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者财务管理培训课程(ppt ).ppt
《经营管理者财务管理培训课程(ppt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营管理者财务管理培训课程(ppt ).ppt(2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营管理者财务管理培训课程主讲人 邢峥,公司理财主讲人 邢峥,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讲 现代公司理财思路第二讲 预算管理第三讲 企业信用管理第四讲 固定资产管理与投资决策第五讲 现代成本管理与控制第六讲 证券投资与资本运营第七讲 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第一讲 现代公司理财思路,公司理财也称公司财务管理,其含义是:依据资金运动的规律,遵守国家法令制度,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的实质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综合性管理。,综合性是财务管理最显著的特性。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
2、反映,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牛鼻子”。,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依据 财务管理依据很多,重点是两个方面 1、资金运动的规律 为什么强调资金运动的规律?因为企业财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什么是财务?通俗说法:财务是企业聚财、用财、发财、理财的活动。用管理语言说:企业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分配资金的活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什么是资金?资金是社会再生产的垫支价值和周转价值。,资金运动的规律也是两个方面:(1)公司内部资金运动 资金循环和周转,资金循环,是指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最后回到货币形态的全过程。货币-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货币 资金周转,不断重复的,
3、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形成周期性过程就是资金周转。,(2)公司外部资金运动 主要是财政和金融。,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进行的集中的无偿的分配。,财政对公司影响最大的是税收。我国税收按课税对象不同分为五大税类: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土地资源税类行为税类财产税类,与公司关系密切的税收有:1)增值税或营业税,消费税及其附加,增值税对增值额的征税增值额=产品销售收入-外购商品劳务价值 增值额的计算口径:大口径工资、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折旧,中口径在大口径基础上扣除折旧,小口径扣除购进固定资产价值,扣税法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增值税对企业的影
4、响:扣额法 应纳税额=(产品销售收入-外购商品劳务的价值)*增值税率 增值额占销售额的比重约40,401768 销售利税率利税总额/销售总额=12则增值税占利税总额的比重为:68/12%=56.7 见图,营业税对七个行业,两种行为的营业收入的征税 消费税对某些特定消费品的征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7%教育费 3%两个附加是根据交纳的增值税或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的10,只交纳增值税的企业,两个附加大体占到利税总额的5.67 见图,附加,2)计入管理费用的税金: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这些税合计占利税总额的515,取一个中间值10,见图,3)盈利企业交纳所得税 所得税税率一般企业为33
5、,有两个低税率:18,27 各类税收对企业的影响:见图,金融货币及其流通。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 金融工具金融商品 金融流通渠道金融市场 掌握资金运动规律的目的是钱生钱,生大钱,生更多的钱。,2、法令制度 财务是财政的基础,财务与金融关系密切,与公司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主要有:税法、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公司法、会计法、两则(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的合理性:(1)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表现,(2)利润是企业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3)体现了企业的本质要求。,利润最大化的不足:(1)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出来的,会使企业出现有利
6、润而无资金的现象。收入包括:已收款项 应收款项 费用包括:已付款项 应付款项,2)片面追求利润会使经营者少提或不提折旧,少摊或不摊销各种费用损失,形成虚盈实亏。,(3)片面追求利润会使经营者为了眼前盈利,而放弃具有发展前途的长远投资。,2、企业价值最大化 也称企业财富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理财目标,是与资本保值增值相联系的。,(1)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不是完全矛盾的。,(2)资本保值增值除了通过经营商品获得利润使资本增值外,还可以通过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以资本为对象,使资本增值的经营活动,即通过筹资,投资,参股、控股、收购、兼并、转让股权,产权,使资本增值的经营活动。,(3)追求资本保值增
7、值,有时利润会下降。(4)企业价值最大化具体表现为股票价值最大化。(5)追求资本保值增值才能使企业形成自动的积累机制。(6)企业价值最大还表现在企业的牌子,信誉,质量,服务,科技水平等无形资产形成的企业价值。,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方法,1、财务的预测和决策(事前管理)财务预测是分析研究企业内外部的各种经济技术条件,并利用各种经济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资金、成本,盈利水平进行测算,对企业的财务趋势进行估计。,财务预测的内容:投资前景的预测,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来源的预测,销售收入预测,成本费用预测,利润预测等。财务预测方法有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财务决策是为企业未来的财
8、务活动确定目标,制订方案,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工作过程。,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决策是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决策中起核心作用。作用是两方面:第一是综合平衡的作用,第二是把关的作用。财务决策是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职责。,财务决策的内容:投资决策 筹资决策 目标利润决策 目标成本决策 利润分配及股利决策 财务政策决策 财务管理制度决策 财务决策要求经营管理者要有较高的预见性。,2、财务计划和控制(事中管理)财务计划是根据财务预测和决策确定的目标,制订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步骤。财务计划是财务决策方案的具体化,是日常财务管理的依据。计划目标方法步骤,财务计划的内
9、容:投资计划 筹资计划 销售收入计划 成本费用计划 现金收支计划 利润分配计划,财务计划也称作财务预算。预算是用货币或数据表示的各类计划。,财务控制是指财务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纠偏活动。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中工作量最大的,因为企业的财务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财务控制中最重要的是成本费用控制。,3、财务核算和分析(事后管理)财务核算是指运用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等技术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形成的资金,收入,成本费用等数据,进行记录,汇总、分配和计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分析是指运用财务核算提供的数据资料,查明企业哪些因素,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企业
10、经济效益,以便今后采取纠正措施。,第二讲 预算管理,第一节 预算管理概述,预算简单地说是用货币或数字表示的各类计划。全面预算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体员工参与,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全部内容的预算体系。,1.全面预算的功能(1)明确目标 通过编制预算,明确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和各部门的具体目标。,(2)配置资源 编制预算的过程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合理的安排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平衡,使企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过程。预算被认为是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能力的一种方法。,(3)考核标准 通过编制预算将企业的各项目标分解为各个部门的责任和指标,这些细分的责任和指标就成
11、为衡量各部门工作业绩的具体标准。,(4)控制依据 运用预算规定的各项具体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分析原因,从而采取措施,使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2.预算管理达到的目标 预算管理不是万能的,不能把预算管理作用的期望值定得太高,预算管理能达到下列目标就算有效了。,(1)统一思想行动 通过预算管理,使企业各部门和全体职工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从而达到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作用。,(2)规范生产经营管理 通过预算管理,使企业各部门及其职工按照预算规定的时间进度和各项指标要求,有序地开展工作,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3)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通
12、过预算管理,企业各部门在遵循资金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资金,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充分运用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4)降低成本费用 通过预算管理,使企业各级管理者形成先算帐后花钱,精打细算的习惯,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费用。,(5)较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通过预算管理,使企业各级管理者养成预见性工作的能力,认真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的趋势,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从而主动地应对市场的变化。,3.全面预算的内容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管理历史悠久,他们形成一套完善的预算体系。这一体系将预算分为两部分。业务预算 全面预算 财务预算,销售预算 业务预算 生产预算 成本预算 费用预算 资本预算 现金预
13、算财务预算 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利润表 预计现金流量表,在一些企业的实践中,通常把预算按时间划分成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年度预算也称作总预算,或年度经营计划,它是一个年度经营目标的指标体系,规定了年度经营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具体指标,并将目标和指标在各部门,各单位进行分解,在时间上细分,成为季度,月度指标。,月度预算也称月度计划,月度预算是从销售预算开始,编制月度生产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现金收支预算,从而指导月度生产经营活动。,第二节 现金收支预算,现金收支预算也称现金预算,是全面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在整个预算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综合作用。一般情况下,企业制定出年度预算后,再认真地
14、编制好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重点是现金收支预算,并严格执行,企业的预算管理就可以发挥出较大的作用。,1、现金收支在企业财务中的作用(1)现金收支状况决定和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状况。企业资金周转都是从现金支出开始的。现金支出的方向对不对,好不好,直接决定资金周转的好坏。,(2)现金收支状况决定和影响企业成本费用的高低。企业的成本费用,追根寻源都是从现金支出开始的。现金收支如同企业资金的总枢纽,总节门。,2、现金收支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1)收支两条线原则 所谓收支两条线是指收入一条线,支出一条线,两条线要分开。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凡是有现金收入的,必须回到企业财务部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现金收入;企业各部门
15、,各单位凡是有现金支出的,必须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金额,时间,由财务部门划拨支出。,(2)硬预算原则 硬预算是强调预算要硬,刚性要强,弹性要小。企业全部现金收支都必须纳入预算控制范围,预算一旦通过,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包括总经理也不能随便修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预算不开支,杜绝一切超预算开支的现象。,3、月度现金收支预算制订和执行的程序(1)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在制订生产经营计划和各项工作计划的同时,编制现金支出预算,报到企业财务部门。各部门的支出预算要按标准定额逐项核算编制,关键是细。,(2)财务部门汇同销售部门,根据销售计划或销售预测,编制现金收入预算。,(3)由总经理主持,财务部门牵头
16、,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参加,编制全公司的现金收支预算方案。总经理要明确支出原则、支出重点和支出方向。,(4)现金收支预算方案,经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交由财务部门控制执行。讨论通过预算的作用是两方面 第一,进一步综合平衡,第二,赋予预算以法律效力。,(5)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凡是有现金支出的,必须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金额和时间,由财务部门划拨执行,对没有列入预算的项目,财务部门有权拒绝开支。决裁制度,总经理在两种情况下签字:第一,意外性支出 第二,资本性支出,(6)计划期末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超预算开支的要追究当事者责任。,预算不是方法,是一种习惯,改变小生产的习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
17、求。,第三讲 企业信用管理,第一节 应收帐款及其成本,应收帐款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应收回而未收回的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企业中占到流动资产的30-40%左右,由于我国信用水平低,大量的应收帐款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1、应收帐款产生的原因,应收帐款产生的原因赊销,也就是企业给客户提供了商业信用。赊销的作用可以增加销售量、销售额,但是同时形成和增加了应收帐款。,2、应收帐款对企业的影响(1)造成资金沉淀(2)影响资产变现能力(3)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4)增加企业资本成本(5)增加企业税收负担 增值税、营业税预交。,3、应收帐款成本 应收帐款成本主要有:(1)机
18、会成本因应收帐款占用资金而失去的收益,(2)管理成本因对应收帐款进行管理而产生的各项费用 调查费用 包括 信息费用 收款费用,(3)坏帐损失成本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在提供赊销时,必须考虑应收帐款成本。当应收帐款成本赊销增加的利润时,不能赊销。,第二节 应收帐款决策,应收帐款决策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企业提供不提供赊销,对什么样的客户提供赊销,提供多少赊销,赊销的期限多长等问题,由总经理,营销副经理和总会计师,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形成共识,作出决策。,1、提供不提供赊销的决策 是应收帐款决策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的决策要考虑一下情况:第一,本企业产品的性质 第二,本企业
19、产品的定位 第三,是否有替代赊销的其他营销手段 第四,权衡赊销增加的收益与应收帐款增加的成本,2、对什么人提供赊销的决策 确定客户要求赊销应具备的条件,作为销售部门用以判断是否赊销对象的标准和依据。,3、提供多少赊销的决策 根据企业承受能力确定企业总的赊销额度,以及各类客户的赊销最高额度。,4、赊销期限的决策 确定客户赊销的最长还款时间,以及为促使客户及时还款是否给以现金折扣的优惠。,第三节 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企业高管层作出的信用决策的执行政策,应收帐款决策只有形成具体的,可操作,可依循的政策,才能得到落实。,信用政策具体说是企业在给客户提供赊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标准,条件,程序和对策等。
20、进行应收帐款的决策和制定信用政策是将应收账款从事后管理转向事前管理。,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款政策,1,信用标准 是企业对客户的信用要求所规定的标准,也是客户要求赊销应具备的条件。通常以预计的坏帐损失率为判断标准。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从5个方面进行评价。,品德客户信誉 能力客户的偿债能力5C 资本客户资本金,资本结构,财务状况 抵押品有无可能抵押的物品 条件经济环境条件,社会调查通过与客户有经济 往来的企业单位调查,调查渠道 中介机构专门的调查机构,银行客户的开户银行,企业自身积累建立用户档案。,信用标准的制订 第一步,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收集各个客户过去的信用资料;
21、以能说明客户付款能力的财务比率,作为信用风险指标;找出信用好与信用坏的两类客户的财务比率的平均值作为评价客户信用状况的标准。,第二步,根据各个客户的财务报表资料,计算各个客户的指标值。第三步,进行风险排队,确定各个客户的信用等级。,2、信用条件 是指企业对客户规定的付款条件 信用期间 包括 现金折扣,信用期间企业给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现金折扣企业为促使客户及时付款,而给予的价格优惠。2/101/30n/60,2折扣相当2的利息 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现金折扣率/(1-现金折扣率)365天/(信用期间折扣期间),3、收款政策 是企业为催收过期的应收帐款所遵循的原则、程序和对策等。对拖欠款的客户进
22、行统计分析,并分类,对不同客户采用不同的对策。制订对本企业销售人员的管理政策。,第四节 应收帐款管理制度,1,客户信用要求的审批制度 新客户提出赊销要求,要履行审批手续,根据赊销金额大小,分权审批。,2,信息反馈制度 对应收帐款的情况进行调查跟踪,定期进行统计分析。跟踪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赊销金额大或信用品质较差的客户。定期地进行应收帐款的帐龄分析,判断应收帐款的质量状况。,3,应收帐款的责任制度 在应收帐款回收上要坚持准销售,谁负责收款,并按回款额计发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对超过信用期间的应收帐款,除督促收款外,还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应收帐款不完全是销售问题和财务问题,它与企业的经营方向,产
23、品开发等关系非常密切。应收帐款也受企业的体制和管理制度的影响和制约,,第四讲 固定资产管理与 投资决策,固定资产是使用期限在一定年限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中不改变其实物形态的资产。第一节、固定资产折旧管理1固定资产折旧的作用1).折旧资金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的主要来源,2).折旧资金是企业现金净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营业净利润+折旧+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3).折旧具有抵税作用-税收挡板,2.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1).平均年限法将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在其使用年限内平均分摊计提折旧额的方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总额/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24、)/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00=(1-预计净残值率)/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2).加速折旧办法 加速折旧的好处:及早地收回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减少和避免投资风险。,A双倍余额递减法 用年初固定资产净值乘以一个直线折旧率2倍的年折旧率计提年折旧额的方法 年折旧率=(1/使用年限)*2某年折旧额=该年初固定资产净值*(2/使用年限)最后两年年折旧额=(倒数第2年年初净值-预计净残值)/2,B年数总和法用固定资产折旧总额乘以一个递减分数
25、的年折旧率计提年折旧额的方法某年折旧率=(使用年限-已使用年份)/使用年限的顺序数之和=(使用年限-已使用年份)/使用年限*(使用年限+1)/2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该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该年折旧率,3.固定资产折旧资金的管理 1).按规定提足折旧 2).制订好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 3).编制好年度更新改造资金预算 4).折旧资金的剥离管理(专项管理),第二节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1,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具体包括:编制固定资产目录,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固定资产分类帐簿,制订固定资产效率定额,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盘点制度等。,(1)、建立固定资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营管理者财务管理培训课程ppt 经营 管理者 财务管理 培训 课程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8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