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降低胎胚成型过程中反包杆的异常损坏事故率.ppt
《QC成果降低胎胚成型过程中反包杆的异常损坏事故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成果降低胎胚成型过程中反包杆的异常损坏事故率.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降低胎胚成型过程中反包杆的异常损坏事故率,QC成果发布,发表人:朱志超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成型QC小组发表时间:2012年3月,载重子午胎分公司是股份公司生产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成品分公司,年产能力200万套。成型工序是将制造轮胎胎胚的各个橡胶半部件按工艺要求组合的工序,而成型机则是完成该工序的重要设备 成型过程中,如果因故导致反包杆损坏,更换反包杆不仅导致设备停机,而且会提高设备的维修维护成本,最终造成人力财力的大量消耗。另,反包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成型胎胚的质量。对此,我们决心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善。,前 言,QC成果发布,一、小组概况,QC成果发布,一、小组概况,QC成果发布,二、选题理由,公司
2、2012年发展战略,存在问题,故障高的影响,确定课题,Matador成型机反包杆经常被后压辊打坏,故障率较高。,反包杆备件成本高,损坏导致维修费用上升;维修停机,影响正常生产,针对该设备故障,从实效性、效果、标准化、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选题评价。确定了“降低胎胚成型过程中反包杆的异常损坏事故率”的课题。,公司现状,QC成果发布,三、现状调查分析,据统计,2011年1-6月,B区成型机12-14#Matador成型机共发生反包杆被后压辊损坏次数25次,影响停机时间累计1545分钟,损坏反包杆73 颗 2011年7月,小组对2011年1-6月统计的Matador反包杆损坏故障的维修履历及维护、运行
3、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汇总分析,引起该设备故障的一些问题见调查统计表和排列图。,QC成果发布,2011年1-6月反包杆损坏故障主要原因统计表,制表:朱志超时间:2011年7月,三、现状调查分析,QC成果发布,结论:从统计表和排列图中可以分析出,检测开关未能检测到反包杆是其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占故障总数的64%。,制图:朱志超时间:2011年7月,四、制定目标,QC成果发布,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只要反包杆检测开关能够检测到位,其该故障的发生率可下降至少60%,为此,我们将反包杆损坏故障同期发生次数10起定为目标,10起/半年,25起/半年,本次活动确定目标为:将反包杆损坏次数降低至:10起/半年,五
4、、原因分析,反包杆检测开关时保护反包杆的关键设备,其选型、安装存在缺陷的话会导致反包杆易受损坏。针对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等状况,小组对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人、机、料、法、测、环几个方面进行因果分析,寻找产生问题原因,见因果分析图。,QC成果发布,设备润滑不良磨损因果分析图,六、要因确认,调查中有近80%的设备维护不到位,反包杆有缺失损坏的未及时更换,反包杆有变形的未及时修复。操作人员为增加产量,及对设备的不了解,在轮胎成型的某一步未完成的情况下强行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验证人:朱志超、杨犹平验证时间:2011年7月,QC成果发布,六、要因确认,通过对设备的深入了解,发现其原本并未安装反包杆检
5、测开关,导致反包杆时常损坏。后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加装检测开关,该问题的发生有所减少,但因设计该装置时没有考虑完善,存在缺陷,因而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验证人:朱志超、杨犹平验证时间:2011年7月,QC成果发布,六、要因确认,之前的检测开关是点对点的检测,范围是一条线,当其未调节好位置或检测信号从散开的反包杆间隙间穿过,造成程序误认为反包杆已退回到位而自动运行下一步,导致后压辊将反包杆打坏。,验证人:朱志超验证时间:2011年7月,QC成果发布,六、要因确认,成型机月检时对该检测开关都有相应的调整及维护,虽然没有较为完整的检查维护项目表格,但是因该点不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干扰,所以没有完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C 成果 降低 成型 过程 中反包杆 异常 损坏 事故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8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