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四诊.ppt.ppt
《中医诊断学 四诊.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 四诊.ppt.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中医教研室,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诊法(二)诊病(三)辨证(四)病案,(一)诊法“诊法”的含义: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四诊的主要内容()望诊: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断病。()闻诊:包括听病人的语言、呼吸等声音,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等以断病。()问诊:询问病人的有关病情资料,如病史、自觉症状等以断病。()切诊:教材分为脉诊和按诊。指通过切脉和触按病人有关部位以断病。,(二)诊病.“诊(辨)病”的含义:判断病种,确定病名。“病名”的含义:疾病的病名,是对该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即该疾病的代名词。如:
2、疟疾、消渴、麻疹、红丝疗、股骨骨折、白喉等都是病名。3.病名的命名(1)突出的临床证状胃痛;水肿。(2)突出的一组临床证状消渴;痢疾。(3)致病因素风湿病;暑热。(4)与西医病名相同烫伤。,(三)辨证“证”的含义:为中医学特有概念(不同于“病”、“症”,西医不称证)。“证”与“病”、“症”相对而言,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概括。“辨证”的含义: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病人的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过程。,3症、病、证等概念的区别与相互关系:症: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是辨证辨病的基础)证:反映疾病的本质;(是对
3、证的概括)病:反映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四)病案“病案”的含义: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又称病历、诊籍。病案的要求:如实记录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意义: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第一章 四 诊,四诊,是指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四诊理论,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经络,皮肉脉筋骨等与脏腑息息相关,人体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通联内外,外部的征象与内在的脏腑功能关系密切,局部的病变,可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也可从五官四肢等体表组织反映出来。因而医者通过目察、耳闻、鼻嗅、口问和按
4、压触摸等 司外揣内 的诊察方法审察人体外部征象,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疾病的本质,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诊法的基本原理,四诊的内容,望诊: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及局部情况 一种诊断手段。闻诊:医生用听觉、嗅觉判断病人声音及气味变化的一种诊断手段。问诊:医生询问病者及家人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症状及其他情况的一种诊断手段。切诊:通过按切患者的脉搏、肌肤、四肢、脘腹了解脉象、皮温、四肢脘腹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一、望 诊,1定义: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望诊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为“四诊之首”并有“
5、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2望诊注意事项:望诊应在充足的天然光线下进行,如无天然光线,也应在日光灯下进行,必要时白天再进行复诊,要避开有色光线。诊察时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以便能清楚地进行观察。注意诊室内温度适宜。,为了更好地识别病理体征,必须熟悉各部位组织的正常表现和生理特点,将病理体征与生理体征相比较.还要熟悉各部位组织与内在脏腑经络的联系,运用整体观念进行分析。必要时还需结合动态观察,从病情发展角度判断病理体征所提示的临床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将望诊与其他诊法密切结合,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判断。,3望诊的主要内容:,全身望诊: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动态 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颈项躯干、四肢、皮肤
6、、毛发、二阴 望舌:望舌体、舌苔 望分泌物及排出物:痰、呕吐物、大便、小便 望小儿食指络脉。,(一)望神,1神的含义:神: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望神的含义: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精气充盛则神旺,精气虚衰则神疲,故通过望神,可了解病人的精气盛衰,从而判断病情的轻重,推测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3望神的内容:望神主要望病人面部的气色和眼神、形体的动静状态、精神意识、言语气息、对环境的反映等。因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目系上连属于脑,目为肝之窍、心之使,所以观察眼神的变化是望神的重点。,望神的四种情况,有神,假神,
7、失神,少神,返回目录,返回本节,得神:表明正气尚足,脏腑功能未衰,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少神:表明正气己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于虚证。,失神:表明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虚衰,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假神:表明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古人喻为 残灯复明、回光返照,临床应特别注意。,(四)望神的注意事项: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2.做到神形合参。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重病好转时其精神好转是逐渐的,并与整体状况的好转相一致;假神是精神突然好转,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符合。,讨论 如何理解“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产生于先天之精而又依赖与于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只
8、有先后天之精充足 由精所化生的气血精液充盛,脏府组织功能正常,人才能表现为有神。精气充足则 体健神旺,抗病力强,即使有病也属轻病,预后较好;精气亏虚,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有病多重,预后较差。此即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意义所在。因此观察神的盛衰,可以了解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二)望色,望色,是指医生通过观察皮肤的色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皮肤的颜色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简称五色,其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病征;而皮肤的光泽,即皮肤的荣润或枯槁,可以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由于面部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气血之外荣,加之其皮肤薄嫩,色泽变化易现于外,因而望
9、色是以望面部色泽为主。,(一)望色诊病的原理 望色诊病的原理: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出来。面部分候脏腑的理论:素问刺热的分候方法:额心;鼻脾;左颊肝;右颊肺;颏肾。,(二)色与泽的意义 1.面部颜色在诊病中的意义:面部颜色属血属阴。是血色与肤色相兼的外在表现。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病。.皮肤光泽在诊病中的意义:皮肤光泽属气属阳,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临证应将色与泽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主色 常色 客色面色 病色,常色:即正常面色和肤色,健康人面色为明润,含蓄。明润,光明润
10、泽,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精神充 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含蓄,即面色隐隐,含于皮肤之内,而不是特别显 露,是胃气充足、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表现。主色: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颜色。因种族不同而有 很大差异。中国人属于黄种人,其正常面色是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客色: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等不同因素的 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病色 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颜色和光泽。五色变化主要表现为青、赤、黄、白、黑五色 主要反映主病、病位、病性等。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进行诊察疾病的方法,称为 五色诊。,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青色五行属木,主病以肝经和厥阴经的病证为主,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诊断学 四诊.ppt 中医 诊断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8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