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ppt
《老子与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与道.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荐参考书目举要,1荆州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刘信芳.荆门郭店竹简老子解诂.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3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尹振环.楚简老子辨析.北京:中华书局,2001.5高明校注.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6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8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9.9刘笑敢.老子古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6.10张松辉.老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老子其人其事,老子,生卒
2、年不详。其人自西汉初年以来就神秘化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讲到三个老子,即李耳、老莱子和太史儋。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者,楚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多称老聃,约与孔子同时而年长。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吕氏春秋当染、礼记.曾子问、庄子等有相关记载。司马迁云:“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目前所见通行本老子五千言,是以王弼注本为本,实依据于东汉时河上公老子章句本。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所知,已有新
3、的更古老的文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帛书本与通行本大体相同,个别字句略有出入,只是上下篇排序正好相反。(甲本篆隶之间,不避刘邦讳,汉高时,前206前195年;乙本为隶书,避邦字讳,不避惠帝刘盈讳、惠帝或吕后时期,前194前180年)。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老子竹简本。竹简本内容与通行本、帛书本有较大差异。文字仅2000言,约为通行本五分之二,既不分篇,也不分章,与通行本八十一章的排序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有些关键字句有很大差异。三种不同形成到竹简上、整理者分为甲、乙、丙三组。抄写时间约在两千三百年前左右。,老子哲学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巨大、长远、多方面。老子思想中任自然的方面,
4、为后来庄子发展形成从自然而求个人之解脱;讲权术的方面,为后来韩非所发展,以重权术而为帝王所赏识。然而,最新的发现却表明,老子思想的形成、传布、到定型有一个过程,内容也逐渐发生变化。通行本对“礼”断然否定,与老子史官身份和孔子问礼的史实不一致,并激烈抨击“仁义”,而仁义观念于战国时才有广泛影响,由此可怀疑,通行本非老子原始。竹简本的出世,无疑提供了有利证据,竹简本共三组,包括道论、修道和治国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已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老子思想的渊源,老子思想极具原创性,但有其文化积累、经验性和实践智慧为基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之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
5、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作为周王室守藏史的身份及其知识结构,对于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中华史前文化。老子道论中混沌、清浊、无名之朴的说法明显吸取了史前创世神话中的资料。贵阴守雌的处世态度也渐看到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和影响。无为而治、功成身退的政治主张肯定从黄帝、尧舜古老政治智慧传承中受到启示。三代兴亡的历史经验与思想成果。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之道家中曾排列了伊尹、太公、圭甲鬻子等书,这些书中的人物及其言行、智慧为老子所熟知。周易等文献中可看到老子思想渊源。哲学思想的积累。主要是道论之抽象,及其辩证法。老子有渊博的知识涵养,熟悉天文历史、军事、医学等多方面的知
6、识,对其道论形成有重要作用。,道的提出,道成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经历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由道路之道上升为具体规律或法则之道,再上升为普遍规律法则之道;最后上升为宇宙的本源之道。老子实现了这最后最关键一步。老子贡献就在于以“道”为中心,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道家哲学体系,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道字的写法,西周的貉子卣中的道字、金文诂林所收的六种写法和春秋时期铜器铭文中导字的写法:,道能抽象成为最高哲学范畴的三个内在根据,第一个内在根据:道取象于人行于途中。第二个内在根据:道含有始、大、本的意蕴。第三个内在根据:道与导的内在关联。,第一个内在根据,一般认为甲骨文中尚未发现道字,
7、金文中,道为行字中间夹一个首字(取人行于路途之象),竹简老子中为“彳人亍”,即人在路上行走,即道路之道。罗振玉解释甲骨文的行字,说:“行象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尔雅.释宫云:“行,道也。”行的最初含义为道路。首之形,为人头之状,最初义即为人头,而头为人一身之要,是体之大,故首可代人。因此,“貉子卣”中道字从行从首,实为从形从人,故道字取人行于路途之象。古籀道字写为行字中夹一立人旁,即“彳亻亍”。字汇补则直接写作“彳人亍”。道取象于人行于途中,表明道本身含有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法则的意思。,第二个内在根据,道还含有始、大、本的义蕴。首为人头,稍加引申即为头尾之头,头就有了始之义。尔雅.释诂云:“
8、首,始也。”道的人形途中含有人要有行,就必有所本之义。另首为始义,亦可延伸出本之义,因为始与本义可相通。同时,首为身之所要,是人体的关键,对人的其他部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决定了首有本的含义。首还有大的意思。尚书.召诰疏“首是体之大”,尔雅.释诂云:“道,大也。”,第三个内在根据,夏禹治水的成功经验对中华民族智慧的启示。沿水流之路去引导,就能解决水患,由此引申在思想上亦可如此解决问题。金文中道与导(導)同字,既表示道路,又表示沿着道路去引导。有了循道、合道的意思,这就引申出法则规律。它表明道字已有具体规律化的倾向。如论语.为政就有这种用法的保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9、以礼,有耻且格。”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和刑罚措施,其作用迅捷有效却难以深入人心和长久。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作歹,但为非作歹之心未除,并不以此为耻。道德启示和礼乐教化是疏导性的,其作用看似并不那么迅捷有力明显有效,却因深入人心而长久,能唤起人的道德自觉,从内心里因为非作歹而感羞耻。这样其行为就会自觉符合社会规范而不出格。,老子之前道的哲学抽象历程,诗经中以道喻事理,由生活概念向哲学概念转化。道在诗经中出现32次,大多数在道的本义上运用,即道路,如秦风中“逆洄从之,道阻且长”,邶风中“道之云远,何云能来”等。但若结合上下文,就会发现此类诗句中似乎寓有某种隐义。比如泮水中的“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表面的意
10、思是鲁侯顺着这条大道去镇服了群敌;其实也未尝不可理解为是一种双关即隐含了依照正义打败敌人的意思。至于齐风南山中的“鲁道有荡,齐子由归”(以鲁国统治合礼安定,衬托齐襄公荒淫乱伦不守礼义)和小旻之什大东中的“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用周道象磨刀石来比拟西周王朝横征暴敛的残酷统治,以致会“睠言顾之,潸然出涕”)等就是带有明显的双关意味了。这是一种典型的以道路言喻事理的用法。道已经脱离本义而抽象化了。,西周以来,道逐渐表示规律法则之义,开始具有了哲学意味。尚书洪范中有“遵王之道”,“王道荡荡”、“王道正直”等说法,这都是以道路之道的形象来借喻,从而引申出无形象的王道即王者治国必遵循的规则的意思。尚书顾命
11、云“皇天用训阙道”(训即顺也,皇天应顺应此道,循道而行),是明确的道之法则义。同时,也可发现道字中有了好恶、正直的意味。春秋时期,道的概念已普遍使用,从左传、国语的文字中时时可见(据统计左传中道字有150多个、国语中有60多个)。如表示道德之道,就有道、无道、不道等说法;表示具体规律法则之道,有生民之道、忠之道、亲之道、存亡之道等。循此前进,不断上升,又出现了具有普遍性规律或法则之道,即天之道、人之道或天道、人道。天道有时包括人道,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此时,道已具有了哲学范畴之意味。,老子对道最关键的提升,学术界一直认为,道作为哲学概念的出现始自老子。但实际上,这在左传、国语中,已经完成了由一个
12、具体对象的名称向哲学概念上升和抽象的转变。老子的贡献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由一个哲学概念明确地上升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源或本源范畴,即作为本源之道。寻找一个最终的本源来作为人和万物的开端,寻找一个最高统摄物来说明宇宙和人生,这是人之为人、文明之为文明的根基所在。孔子的“一以贯之”、墨子的“同归之物”、屈原的“遂古之初,上下未形”的本然状态等,都是此种寻找探究的结果。老子的思考更早并落实为“道”。,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继承发展了前人成果。从普遍意义之道,进一步上升为本源之道:“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甲2:1;25章)
13、道之存在,混然而成,如创世神化所讲的混沌状态。“得道之容”曰“混乎其如朴,沌乎其如浊”(甲4:4;15章)此混沌之态,“大象无形”(乙2:1;41章)。道为“无名之朴”(甲4:5;37章)。朴本为未加工的木材,以朴喻道,强调道之源始性,混沌未分,故云先天地生。道无声无息(寂),空虚无形(寥),不依赖于天地万物(独立不改),为天下母,即以母子关系比喻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归根归底由“道”产生,“生于有,生于无”,道为有、无之统一,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为无;但又是混沌的存在,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42章)“混乎其如朴,沌乎其如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
14、?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甲4:4;15章)从混沌状态到清浊分化,形成天地产生万物。(谁能从混沌状态安定下来,慢慢澄清?谁能让安定的东西运动起来,从容以生?)“道恒无名”(甲4:8;32章)。名是用言语指称,实质是以他物对此物的限定。道作为超越万物之上者,不能以任何一物来限定它,故根本上不能命名,但作为思维对象,又不得不有名,故字之曰道、大,勉强命名(内容无所不包,非言存在空间之大)。“譬道之在天地,犹小谷之于江海”(甲4:9;32章)。道作为“大全”,无所不包,产生宇宙整体,道之大无限,其他的只能是有限的。,老子对道的发现,老子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发现天下有始、有根、有母。其思维的路线有
15、二:一从具体事务的往复运转和生灭变化来推测其将来之所归;一从具体事物出发来追溯它们产生的源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16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甲2:1;25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天下有始,以为天地母。(52章),老子对天下有始、有根、有母的描绘,遇到的最大困惑在于这个本源难以形容描述,却又不得不形容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
16、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4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21章)有物混成,先
17、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始)且成。(41章),老子对作为本源之道的社会证明,老子通过自己对社会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对本源之道进行了证明。老子对人生的体验。老子认为人生处世应做到两点,一曰柔,一曰谦。关于柔,老子说“柔弱胜刚强”(36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弱者,道之用”(40章),关于谦,老子说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67章),又说“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名为大,故能成其大”(34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4章)。老子认
19、为这是现实生活的普遍现象,故应当做到“果(救济危难、完成、胜、效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30章),只有这样才能不招致失败,因为道的本性就谦谦勿伐、为而不争(81章)。,老子对治理社会的体验。他认为,圣人之治,应做到两点:一曰愚民,一曰无为。关于愚民。“爱民治国,能无知(为)乎”(10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9章),“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季子。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乎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竹简本)。“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
20、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65章),“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3章),“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49章)“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0章),关于无为。“治人事天,莫若啬(爱惜)”(59章),“治大国如烹小鲜”(60章),“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难以难治”(75章),“太上,下知有之”(17章),“我无为,而民自化”(57章),“为无为,则天下治”(3章),“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64章),无为之治能带来社会太平百姓安定,“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无为
21、的妙用正在于合道之本性,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老子对伦理道德的体验。老子是人类第一个深刻认识文明异化的睿哲,他认为人类文明进步是以一种自然状态的破坏为代价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故大道废,焉有仁义。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贞臣。”(帛书本与竹简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8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