扶工作进展和措施落实情况反馈机制、督促检查机制,由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工作推进和帮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三是成效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教育培训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四是责任管理精准。建立精准扶贫考核管理办法,对乡镇和帮扶单位、精准扶贫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干部定期进行考核。2015年5月18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9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