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设计加工余量的确定(2).ppt
《轻量化设计加工余量的确定(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量化设计加工余量的确定(2).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加工余量确定,1.加工余量概念,总加工余量是指零件加工过程中,某加工表面所切去的金属层总厚度。是毛坯尺寸与零件图样的设计尺寸之差。,工序余量是一道工序内切除的金属层厚度,为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第六节 加工余量的确定,公称余量是指相邻两工序的基本尺寸之差。,1、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图7-24),3、上工序各表面间相互位置的空间偏差(图726),2、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图725),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4、本工序安装误差(图7-27),图724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缺陷层 1缺陷层;2正常组织,本工序必须把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全部切去,因此本工序余量必须包括这两
2、项因素。,图725 上工序留下的形状误差,上工序加工表面存在形状误差,如平面度、圆柱度等,其总和不超过Ta,为使本工序能切去这些误差,工序余量应包括Ta项。,图726 轴的弯曲对加工余量的影响,工件上有些形位误差未包括在加工表面工序尺寸公差范围之内,在确定加工余量时,须考虑它们的影响,否则将无法去除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缺陷层。,图727 三爪卡盘上的装夹误差,如果本工序存在装夹误差(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在确定本工序加工余量时还应考虑b的影响。,三.工序余量的确定,经验法查表法分析计算法,加工余量的确定 1)计算法 掌握影响加工余量的各种因素具体数据的条件下,计算法比较科学,但目前统计资料较少。2
3、)经验估计法 为避免出现废品,估计余量一般偏大,用于单件小批生产。3)查表法 以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为基础制成数据表格,查表 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查表法确定加工余量,方法简便,较接近实际,应用广泛。,简单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图7-21 小轴,例:如图所示小轴零件,毛坯为普通精度的热轧圆钢,装夹在车床前、后顶尖间加工,主要工序;下料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外圆精车外圆磨削外圆。,表7-11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单位:mm),第八节 工艺尺寸链,一、尺寸链的定义、组成,尺寸链就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联系且按一定顺序连接的封闭尺寸组合。,(1)在加工中形成的尺寸链工艺尺寸链,A2,1.
4、加工面,2.定位面,3.设计基准,(2)在装配中形成的尺寸链装配尺寸链,2、特征,1、封闭性 2、关联性。,4、增、减环判别方法,在尺寸链图中用首尾相接的单向箭头顺序表示各尺寸环,其中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反者为增环,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同者为减环。,举例:,二、尺寸链的分类,1)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2)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3)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4)设计尺寸链装配尺寸链与零件尺寸链,统称为设计尺寸链。,1)长度尺寸链全部环为长度的尺寸链2)角度尺寸链全部环为角度的尺寸链3)直线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平
5、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4)平面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位于一个或几个平行平面内,但某些组成环不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5)空间尺寸链组成环位于几个不平行平面内的尺寸链。,三、尺寸链的建立,尺寸链计算的关键:正确画出尺寸链图,找出封闭环,确定增环和减环,作尺寸链图 按照加工顺序依次画出各工序尺寸及零件 图中要求的尺寸,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找封闭环 根据工艺过程,找出间接保证的尺寸A0 为 封闭环。确定增环和减环 可用以下简便的方法得到:从封闭环开始,给每一个环画出箭头,最后再回到封 闭环,像电流一样形成回路。凡箭头方向与封闭环方 向相反者为增环(如A2),箭头方向与封闭环方向相 同者为减环(如A1)。,1
6、.极值法(1)极值法各环基本尺寸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0等于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即,(2)各环极限尺寸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A0max等于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即,四、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A0min等于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即,(3)各环上、下偏差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上偏差ES(A0)等于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即,封闭环的下偏差EI(A0)等于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即,(4)各环公差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公差T(A0)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T(Ai)之和
7、,即,极值法解算尺寸链的特点是:简便、可靠,但当封闭环公差较小,组成环数目较多时,分摊到各组成环的公差可能过小,从而造成加工困难,制造成本增加,在此情况小,常采用概率法进行尺寸链的计算。,(1)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求封闭环。正计算主要用于验算所设计的产品能否满足性能要求及零件加工后能否满足零件的技术要求。(2)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各组成环。反计算主要用于产品设计、加工和装配工艺计算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反计算的解不是唯一的。如何将封闭环的公差正确地分配给各组成环,这里有一个优化的问题。(3)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及公差,求其余的一个或几个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
8、。中间计算可用于设计计算与工艺计算,也可用于验算。,3.尺寸链计算的几种情况,1)等公差原则 按等公差值分配的方法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各组成环的公差值取相同的平均公差值Tav:即 极值法 Tav=T0/(n-1),确定组成环公差大小的误差分配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但没有考虑到各组成环加工的难易、尺寸的大小,显然是不够合理的。,概率法,2)按等精度原则 按等公差级分配的方法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各组成环的公差取相同的公差等级,公差值的大小根据基本尺寸的大小,由标准公差数值表中查得。3)按实际可行性分配原则 按具体情况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第一步先按等公差值或等公差级的分配原则求出各组成环
9、所能分配到的公差,第二步再从加工的难易程度和设计要求等具体情况调整各组成环的公差。,1)按“入体”原则标注 公差带的分布按“入体”原则标注时,对于被包容面尺寸可标注成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的形式(即-T);对于包容面的尺寸可标注成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的形式(即+T)。2)按双向对称分布标注 对于诸如孔系中心距、相对中心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等尺寸,一般按对称分布标注,即可标注成上、下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形式(即T/2)。当组成环是标准件时,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按相应标准确定。当组成环是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应根据对其有严格要求的那个尺寸链来确定。,工序尺寸的标注,工艺基准(工序、定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量化 设计 加工余量 的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8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