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8年汽车仪表市场评估及2010年综合预测报告》(PPT_76页).ppt
《《2003-2008年汽车仪表市场评估及2010年综合预测报告》(PPT_76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2008年汽车仪表市场评估及2010年综合预测报告》(PPT_76页).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3-2008 年汽车仪表市场评估及2010 年综合预测报告,2,目 录,产业链分析近5年中国汽车仪表市场竞争对手主要产品行业预测结论,3,1.汽车仪表产业链介绍,上游产业市场-电子元件业2007年我国行业总产值为7,196亿元,同比增长27.3%,占世界总产值23%,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12.9%,我国电子元件总产量为6,630.7亿只,同比增长15.4%,占世界电子元件总产量的39%,居世界各国首位。,2003年-2007年我国电子元件收入及利润增长情况,2004-2007年塑料制品产量及增长速度,2000-2007年汽车工业投资趋势,1996-2010年汽车销量及增长率趋势,20
2、01-2008年汽车行业年度数据,上游-电子元件/塑料,下游-汽车工业,200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完成工业总产值5,397.0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34.35%;汽车零部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272.35亿元,同比增长34.71%。2007年零部件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6,700亿元,销售产值达6,500亿元。我国零部件行业散乱,产业集中度不高,绝大多数的小规模企业既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也缺乏研发能力,根本无法研制出先进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汽车零部件,4,2.近5年中国汽车仪表市场-企业结构,2003-2007年中国汽车仪表企业类型,2007年产值前10名省市及经济效益情况,5,2.近5年中国汽
3、车仪表市场-市场规模,2003-2007年工业销售产值分析,2003-2007年销售收入分析,2003-2007年产销率情况分析,2003-2007年国有销售收入分析,2003-2007年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分析,2003-2007年私营企业销售收入分析,近5年汽车仪表需求状况,汽车市场持续发展2007年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同比增长速度均达到32以上。全年汽车销量达87.15万辆,同比增长21.84。,仪表行业国家政策导向国家计委把仪器仪表明确列为国民经济重要技术装备,拟列专项加大投资力度。,当前市场容量及增长速度汽车市场持续增长,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中所占成本比
4、例逐步升高,这两大趋势成为电子企业进入汽车电子生产领域的动力源泉。近5年汽车仪表市场容量不断增长,销售产值由2003年的43.8亿元变为2007年的105.7亿元,平均每年以27.4%的速度增长。,2003-2007年汽车仪表业盈利企业与亏损企业变化分析,2003-2007年汽车仪表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2003-2007年产成品变化分析,6,2007年汽车仪表行业区域市场总资产对比分析,2007年汽车仪表行业区域市场总负债对比分析,2007年汽车仪表行业区域市场总利润对比分析,2007年汽车仪表行业区域市场销售收入对比分析,2007年汽车仪表行业区域市场销售利润率对比分析,2007年汽车仪表
5、行业区域市场销售毛利率对比分析,2007年汽车仪表行业重点省市占有率分析,2.近5年中国汽车仪表市场-区域市场,7,3.竞争对手,2007年销售收入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2007年产值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2007年资产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2007年利润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2007年产值前20名企业,07年产值位于行业前三名企业惠州东风易进工业有限公司、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和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企业竞争态势与行为-国有企业竞争力与走向2007年全国共有企业116家,国有企业仅有5家,比重为4%。国有企业在行业整体中没有形成规模,利润出现负值
6、,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外资企业2007年全国共有企业116家,外资企业有30家,比重为25.8%。外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比重仅1/4,占有行业近2/3的利润。-民营企业扩张与份额2007年民营企业47家,比重为40.5%;销售收入13.5亿元,占全国所有企业的14.2%。民营企业占全行业的40%,利润只分得全行业的11.5%。,2007年汽车仪表行业出口交货值排名前20企业,8,3.竞争对手-财务数据,9,4.主要产品,车速里程表传统的车速表是机械式的,而现在绝大数多轿车使用没有软轴的电子传感器的车速表。电子式里程表累积的里程数字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在无电状下态数据也能保存
7、,使用上比传统里程表方便快捷。未来电子式车速里程表将会进一步普及,而与此同时,更为先进的数字式车速里程表也将进入市场,在高端轿车上先行配置。,出租汽车计价器新型出租车计价器主要是加装了税控芯片、打印机等税控装置,可以在打印凭条上显示金额、里程、车号等,有些还有语音提示功能。出租汽车计价器未来应该朝着降低价格、改进打印功能方向发展,可以考虑生产带控制键的产品,根据顾客需要可以控制是否打印发票。计价器功能可以进一步扩展,配备定位、报警、呼叫等功能。,汽车电脑报站器无人售票公交车逐步推行,要解决市民误站、过站问题,在公交车上推行语音自动报站也是有效的手段。全国公交系统开始逐步使用汽车电脑报站器,在大
8、城市中基本已得到普及,正在向中小城市推广,市场前景比较广阔。未来汽车电脑报站器将广泛应用电子科技技术,使用微处理器、芯片控制,实现语音和界面显示等方式的多功能报站,无须人工按键,完全自动地完成预报站、进站报站、报弯道、报广告和服务用语等多项功能,并可对公交车上的附属设备进行自动控制。,转速表现在一般都是电子式转速表,有指针式和液晶数字显示式,表内有数字集成电路,它将点火线圈输送过来的电压脉冲经过计算后驱动指针移动或数字显示。未来转速表将更为直观地显示发动机在各个工况下的转速,能够让驾驶员随时了解发动机的运转情况,更好地配合变速器档位和油门位置,使之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对减少油耗,延长发动机寿命
9、。,新产品研发及技术发展趋势传统仪表一般是机电式模拟仪表,不能满足现代汽车新技术、高速度的要求。多功能高精度、高灵敏度、读数直观的电子数字显示及图像显示的仪表已不断地在汽车上应用。电子和数字仪表将是未来汽车仪表发展的方向。汽车仪表将成为一个集感觉、识别、分析、信息库存、适应和控制六大功能于一体的,提供车辆行驶信息、保障安全驾驶的智能化系统。全数字式汽车仪表,尤其是步进电动机式汽车仪表显示装置,是当今和未来一段时间汽车仪表显示装置的主导技术,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10,5.行业发展,我国汽车仪表经历了机械式、电子式发展阶段,目前机械式仪表已经进入衰退期,而由先进的传感器与显示装置构成的电子仪
10、表正在成长期,现在汽车仪表技术正向数字化方面发展,数字化仪表处于开创阶段。国内仪表制造业随着国家的重点扶持及行业内公司结构的完善,使其行业发展正处于健康发展轨道。行业产品出口额连年增加,产品的质量也在逐年的提高。总体上,汽车仪表行业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阶段。行业中存在并不断进入大量竞争者;市场集中度不高;未来市场需求及利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实力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提高。,11,市场发展趋势汽车仪表是汽车控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随我国汽车产量的增长而同步扩大。目前中国汽车仪器仪表市场规模约7亿美元,约占汽车电子总市场的10.2%。在汽车仪表的市场格局上,一方面是国际性大公司在中高端市场上
11、强者恒强;另一方面中国本土厂商经过多年打拼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显现出新的潜力。他们一是与国际性大公司联合,争取更多的市场、更多的资源;二是以低成本抢夺低端市场。,技术开发方向汽车仪表发展要具备总线功能。汽车仪表照明方式将革新。汽车仪表将适应数字化、网络化趋势。,整体规划及发展预测未来汽车仪表将成为多功能信息显示中心,把驾驶员需求的更多信息及时地显示出来,如故障诊断、地形图显示、导航及各种信息,作为信息显示中心是大势所趋。平衡成本。车身将会有多个总线并存,仪表可作为网关,进行信息交互。,细分产品发展预测传统仪表一般是机电式模拟仪表,只能给驾驶员提供汽车运行中必要而又少量的数据信息,已远远不能满
12、足现代汽车新技术、高速度的要求。汽车仪表正向“综合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其功能不局限于现在的车速、里程、发动机转速、油量、水温、方向灯指示,还可能增添一些功能,比如带ECU的智能化汽车仪表,能指示安全系统运行状态,如轮胎气压、制动装置、安全气囊等。,5.1 2008-2010年汽车仪表业发展趋势,12,2008-2010年行业总资产预测,2008-2010年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2008-2010年行业产品销售收入预测,2008-2010年行业利润总额预测,2010年对外贸易总额变动趋势展望07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4,577.4亿美元,贸易顺差接近500亿美元,“中国制造”行销全世界,中国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3-2008年汽车仪表市场评估及2010年综合预测报告 2003 2008 汽车 仪表 市场 评估 2010 综合 预测 报告 PPT_76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8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