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175Ⅱ型柴油机连杆制造工艺及镗大头孔的工装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175Ⅱ型柴油机连杆制造工艺及镗大头孔的工装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175Ⅱ型柴油机连杆制造工艺及镗大头孔的工装设计.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郑州科技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175型柴油机连杆制造工艺及镗大头孔的工装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班 学 号 所 在 系 机械工程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1年 3月12日 175型柴油机连杆制造工艺及镗大头孔的工装设计摘 要 连杆是柴油机的主要传动件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关键词 连杆/变形/加工工艺/夹具
2、设计175 Type Diesel Engine Connecting Rod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Boring Big Fole Tooling DesignABSTRACT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main transmission parts of diesel engine,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fixture design. Connecting the size accuracy, prec
3、ision and shape of the position precision requirements are very high, and connecting rod rigidity is poorer, easy to generate distortion, so in arrangement process, would be necessary to major surface of rough finish machining processes apart. Gradually reduce machining allowance, cutting force and
4、the role of stress, and fix the processed deformation, can finally achieved the componen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KEY WORDS connecting rod/deformation/processing/fixture design目 录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12 连杆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3 2.1 连杆零件分析 3 2.1.1 连杆零件结构分析 32.1.2 零件加工表面及其加工要求 42.2 毛坯的选择及制造方法52.3 175型柴油机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
5、72.3.1 工艺过程的安排72.3.2 定位基准的选择82.3.3 确定合理的夹紧方法92.3.4定位基准92.3.5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92.3.6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102.4 确定加工余量及生产设备132.4.1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132.4.2 选择工艺设备162.5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62.6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182.6.1 确定加工余量182.6.2 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92.7工时定额的计算 192.7.1粗镗大头孔192.7.2半精镗大头孔192.7.3精镗大头孔202.7.4珩磨大头孔203 专用夹具的设计223.1 连杆镗大头孔的夹具设计22
6、3.1.1 镗床夹具定位方案的确定223.1.2 镗床夹具的夹紧机构的确定233.1.3 镗床夹具对刀装置的确定233.1.4 镗床夹具的结构分析24结束语26致谢27参考文献 28(附录)291 前 言连杆的加工工艺比较典型,在一般的加工中不但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批量大,直接影响发动机质量,本篇论文详细介绍了175型柴油机连杆制造工艺及镗大头孔的工装设计,其加工方法的拟订和确立,并对加工中某工序所采用专用夹具进行设计。从工艺与专用夹具的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制造工艺的发展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7、电火花、电解、超声波、种新材激光、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等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出现,提高了更新频繁的小批量零件和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数控机床的工艺功能已由加工循环控制、加工中心,发展到适应控制。加工循环控制虽可以实现每个加工工序的自动化,但不同的工序中刀具的更换及工件的重新装夹,仍须人工来完成。加工中心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多工序机床,能自动完成刀具的更换,工件的
8、转位和定位,主轴和进给量的变换等,使工件在机床上只安装一次就能完成全部加工。因此,他可以显著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适应控制数控机床是一种具有“随机应变”功能的机床,他能在加工中,根据切削条件的变化,自动调整切削条件,是机床保持最佳状态下进行加工,因而有效提高加工效率,扩大品种,更好的保证了加工质量,并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率。夹具的发展趋势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体现着一个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夹具设计与制造又是制造环境中的生产准备周期时间和加工成本的重要因素,工装设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制造能力的高低。夹具设计与制造是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一项重要步骤,传统的夹
9、具设计制造时需大量的工时消耗和金属材料的消耗。目前,基于特征参数化技术已在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各个阶段得到广泛的应用,夹具设计也必须向标准化、系统化、参数化方向发展。而且,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机电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尽快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的全程仿真,快速组合夹具的发展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2连杆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2.1连杆零件分析2.1.1连杆零件结构分析本课题设计的零件是175型柴油机连杆(零件图如图1),从零件图的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表面大都由
10、一系列的规则的直线和圆弧组成,因此选择通用的加工方法即可。图1 连杆零件图为了减少连杆的惯性力,要求连杆的质量要尽可能的轻,所以连杆采用“工字形”截面,以便保证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又能够减轻连杆的质量。各部分的精度都要求比较高,在加工大、小头孔时,都有圆柱度和互相的平行度要求,加工时必须加以注意。两端面的加工有垂直度的要求,加工过程中可考虑设计专用夹具来适合加工需要。加工时根据尺寸精度选择合理的机床设备型号。2.1.2 零件加工表面及其加工要求零件主要尺寸及精度要求(详细见零件图)2.1.2.1 大头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 为了使大头孔与轴瓦及曲轴、能密切配合,减少冲击的不良影响和便于传热。大
11、头孔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8m;大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1 mm,素线平行度公差为0.02/100 mm。两孔轴心线在连杆轴线方向的平行度误差会使活塞在汽缸中倾斜,从而造成汽缸壁磨损不均匀,同时使曲轴的连杆轴颈产生边缘磨损,所以两孔轴心线在连杆轴线方向的平行度公差较小;而两孔轴心线在垂直于连杆轴线方向的平行度误差对不均匀磨损影响较小,因而其公差值较大。两孔轴心线在连杆的轴线方向的平行度在100 mm长度上公差为0.05 mm;在垂直与连杆轴心线方向的平行度在100 mm长度上公差为0.05mm。2.1.2.2 大头孔中心距大头孔的中心距影响到汽缸的压缩比,即影响到发动机
12、的效率,所以规定了比较高的要求:1800.05 mm。2.1.2.3 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影响到轴瓦的安装和磨损,甚至引起烧伤;所以对它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规定其垂直度公差等级应不低于IT9(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的轴心线的垂直度在100 mm长度上公差为0.08 mm)。2.1.2.4 大头孔两端面的技术要求175型柴油机连杆大头孔两端面间距离的基本尺寸相同,但从技术要求是不同的,大头两端面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8m。这是因为连杆大头两端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两轴肩端面间有配合要求,而连杆小头两端面与活塞销孔座内档之
13、间没有配合要求。连杆大头端面间距离尺寸的公差带正好落在连杆小头端面间距离尺寸的公差带中,这给连杆的加工带来许多方便。2.1.2.5 螺栓孔的技术要求在前面已经说过,175型柴油机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急剧的动载荷的作用。这一动载荷又传递到连杆体和连杆盖的两个螺栓及螺母上。因此除了对螺栓及螺母要提出高的技术要求外,对于安装这两个动力螺栓孔及端面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规定:螺栓孔按IT8级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6.3m加工;两螺栓孔在大头孔剖分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25 mm。2.1.2.6 有关结合面的技术要求在连杆受动载荷时,接合面的歪斜使连杆盖及连杆体沿着剖分面产生相对错位,影响到曲轴的
14、连杆轴颈和轴瓦结合不良,从而产生不均匀磨损。结合面的平行度将影响到连杆体、连杆盖和垫片贴合的紧密程度,因而也影响到螺栓的受力情况和曲轴、轴瓦的磨损。对于本连杆,要求结合面的平面度的公差为0.025 mm。2.2 毛坯的选择及制造方法 连杆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其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其好坏与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在工作过程中,连杆受力较复杂:一方面承受气体的压力和往复运动的惯性力所产生的冲击性拉压交变载荷;同时连杆摆动产生横向惯性力,导致其承受弯曲交变载荷。因其较长,所以要求连杆有足够的强度和剐度。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自身质量,以减少惯性力,保证发动机运转平
15、稳,降低工作时的噪声和振动,因此材料选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所采用的是40Cr。并作调质处理,使硬度为HB235-277。以提高强度和抗冲击能力。40Cr是使用比较广泛的调质钢种之一,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钢的淬透性较好,但水淬易开裂,故宜用水油双液淬火;有回火脆性;此钢除调质外还可进行氰化和表面淬火处理。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毛坯种类很多,主要有铸件、锻件、型材、焊接件、冷冲压件、其它(工程材料、粉末冶金等)。在相同材料的条件下,锻件的机械强度和冲击韧性比铸件高,对于承受重载荷、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工作的零件常选用锻件。175型柴油机连杆是一种难以锻造成形的锻件,最大截面与
16、最小截面之比很大,杆部细长为工字形,厚度尺寸公差较小所以连杆成型要求有较高的锻造水平。连杆材料为40Cr。其毛坯锻造工序过程为;切料一加热一道辊锻制坯一予锻、终锻一切边、冲孔一余热淬火一回火一抛丸一测硬一冷校正一探伤一压印一检查入库。根据175型柴油机连杆锻件图规定,毛坯错差不大于lmm;表面缺陷深度不太于0.8mm 锻件残余飞刺不大于0.8mm;表面抛丸清理;调质硬度为374.0dHBS;特殊要求:两端头部放在同一平面检查时,其间隙不大于0.5mm。175型柴油机连杆上需进行机械加工的主要表面为:大,小头孔及其两端面,连杆与杆盖的结合面及连杆螺栓定位孔等。连杆总成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为
17、了使连杆大头运动副之间配合良好,大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取为IT6,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0.8m。对它们的圆柱度也相应规定了严格的要求。连杆大头端面间距离的基本尺寸相同,但技术要求不同。2、连杆大头孔的中心距影响到汽缸的压缩比,故两孔中心距的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IT 6。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过大,将加剧连杆大头两端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两端面之间的磨损,一般规定其垂直度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3、为了使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运转平稳,各缸连杆在往复运动中的惯性力应大致相同。因此对175型柴油机连杆大小头质量及总质量要求相当严格。要求连杆重量为1100+30G,同一台机中各连杆总成质量差为6G
18、分组要求如下表1:表1组别ABCDE质量(G)1070-10761076-10821082-10881088-10941094-1100组别FGHIJ质量(G)1100-11061106-11121112-11181118-11241124-11304、大端内径加工要领为:粗加工前装配拧紧力矩为85.5+5 N.M;松动装配螺栓并打配对记号; 精加工前,再拧紧,拧紧力矩为85.5+5N.M。装配螺栓时,装配扭矩85+5N.M,螺纹底面及螺纹部涂机油。连杆及连杆盖结合处去毛吃刺。装机时连杆及连杆盖打汽缸号。此外,连杆的毛坯都要求通过锻造来改变金相组织。对于连杆体和盖分开锻造的毛坯,锻造工艺较整体
19、锻造要简单,金属纤维呈连续型式,使大头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产生变形,但分开锻造使材料消耗增加,机械加工虽然省去了切开工序,但结合面加工余量较大,两侧平面加工也需要分开进行,故机械工艺较整体锻造复杂。整体锻造在切开体和盖的工序之后,金属纤维呈断裂状,强度减弱,加工后变形较大,但比整体锻造节省材料,提高了金属的利用率,生产效率高,便于组织生产,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2.3 175型柴油机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2.3.1 工艺过程的安排在175型柴油机连杆加工中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加工精度:(1)连杆本身的刚度比较低,在外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2)连杆是模锻件,孔的加工余量大,
20、切削时将产生较大的残余内应力,并引起内应力重新分布。因此,在安排工艺进程时,就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即把粗加工安排在前,半精加工安排在中间,精加工安排在后面。这是由于粗加工工序的切削余量大,因此切削力、夹紧力必然大,加工后容易产生变形。粗、精加工分开后,粗加工产生的变形可以在半精加工中修正;半精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可以在精加工中修正。这样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逐步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条件。各主要表面的工序安排如下:(1)两端面:粗铣、精铣、粗磨、精磨(2)小头孔:钻孔、扩孔、铰孔、精镗、压入衬套后再精镗(3)大头孔:扩孔、粗镗、半精镗、精镗、金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175 柴油机 连杆 制造 工艺 大头 工装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9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