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DNA分型.ppt
《法医DNA分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医DNA分型.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7章 法医DNA分型(供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 曾昭书联系方式:,请下载者注意有关内容的保密!,一、概述,1995年以前,北京市公安局的法医检验大多是通过化验血型,如现场出现的嫌疑人血型是O,就确定能够排除血型为A、B等血型的嫌疑人 现在,多项DNA检验技术用于常规办案,所有送到实验室的案子都需要进行DNA的检验。,案例,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微带襻环30nm螺线管11nm染色质小纤维双链单链,人类基因组序列特点(1),在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后,即逐渐开始了对所有核酸单链上DNA序列的研究方法:酶切(RFLP等);杂交分析(如FISH、放射性杂交等)直接测序
2、 获得的结果:tctagagaga accatccttc agaaaggtta ctcttcctga gacaagtctg actgtcagtt tatgttctaa gcatgtctgt gtggccagta cattcagagt ggacagtctc tgagctgtta tctttccag agagggctct ctattcagat ggtagtggaa tagagtattc aaaacataca tgttattcag agggtgagaa atatctttat cttttcccg tgctttcttc ttggcctgga aacaaatctc ctgtttacgc ttcgatttg
3、a tcagactttg aatgtgtgtg aacatgattg atgagaggct aaaaaagcc tcccaaaact caggagaggg ggaatctgtt cttagcccac ttctgacaaa tatcaatatc tgcttcctcc ccattgggat gctcctcaga caagggttaa,人类基因序列特点(2),特点如下:核DNA有30亿个碱基,胞浆DNA有约1万多个碱基;能编码基因的DNA占20%,不能编码基因的DNA占80%;编码序列中,仍有90%不表达。即能表达的基因序列不到全基因组的2%,凡不能表达的序列被称为“垃圾序列”在人基因组的“垃圾序列
4、”中,35%-45%是重复序列。假如基因组是一部电视剧,那么只有2分钟的正经节目,却有98分钟的广告!,人类基因组序列特点(3),人类基因组,核基因组3000Mb,线粒体基因组16.6kb,结构基因,基因间序列,假基因,调控基因,内含子,串联重复,散在重复,非编码区DNA,单拷贝DNA,重复序列DNA,编码区DNA,20%80%,10%90%,40%60%,从遗传角度来讲,除同卵孪生子外每个人的DNA分子都不一样。具体体现在编码区序列的不同和重复序列中重复次数的差异。,从遗传角度来讲,除同卵孪生子外每个人的DNA分子都不一样。具体体现在编码区序列的不同和重复序列中重复次数的差异。同一个体体内各
5、种有核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分裂而来,故在同一个体中各种有核细胞内所含的DNA都是一样的。,作为基因载体的DNA分子 不同个体中的独特性 同一个体中的统一性,作为基因载体的DNA分子 不同个体中的独特性 同一个体中的统一性 法医DNA分析技术正是利用了DNA所具有的这两个特性,通过对生物检材中DNA遗传多态性的检验进行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当前成熟的法医DNA分型,主要是利用对重复序列的分析达到个人识别的。,二、最有价值的重复序列:STR(Short Tandem Repeats)位点,关于重复序列,重复序列在高等生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越高等的动物其重复序列就越多在人基因组的“垃圾序列”中,35%
6、-45%是重复序列。如第7号染色体中,重复序列占57%;在人的每一条染色体末端,存在一段6个碱基(TTAGGG)的重复序列,它重复了大约2501500次分为简单重复和串联重复两大类简单重复:如“CG”组合在人类基因组中到处存在,散在分布,共有近3万个CG;如“CA”重复、“GT”重复等串联重复:如第7号染色体上的一段序列,其核心序列为GATA,重复多次,形成 GATA GATA GATAGATA GATA GATA GATA GATA GATA,关于短串联重复(STR)序列,核心序列短(为2-6个碱基)重复次数少(一般重复8-40次)加上其5和3端的侧翼序列,整个STR位点长100-300bp
7、左右,易于分析在人基因组中广泛存在,染色体定位明确分析结果简单,直接获得其重复次数,易于命名。如案例中嫌疑人袁*的D8S1179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别为13、15,即其核心分别重复了13、15次遵循孟德尔规律遗传,如果父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为纯合子即15,15,那么他必将其中之一传递给他的孩子,不同个体的重复序列存在差异,不同STR位点核心序列不同,重复次数也不同如D8S1179位点,张三的重复次数可能为12,12,而李四的重复次数可能为10,15;又如D21S11位点,张三的重复次数可能为28,30,而李四的重复次数可能为29,31如本案例中各分型结果:在受害者和嫌疑人之间,只是在D16S539一个
8、位点上完全一致,13个STR位点的联合分析,如此分析多个个体的多个STR位点,则不同个体间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的几率极小联合分析多个这样的位点,则完全可以达到个人识别的能力计算结果表明,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推荐的13个STR位点联合分析,可达到99.9999%的个人识别效力,当前最常用的13个STR位点,分别为CSF1PO、FGA、TH01、VWA、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21S11,关于STR座位(位点)的命名,D*:第*号染色体S*:首次进入数据库的第*号单拷
9、贝原始序列如D8S1179即第7号染色体上第1179个被登记的STR序列,三、STR位点的分析:PCR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3.1 PCR的基本原理 在体外条件下,利用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以靶DNA作为模板,由一对引物引导DNA合成,使两引物间的靶DNA片段得到特异性的扩增。其扩增产物的特异性是由引物的序列所决定的。,DNA变性引物结合延伸一次扩增 结果 二次扩增,3.1 PCR的基本原理 在体外条件下,利用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以靶DNA作为模板,由一对引物引导DNA合成,使两引物间的靶DNA片段得到特异性的扩增。其扩增产物的特异性
10、是由引物的序列所决定的。所谓引物(primer)是由DNA合成仪人工合成的与待扩增的DNA片段两翼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由几个或几十个碱基组成)。,3.1 PCR的基本原理 在体外条件下,利用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以靶DNA作为模板,由一对引物引导DNA合成,使两引物间的靶DNA片段得到特异性的扩增。其扩增产物的特异性是由引物的序列所决定的。所谓引物(Primer)是由DNA合成仪人工合成的与待扩增的DNA片段两翼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由几个或几十个碱基组成)。在进行PCR时,DNA的合成只能在两引物之间沿待扩增的DNA模板进行,从而得到两条与模板DNA序列完全互补的DNA新链。,3.2 PCR
11、的反应过程 将耐热DNA聚合酶(通常使用的是Taq DNA polymerase)、引物、脱氧核糖核苷酸(包括dATP、dCTP、dGTP和dTTP)、待扩增的模板DNA及提供最佳反应条件的缓冲系统等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组成的反应体系装于扩增管中。通过DNA扩增仪以不同的温度循环进行扩增。,每个循环周期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模板DNA变性:即在940960C高温下使模板DNA发生热变性,打开DNA双链。,每个循环周期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模板DNA变性:即在940960C高温下使模板DNA发生热变性,打开DNA双链。退火:降低温度(50-600C)使引物与模板DNA上的互补序列结合。由于反应体系
12、中引物的浓度大大高于模板DNA的浓度,因此退火过程中因竞争作用而使引物与模板DNA上的互补序列杂交结合,而不是模板DNA自身两条单链的重新结合。,每个循环周期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模板DNA变性:即在940960C高温下使模板DNA发生热变性,打开DNA双链。退火:降低温度(50-600C)使引物与模板DNA上的互补序列结合。由于反应体系中引物的浓度大大高于模板DNA的浓度,因此退火过程中因竞争作用而使引物与模板DNA上的互补序列杂交结合,而不是模板DNA自身两条单链的重新结合。引物延伸:在700C左右的反应温度下,通过DNA聚合酶的作用,以待扩增的靶DNA片段为模板,将相应的单核苷酸连接到引
13、物的3末端,使引物的3末端沿模板DNA延伸,合成与模板DNA完全互补的新DNA链。,DNA变性引物结合延伸一次扩增 结果 二次扩增,当一个反应周期结束,靶DNA片段即可增加一倍。从理论上讲,随反应周期的增加,靶DNA片段呈指数增加。如经过n个周期的循环,则靶DNA片段可增至2n倍。,DNA,扩增,电泳分离,显带,3.3 STR位点的PCR结果,D3S1358 12-20,D12 VWA 13-22,STR位点PCR产物照片,返回,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而在体外快速、大量获取核酸DNA的方法,导致了分子生物学界的一
14、场革命,它使人们梦寐以求的体外无限扩增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的愿望变成现实。由美国科学家Kary Mullis于1983年发明,Kary Mullis因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PCR技术现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3.4 PCR总结,利用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微量生物样本中的靶DNA片段扩增几百万倍,使得对DNA片段的分析变得轻而易举。法医物证检验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四、不同于STR技术的其他分析方法,4.1 DNA指纹,人类将具有高度个体特征的手指皮纹(指纹)应用于认定罪犯和侦查破案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对“DNA指纹”的应用则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其
15、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始于1985年第一代个人识别技术,现已经被STR分型技术取代,1984年,英国莱斯特(Leicester)大学的Jeffreys教授等从人类DNA的肌红蛋白基因第1内含子中发现了一个核心序列为16碱基对(bp)的串联重复序列,重复次数高度可变,在人群中重复从4到几十次不等。,1984年,英国莱斯特(Leicester)大学的Jeffreys教授等从人类DNA的肌红蛋白基因第1内含子中发现了一个核心序列为16碱基对(bp)的串联重复序列,重复次数高度可变,在人群中重复从4到几十次不等。他们用重组DNA技术克隆了这段序列,制备出了33.6和33.15两种“核心”序列重复次数不同的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医 DNA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8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