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信息汇编.ppt
《保险行业信息汇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行业信息汇编.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2004 年全国保险概括总结.22004 年全国保费收入 4318.1 亿元.22004 年保险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22004 年保险资金的运用状况.42004 年保险公司市场分额.62004 年中国产险和寿险业的回顾.7地方数据分析.8地方保费收入明细.8地方具体分析.10江苏.10广东.11上海.12北京.12四川.13经营数字.13行业回顾.16农业保险.16健康保险.17医疗责任保险.17车险.17市场回馈信息.18环球保险.19,保险行业信息汇编(2004 年),2004 年全国保险概括总结,2004 年全国保费收入 4318.1 亿元,2004 年是中国保险业大发展的一年
2、。从数字显示来看,2004 年,全国保费收入 4318.1 亿元,同比增长 11.3%。保险深度(注: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4%,保险密度(注: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332 元。截至 2004 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 11853.6 亿元,比年初增加 2730.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 29.9%。,19992004 年度总保费,2004 年保险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财产险业务较快增长。保费收入突破 1000 亿元,达 1089.9 亿元,同比增长 25.4%。其中机动车保险业务共实现保费收入亿元,所占比重高达,同比增长,增幅较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从图可以看出,2004 年是
3、近 5 年以来财险增幅最大的一年。,19992004 年度财险总保费,二是人身险业务平稳增长。保费收入 3228.2 亿元,同比增长 7.2%。因保险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和受升息等因素的影响,人身险业务增速有所放缓。从图可以看出,人身险保费从一季度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当然 6 月份的保费猛增不排除保险公司出于核算的考虑),到第四季度,保费收入开始缓慢增长。,2004 年人身险月收保费,这其中变动的主要原因主要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前三季度人身险保费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股票和基金对潜在客户的吸引力增加,对固定收益的寿险影响非常大。当然,健康险的变动也呈现了同样的趋势,这表明健康险也同样受到了资本市场的
4、影响,这表明公众对健康险的认识还需要更专业的引导。,2004 年寿险月收保费,2004 年健康险月收保费,2004 年保险资金的运用状况,2004 年保险资金运用量较快增长。资金运用余额 11249.8 亿元,比年初增加 2871.3 亿元。,从 2004 年全年保险资金的运用状况来看,银行存款整体上开始减少,但 12 月份的银行存款猛涨,这可能与保险公司的年终核算有关,也不排除保险公司为下一步投资进行准备的可能,但总体上从总投资变动来看,银行存款占比 46.96,下降 5.1 个百分点,国债和金融债占比分别 22.9 和 9.88,分别提高 6.8 和 0.4 个百分点,银行次级债和可转换公
5、司债券成为投资新亮点。,2004 年保险资金进行投资的额度逐步加大,这体现了保险公司希望资金增值的强烈冲动。,2004 年 保 险 资 金 运 用 途 径 占 比,9.88,20.2622.9,46.96,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其它投资,2004 年总投资变动附:从 1999 年 到 2004 年 保 险 资 金 运 用 余 额 增 长 示 意 图(单位:元)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从下图可以看到,保险资金在国债方面的投资力度仍然很大,尤其在第二、三季度,国债投资增加了将近 500 亿,而用于证
6、券投资基金的资金则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对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糟糕表现失去信心。尤其是 2004 年 10 月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之后,保险资金投入证券投资基金的额度进一步减少,出现了 10、11 和 12 月份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2004 年国债投资变动,2004 年证券投资基金变动,2004 年保险公司市场分额,根据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报告,截至 2003 年年末,我国共有保险公司 61 家,按资本来源分,中资保险公司 24 家,外资 37 家;按业务性质来分,财产保险公司 24 家,人身险 32 家,再保险 5 家。另有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705 家。另据权威报道,2005 年将
7、有接近 21 家保险公司准备开业。,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对 2004 年人身险市场,中资公司占据绝对优势的格局依然如故,其中中人寿处于绝对统治地位,而中人寿、平安和太平洋三家公司的份额占 75%左右。而外资保险公司中,友邦和信诚的表现引人注目,其中友邦的份额占到了全国的 1.5%。,寿险公司 2004 年人身险保费收入份额,对财险而言,仍然是中资公司占据绝对优势,其中中国人保一家即占 58%的份额。而外资保险,表现最好的美亚所占份额不到 0.5%。,财险公司 2004 年财险保费收入份额,资料来源:和讯网,2004 年中国产险和寿险业的回顾,产险总量的高速增长与结构不均匀,(一)车辆拉动产险总量
8、的大幅增长,产险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当年车险保费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04 年 19月,全国车险保费收入累计达到 590.85 亿元,比前年同期增长 38.29%占产险保费收入的 68.5%,比前年同期增加 4.98 个百分点。而车险保费的增长又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新增车辆增长迅速。其二是由于多数公司车险费率普遍下调,而车辆事故率和车险赔付率又有所上升。所以 2004 年上半年,多数保险公司的车损险费率和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费率较之前年都有较大幅度向上调整。其三是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随着强制第三者责任险制度的落实,推动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这三个方
9、面因素推动了车险保费绝对数额的大幅攀生。,(二)产险结构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为:第一,在产险中占比仅次于车险的企财险增长缓慢。19 月,企财险保费收入累计109.59 亿元,比上年同期只增长 2.58%。第二,虽然保监会试图将责任保险作为保险业新增长点来培育和开发,但由于责任保险发展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大规模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再加上受个别公司业务结构调整的影响,责任险保费收入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第三,房贷险也成为一个负增长领域。因调息引起贷款人提前还贷导致的退保和手续费损失困忧了大部分产险公司。,寿险业增长趋缓与凸显结构性矛盾,(一)金融市场环境不景气制约长期性寿险业务发展,2004
10、 年的金融大环境对拓展长期性寿险业务非常不利。第一,传统型长期寿险在低利率环境下缺乏吸引力。传统的养老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一直保持在较底的(2.5%)水平,对多数利率偏好性保护缺乏吸引力。10 月底央行加息后,寿险的预定利率却没有相应提高,传统寿险产品的吸引力更加降低。第二,由于保险资金运用效益低下,投资型产品难以拓展业务。另外,前两年发生的投连险风波和分红险危机起消极影响也对当年投资性产品的推销产生不良的滞后效应。,(二)业务结构调整影响短期寿险发展,短期储蓄性寿险业务在结构调整中减少。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寿险业趸缴短期分红型占比过高的业务结构不合理,将有可能导致其未来的业务成长难以持续发展,
11、如果不采取更大的力度优化和调整产品和业务,将有可能诱发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流动性危机。,正是认识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保险监管部门与各家保险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保监会减少了对某些公司趸缴分红产品的审批,保险公司也开出一些新的期缴长期寿险产品。使保障保费结构中短期趸缴产品所收保费的比例已经有所下降,产品和业务结构有所改观。从全国来看,前 9 个月期缴产品的保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结构调整的效果初步显现。从这个角度看,寿险公司进行结构调整,由此造成业务增长趋缓应该是一件好事。,(三)银行代理业务出现较大波动,银行保险业务降低发展速度也是寿险业务减速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银行保险发展异军突起,已
12、经成为与个人营销、团体保险并驾齐驱的三架马车之一,在一些公司的新单保费收入中占到 40%,甚至更高。但 2004 年的银行代理业务出现了较大波动。除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银行保险业务还有一定增长外,其他银行的代理寿险业务多出现负增长,而且工行和农行的银保业务增长速度已大大放缓。相应的,很多寿险公司的银保业务出现比较大的滑坡。除了银行销售的寿险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外,还有银行自身的原因。由于受持续低利率的影响和国债、开放式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吸引,银行储蓄余额增长速度减缓,为数不少的基层分支行不得不减少甚至停止出售寿险保单。,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地方数据分析,地方保费收入明细,1,3,4,8,9,全国
13、 31 省市自治区 2004 年保费收入统计,排名2567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省市江苏广东(不包括深圳)山东上海浙江北京辽宁河北河南四川福建黑龙江湖北安徽湖南山西深圳陕西天津江西吉林云南新疆重庆广西内蒙古甘肃贵州海南宁夏青海,人身险(亿元)334.43244208.87231.3197.9213156.9155.58168.21114.399.5294.6990.8874.4860.862.2261.1549.18.349.7,同比增长4.11%15%10.26%-0.50%5%-7.61%9.90%14.83%19.47%
14、8.70%6.82%8.40%6.80%6.25%4.15%10.80%24.98%,财险(亿元)84.5210160.6675.8193.165.948.649.8333.7845.336.127.8524.8329.6622.1718.7613.1717.44.824.1,同比增长37.03%15%26.51%31.60%29.60%26.90%21.90%57.57%30.20%17.80%18.40%23.80%42.79%22.54%20.53%7.09%14%13.80%39.53%,总保费(亿元)418.95345317.16307.11291283.9205.5205.4120
15、1.98159.6135.62127.64122.54122.5115.72104.1491.7782.9780.9880.7974.3374.226866.566.4155.2444.433.714.3913.87.37,同比增长9.41%15%11.75%5.90%11.80%-0.70%12.50%22.92%21.10%11.10%9.67%7.26%15.32%17.97%11.40%15.06%16.61%10.80%7.54%15.80%10.13%0.60%9.60%14.70%15.55%30.54%8.42%13.05%6.20%28.98%-3%,从 31 省市保费收入数
16、据来看,中国保险业的区域发展呈现如下发展特点:一、六省市独霸天下的情况尚未改变,二线省市增长强劲。从上表可以看到,江苏、广东(包括深圳)、山东、上海、浙江和北京这六个传统的保险强省依然占据着中国保险业的半壁江山。这六省市的保费收入占到了全国总保费收入的 47.6%。二线省市增长强劲,开始对这六省市的地位发出挑战。河北、河南和辽宁保费收入都超过了 200 亿,呈现了巨大的上升潜力。,二、人口大省的保险业发展正在凸显巨大的上升潜力。从保险业传统六强的情况来看,上海北京排名都出现下滑,上海年增长率只有不到 6%,北京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江苏、广东、山东和浙江依然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对其他人口大省
17、而言,河南、河北、安徽等省都呈现了较大的增长率。这预示着人口大省将在未来的中国保险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资料来源:和讯网,地方具体分析,江苏,2004 年江苏保费收入首破 400 亿元,达到 418.95 亿,再次名列全国第一,当仁不让实现了三连冠。,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可转化为保险投资的,以养老、教育、防病为目的的居民储蓄已经达到居民存款总额的 40,按此计算,江苏目前的居民储蓄早已突破 8000 亿元大关,那么保险的规模至少有 3200 亿元空间。,去年全省 418.95 亿元的保费收入中,寿险保费 334.43 亿元,同比增长 4.11,占总保费收入的 79.8;人身险保费收入中保
18、障功能强、效益好和比较稳定的个险期缴业务和意外险业务快速增长,新单缴业务同比提高,趸交业务大幅下降。,据了解,江苏商业保险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全年保险业的赔付与给付达到 113.20 亿元,同比增长 41.62。人均保费的密度达到 566.15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234.14元;而 2003 年,江苏人均保费的密度为 519 元。,财产险增长加足马力,2004 年江苏省产险保费 84.52 亿元,同比增长 37.03,占总保费收入的 20.2。在整体规模保持高,位增长的同时,业务结构也得到有效的调整。,产寿险保费收入占比,20.2,产险保费收入,人身险保费收
19、入,79.8,江苏保监局副局长刘峰介绍,去年江苏财产险保费收入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同比提高 4 个百分点。据了解,2003 年江苏财产保险的平均增幅只有 8,去年,财产险业务增幅每月均达到 50以上,其中车险的保费增幅首次达到 60。,2,分析财产险增长快速的原因,有关人士认为:一是各保险公司普遍加强了精算工作,完善了车险条款费率。江苏保监局批准车险的费率也由原来的 20提高到现在的 30(如果费率还要上浮则要通过中国保监会报备)。这样使得车险费率水平更好地与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目前保险公司对出险记录不同的车辆,其费率也大大拉开了距离,同时提高了某类车辆和车型的费率
20、。如易肇事的营运类大货车、易丢失的桑塔纳系列轿车、车价低的吉利轿车都在受限范围。二是江苏保险业集中发展财产险,弥补了其他险种收入减少的“漏洞”,像企业财产险的保费去年也首次出现上增的势头。截至 2004 年年底,在江苏设立经营机构的保险公司总数已达 23 家,其中,保险公司类别产险公司寿险公司中资保险公司,数量(家)131021,外资保险公司另外,还有 1 家保险公司正在江苏筹建省级分公司。全年共有 5 家新的保险公司进入江苏市场。据统计,2004 年全省新增保险中介公司 40 多家,保险业总资产增长 30以上,达到近千亿元。全省保险从业人员超过 15 万人,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根据入世的承诺
21、,2002 年苏州已经成为第二批保险开放城市,美国友邦、中英合资的信诚人寿先后落户苏州。南京在入世三年内全面开放,即在去年年底之前,外资保险公司便可以进入南京。据悉,美国恒康等多家外资公司已经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到江苏来开分公司,正在等待批复。据江苏保监局的人士介绍,去年年底先后已有几批外资保险公司到江苏来考察,其中有海康人寿、信诚人寿、中美大都会等外资保险公司。资料来源:江南时报广东2004 年广东保险业发展跃上新台阶。2004 年保费收入超过 345 亿元(若包括深圳市则超过 436 亿元,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 15,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这是广东保险业自 1998 年以来业务增速首次超过全国
22、平均水平,初步扭转了近年来发展不断下滑的趋势。财产险保费首次突破 100 亿元大关是 2004 年广东保险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约 101亿元,是全国首个财产险保费超过 100 亿元的省份,同比增长约 15。此外,人身险保费达 244 亿元,同比增长约 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约 7 个百分点。据了解,目前共有各类保险经营主体 29 家,其中中外合资保险总公司 3 家,外资保险分公司 11 家;保险分支机构达 900 家,营销服务部 2900 家,保险中介机构 92 家,从业人员近 10 万人;年末保险业总资产达 700 亿元,同比增加 30。广东保险业在快速发展中较好地推进了
23、结构调整,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在人身险市场,期缴业务同比增长 46,尤其是内涵价值较高、保障功能较强、持续增长较为稳定的个险期缴业务同比增长超过 30;纯保障性的意外险业务同比增长近 30,保费超过 12 亿元,继续在全国领先;监管部门重拳打击地下保,单也为业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财产险市场,随着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经营效益有所提升。,资料来源:金融时报,上海,2004 年上海全年保费收入为 307.11 亿元,同比增长 5.86。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 75.81 亿元,同比增长 31.61,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 231.3 亿元,在 2004 年年初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止
24、跌回升,基本与 2003 年持平。,产 寿 险 保 费 收 入 比 重(亿 元),75.81,产险保费收入,人身险保费收入,231.3,如果按规模保费计算的市场份额来看,2004 年上海在全国排序位次较去年下移一位,列全国第 4 位,居江苏、广东和山东之后。上海保监局局长孙国栋在分析其原因时表示,去年在沪公司主动进行结构调整是导致上海去年保费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也反映出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更加理性。据悉,上海目前保险深度为 4.13,保险密度为 2272 元。,据上海保监局统计表明,2004 年在沪保险总公司资产 3117 亿元,占全国保险总资产的 26.30,在沪分公司资产 8
25、72 亿元,同比增长 19.88。在沪分公司以上级保险公司数量也已增加至 55 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1 家,其中法人公司 25 家,分公司 31 家;中资公司 37 家,外资公司 19 家。,2004 年,是上海保险业市场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的一年。去年上海保险市场结构实现了“三个不同寻常”,农业险和责任险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25和 27;市场集中度大有改变,在沪三家最大的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占市场份额比例分别较去年同期降低 11 和 6 个百分点;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 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3 个百分点。,资料来源:国际金融报,北京,从北京保监局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险行业 信息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7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