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60464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中学课程.ppt
《78360464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中学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8360464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中学课程.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讲老师:秘秘,第二章 中学课程,中学课程,概述课程组织课程改革,课程概述课程类型课程理论流派制约课程开发因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1、本章内容为每年考试必考内容,多以单选题和简答题形式出现。2、考生需要掌握课程类型和课程理论流派的特征、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及目标是考察重点。,【考情分析】,课程概述,课程组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二章 中学课程,第一节 概述一、课程概述二、课程类型三、课程理论流派四、制约课程开发因素,一、课程概述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2、,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20-1903)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2、定义(1)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课程是学 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2)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2.1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2.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1.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结合两门以上学科 领域构成一门学科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结构课程 D.综合课程,【考题
3、再现】,【答案】D,2.()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A.教师B.学生C.校长D.社区人员,【考题再现】,【答案】A,二、课程类型,组织方式,实施要求,设计开发主体,呈现方式,大的文字颜色标题,组织方式,组织方式,分科课程,课程综合,活动课程,(1)分科课程 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2)综合课程 学科整合,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3)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
4、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课程。,实施要求,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设计开发主体,校本课程,主导价值 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呈现方式,(1)显性课程 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2)隐性课程 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三、课程理论流派,1、最早出现、影响最广 2、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3、要素主义、结构主义 4、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 课程,通过
5、 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 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 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学科中心课程论,1、又叫经验课程 2、杜威和其学生克伯屈 3、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 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 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 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只能使 学生学到一些片段、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
6、量的降低。,活动中心课程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社会改造主义代表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的代表金蒂斯、布厄迪等。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社会中心课程论,【考题再现】1.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的是()。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社会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答案】B,【简答题】简述学科中心论的主要观点。,【答案】,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学科中心
7、课程理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这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这个原则对学校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而至今仍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个学派的理论较多强调的是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代表人物+代表理论+地位+主张+意义,四、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第一,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制约着课程开发的方向。第二,课程的门类
8、、深度和广度、编排形式等设计和开发,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程度和水平,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1、学生(了解即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第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学校课程的门类,制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阶级意识决定着课程的管理和课程的方向。第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的进步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内容、种类和结构,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着课程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2、社会,3、学科特征,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第二节 课程组织一、课程目标二、课程内容三、课程评
9、价,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1、广义的课程目标 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2、狭义的课程目标“教育目标”,(二)课程目标的特征(了解即可),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总目标和从属目标)5.递进性6.时间性,二、课程内容(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其中,课程设置也就是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1、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
10、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2、教材的编写(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2)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783604643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第二 中学 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8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