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GMP.ppt
《中国医疗器械GM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疗器械GMP.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器械GMP无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GMP,以ISO13485为基础,结合中国国家法规产品以注射器为基础灭菌以EO灭菌为基础,结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无菌医疗器械检查指南总共有253项,其中重点项32项,一般项221项.重点项要求全部合格一般项允许有10%不合格,GMP检查管理办法,第四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申请产品首次注册和重新注册时,应当申请医疗器械GMP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申领、换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者变更其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地址、生产范围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生产企业的申请按照本办法进行现场检查。,细则结构,共13章(92条)1
2、、总则(13条)2、管理职责(46条)3、资源管理(722条)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生产环境(洁净区)要求工艺用水和工艺用气要求4、文件与记录(2327条)5、设计和开发(2837条),细则结构,6、采购(3841条)动物源材料、初包装要求7、生产管理(4262条)产品实现的过程控制洁净区内设备设施要求灭菌过程要求无菌操作技术8、监视和测量(6368条)菌检、留样9、销售和服务(6973条)10、不合格品控制(7477条),细则结构,11、顾客投诉和不良事 件监测(7881条)12、分析和改进(8287条)13、附则(8893条)术语、适应范围、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不涉及条款附录 洁净室设置原则
3、共32个条款为重点项,术语,无菌医疗器械:旨在满足无菌要求的医疗器械。批号:用于识别一批产品的唯一标示符号。生产批:指在一段时间内,同一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出的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的产品确定的数量。灭菌批:在同一灭菌容器内,同一工艺条件下灭菌的具有相同无菌保证水平的产品确定的数量。,术语,灭菌:用以使产品无任何形式的存活微生物的确认过的过程。无菌:产品上无存活微生物的状态。初包装材料: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即我们所说的小包装),术语,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对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洁净度:洁净环境
4、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术语,无菌加工: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产品容器和(或)装置的无菌灌装。该环境的空气供应、材料、设备和人员都得到控制,使微生物和微粒污染控制到可接受水平。顾客投诉:任何以书面、口头、电讯的形式宣称,已经投放市场的医疗器械在其特性、质量、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性能等方面存在不足的行为。,术语,忠告性通知:在医疗器械交付后,由生产企业发布的通知,旨在在以下方面给出补充信息和/或建议宜采取的措施: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疗器械的改动;医疗器械返回生产企业;或医疗器械的销毁。,术语,标记:书写、印刷或图示物。标帖在医疗器械上或其包装箱或包装物上;或随
5、附于医疗器械。有关医疗器械的标识、技术说明和使用说明的资料,但不包括货运文件。,术语,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重点项(4),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定各机构的职责、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可兼任0403质量管理部门具有独立性,能独立行使保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性的职能 0404,重点项(9),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并维护产品生产所需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仓储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
6、境,生产环境应当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企业的厂房的规模与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要求相适应。(检查相关记录证实达到了相关要求)0901-口头说无效,要有文件证明生产设备;(包括灭菌设备、工艺装备)的能力(包括生产能力、运行参数范围、运行精度和设备完好率)与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管理要求相符合0902企业所具备的检验和试验仪器设备及过程监视设备能满足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视和测量的需要,这些仪器或设备的数量与生产规模相适应0905-口头说无效,要有文件证明,重点项(12),生产企业应当确定产品生产中须避免污染、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
7、过程。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相同级别洁净室间的压差梯度要合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洁净室(区)的级别设置原则见附录。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要符合“设置原则”要求。1202-无菌产品,要在30万级以上生产;小包装袋,要在30万级以上生产,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1、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的生产技术2、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于10 000级。植入血管:血管支架、心脏瓣膜等。介入血管:各种血管内导管等,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3
8、、植入到人体组织、与血液、骨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等,不低于100 000级。植入人体组织器械:起博器、给药器、人工乳房等。与血液间接接触器械:输液器、输血器等。与骨接触器械:骨水泥等。,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4、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精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于300 000级。与损伤表面接触:烧伤或创伤敷料等。与粘膜接触:无菌导尿管、气管插管等。,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5、与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应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相同;若初包装材
9、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低于300 000级。6、无菌加工灌装封,在10 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7、洁净工作服清洗、干燥和穿洁净工作服室、专用工位器具的末道清洗与消毒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无菌工作服的整理、灭菌后的贮存应在10 000级洁净室(区)内。,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重点项(14),生产厂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门、窗及安全门应当密闭。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当便于清洁,能耐受清洗和消毒 洁净室(区)内的门、窗、安全门密封。1403,重点项(21),生产企业应当确定所需要的工艺用水,当
10、生产过程中使用工艺用水时,应当配备相应的制水设备,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用量较大时应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区。工艺用水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工艺用水的输送或传递能防止污染。若产品的加工过程需要工艺用水时,企业配备了工艺用水的制备设备,并且当用量较大时通过管道输送到洁净区的用水点。按规定对工艺用水进行检测2102对于直接或间接接触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或脑脊髓液或药液的无菌医疗器械,若水是最终产品的组成成分时,使用符合药典要求的注射用水;若用于末道清洗使用符合药典要求的注射用水或用超滤等其它方法产生的同等要求的注射用水。与人体组织、骨腔或自然腔体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末道清洗用水使用符合药典要求的纯化水
11、。*2103对于2103,我们不适用。对于2102,也不适用,但要注意漂白用软水控制,重点项(35),生产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适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设计和开发的确认可采用临床评价和/或性能评价。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法规的要求 对于按法规要求需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提供符合法规要求的临床试验的证实材料 3504-研发中心要整理临床试验的文档,重点项(38),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采购控制的程序并形成文件,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如采购的产品可能导致最终产品的安全性能下降,企业保持的对供方实施控制
12、记录足以证实所采购产品可保证产品的安全性3804,重点项(40),采购信息应当清楚地表述采购产品的要求,包括采购产品类别、规格型号、规范、图样、过程要求、人员资格、质量管理体系和验收准则等内容。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可追溯性要求的范围和程度,保持相关的采购信息。重要采购产品的采购文件中(可以在与供方的协议中形成)对产品要求的表述符合采购文件的规定4001采购文件中对采购信息可追溯性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4002,重点项(42),生产企业应当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所有生产过程 识别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生产过程;4202,重点项(43),生产企业应当编制生产的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并明确关键工序或特殊
13、过程 确定关键和特殊的工序;*4301编制和执行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4303,重点项(50),进入洁净室(区)的物品,包括原料和零配件等必须按程序进行净化处理;对于需清洁处理的零配件,末道清洁处理应当在相应级别的洁净室(区)内进行,末道清洁处理介质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末道清洁处理是否在相应级别的洁净室(区)内进行,所用的处理介质是否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5003-不适用,重点项(55),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无菌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确认的程序并形成文件。灭菌过程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在初次使用前进行确认,必要时要再确认,并保持灭菌过程确认记录 在初次对产品进行灭菌前,对灭菌过程进
14、行确认。在产品、灭菌器、工艺参数等发生变化时对灭菌条件进行再确认。5502,重点项(60),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可追溯性的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医疗器械可追溯性的范围、程度、唯一性标识和所要求的记录。对直接或间接接触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或脑脊髓液或药液的零配件的材料是否至少能追溯到产品生产所用的原材料、灭菌设备和生产环境。(检查标识和生产批记录)6003,重点项(61),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包装和标识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的相应法规及标准要求 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内容是否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等规定和相关标准要求。6101-1)说明书是否符合要求,2)实际说明书是否与注册一致?
15、,重点项(63),定期对测量装置进行校准或检定,予以标识和保持记录 6303无菌检测室符合要求,并与生产产品和生产能力相适应。6307,重点项(64),生产企业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应当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按照检验和试验的程序文件及规范的规定,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 6403,重点项(65),生产企业完成产品实现所规定的全部过程后,才能对产品进行放行。生产企业应当对产品放行的程序、条件和放行的批准做出规定,应当保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并记录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放行的产品应当附有合格证明 外购、外协零配件、原辅材料和过程产品在检验或验证合格后才投入使用或转入下道工序
16、 6501最终产品在其全部出厂检验项目合格后放行 6502,重点项(73),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保持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应当能够追查到每批产品的售出情况 销售记录的数量与生产记录是否一致,能追查到每批产品的售出情况。7301,重点项(74),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的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7401,重点项(75),生产企业应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 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查阅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注:有评审权限的人根据程序
17、文件的规定做出返工、报废、销毁或降级使用等处置意见的决定可视为评审)7502,重点项(76),在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生产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7601,重点项(77),若产品需要返工,应当编制返工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及不合格品返工后的重新检验和重新评价等文件,并应当经过批准。在批准返工文件前应当确定返工对产品的不利影响 对返工后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或重新评价 7703,重点项(80),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的要求建立不良事件监测程序文件,明确不良事件管理人员职责,确定医疗器械不良事
18、件收集方法,明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原则、上报程序和时限。企业规定了可疑不良事件管理人员的职责、报告原则、上报程序、上报时限,制定了启动实施医疗器械再评价的程序和文件等,并符合法规要求。8001,重点项(81),生产企业应当保持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的记录,并建立相关档案 企业按照程序文件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开展了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 8101,第4条,质量管理机构与方针相适应用文件明确职责和权限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可兼任*质量管理部门具有独立性*,第5条,对企业负责人的要求:是否由企业负责人制订质量方针;是否制订了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是否进行分解?目标
19、是否转化成可实现的方法或程序.是否保证了资源的配备;相关记录证明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有效实施;法律、法规文本?有无实施?是否开展了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程序、计划、记录、改进得到实施,第6条,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是否被授予权利和履行了其职责?,第7条,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工作经历的要求;对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评价和再评价的工作制度。检查相关评价记录,证明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达到了规定的要求。,第8条,对生产操作岗位和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法律法规和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过程质量控制技能、质量检验技能培训的制度)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
20、定这些岗位 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要求)、工作技能、工作经验。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岗位操作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是否制定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洁净区的人员(生产和管理)是否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技术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员工应明了什么是不适当的活动,并尽量避免之。人员应穿着适当的工作服,明白如何穿着特制洁净服。不能使用有污染的化妆品、不能吸烟、饮水、吃东西等。,第9条,厂房的规模和洁净级别与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要求是否相适应。*生产设备;(包括灭菌设备、工艺装备)的能力(包括生产能力、运行参数范围、运行精度和设备完好率)是否与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
21、管理要求相符合。*企业所具备的检验和试验仪器设备及过程监视设备能否满足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视和测量的需要,这些仪器或设备的数量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第9条,工艺用水是否符合规模(我们不适用)原料库、中间产品存放区(或库)和成品库的储存环境是否能满足产品生产规模和质量控制的要求;检验室和产品留样室;检验场地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设备的维护,建立对维护活动的文件要求。文件是否至少包括维护的频次、维护的方法、维护的记录等要求,第10条,对工作环境条件提出定量和定性的限制要求,实施控制后是否达到要求 建立监视和保持工作环境所需的设备、设施和文件 是否对环境系统有效性进行确认洗手、消
22、毒紫外灯消毒(有寿命限制)定期检查以验证环境系统正确运行,第11条,对生产环境的要求:厂址选择时应考虑所在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至少应没有空气或水等的污染源,还宜远离交通干道、货场等。厂区的环境要求:整洁,没有积水和杂草 厂区的地面、道路应平整不起尘。通过绿化等减少露土面积或有控制扬尘的措施。垃圾、闲置物品等不应露天存放等。厂区的总体布局合理性生活区、行政区和辅助区布局不得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区,特别是对洁净区有不良影响;人流、物流分开。,第12条,确定在洁净室(区)内生产的过程分析、识别并确定在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的过程。过程分析要有文件或资料并在工艺文件或工艺流程中作出标识。洁净室
23、(区)的洁净度级别要符合“设置原则”要求。*若是无菌加工,其中的灌、装、封要在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内进行。洁净室(区)静压差要求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大于10帕。不同洁净级别之间是否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相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间的压差梯度是否合理,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1、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的生产技术2、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于10 000级。植入血管:血管支架、心脏瓣膜等。介入血管:各种血管内导管等,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3、植入到人体组织、与血液、骨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
24、间接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等,不低于100 000级。植入人体组织器械:起博器、给药器、人工乳房等。与血液间接接触器械:输液器、输血器等。与骨接触器械:骨水泥等。,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4、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精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于300 000级。与损伤表面接触:烧伤或创伤敷料等。与粘膜接触:无菌导尿管、气管插管等。,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5、与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应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相同;如给药器、人工乳房、导尿管等。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
25、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低于300 000级。如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等。6、无菌加工灌装封,在10 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7、洁净工作服清洗、干燥和穿洁净工作服室、专用工位器具的末道清洗与消毒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无菌工作服的整理、灭菌后的贮存应在10 000级洁净室(区)内。,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第13条,洁净室(区)的布局要求按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流程尽可能短,减少交叉往复,人流、物流走向合理。按空气洁净度级别。从高到低,由内向外。同一洁净室(区)内或相邻洁净室(区)间不产生交叉污染生产过程和原料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相互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医疗器械 GMP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77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