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doc
《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普救寺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普救寺导游词1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
2、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
3、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它是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普救寺导游词2说起普救寺,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要提起西厢记和张生崔莺莺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西厢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普救寺建于隋,盛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位于山西永济城西北1
4、2公里的一处高台上。南与蒲州古城为邻,东与西厢村相接。它曾经是武则天的香火院,很是繁盛过一段时间。如今保留下来的建筑多为后来重建。普救寺依地势而建,山门前是个不小的广场。进了山门便要爬陡峻的石阶。上到最高处地形平坦开阔。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等。在大雄宝殿供奉着三座石佛立像。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像高3.9米,是寺内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造像,展现了佛祖洞悉人间疾苦大慈大悲的风采。院内最有名的还要数那座奇特的古塔。塔高近50米。原名叫做舍利塔,后来被称之为莺莺塔。塔的造型古朴美观,为寺院增色不少。当地有首民谣是这样形容的:普救寺的
5、莺莺塔,离天只有丈七八。站在塔顶举目看,能见玉帝金銮殿。说它奇特,是因为这是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民间传说建塔时,塔里放置了两只金蛤蟆,只要有人用石头敲击地面,便能听到两声蛙鸣。可是后来被盗贼偷走了其中一只,此后再敲击地面时只能听到一声蛙鸣了。也许我的耳朵不灵,也许人声嘈杂,我拿着石头敲了好几下也没听到青蛙的叫声。就象当年在天坛回音壁那次一样失望。我和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张生与崔莺莺如何在这里私会。在崔莺莺一家寄居过的“梨花深院”墙外,有一棵树,传说张生当年就是爬上这棵树向院内张望,只为一见心上人的芳容。于是好多小伙子都上树体验了一下。据说张生是一个准备去长安赶考的洛阳书生,游览普救寺时巧遇借住此
6、间的前朝相国之女崔莺莺,遂一见钟情,为了追到这个女孩子便也在寺内住下。有一天,张生感觉心上人在墙外拜佛,便趁机卖弄了一下诗才,他大声吟道: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那莺莺小姐出自豪门,琴棋书画样样都行,听了年轻书生的诗,也无心拜佛了,就回应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一来二去,俩人彼此有了接触,互相仰慕,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才女谁不喜欢,这不,连叛将孙飞虎也看上了莺莺,他带兵围住寺院,要强抢莺莺做押寨夫人。崔夫人孤儿寡母的,四处求人未果,危机之下许下诺言:谁能退兵,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为了救情人,冒着生命危险,托人给铁哥们白马将军杜确打了个招呼,
7、很快就摆平了叛军。可是崔夫人不喜欢张生,嫌他出身微贱,没有功名,是个癞蛤蟆。看在救人于水火的份上,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很郁闷,一病不起。好心的红娘从中牵线,演绎了月下弹琴、丫鬟传书、私定终身、夫人拷红、赶考夺魁等一系列故事。好事多磨,中了状元喜滋滋踌躇满志的张生却又一次面临美梦难成:崔夫人的侄儿郑恒也垂涎于莺莺的美貌,便从中作梗,编造谎言,说张生已经成了卫尚书的女婿,要逼迫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大团圆的结局皆大欢喜。张生及时赶回普救寺,再一次在白马将军的成全下,和莺莺终成伉俪。山门前现在有一座雕塑,作为对二人爱情的纪念。现在,普救寺已经成为爱情的圣地。而佛寺的香火也更加旺盛。普救寺导游词3女
8、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是爱情圣地普救寺。普救寺坐落在山西省西南边陲永济市境内的峨嵋塬头,这里是秦、晋、豫三省交会处,黄河金三角地带的组成部分,交通十分便利,从这里南望巍巍中条山翠若屏障,与中条第一禅林 “万固寺”遥相辉映;西眺滔滔黄河水银如白练,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和国宝“唐开元铁牛”也近在咫尺。“剧以寺而生,寺因剧而名”。由于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动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使这座千年古刹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旅游胜地。【山门】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据史料记载,距今至少有1400年的历史。千余年来,几经沧桑,反复兴废。普救寺占地103亩,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
9、线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渐升高。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这里是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所著杂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该剧描写的是,唐贞元年间,河南洛阳书生张君瑞赴长安赶考途中,与前朝相国之女崔莺莺小姐邂逅相遇,一见钟情,演绎出一曲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动人的爱情故事。【钟楼】钟楼在古时主要起报时、示警等作用,这座钟楼全高17米,分两层,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仿唐建筑,这口大钟重约4000公斤。 由于西厢记故事发生于普救寺,所以这里的每一个建筑都与西厢记有着不解之缘。这座钟楼的二楼是白马解围一折戏中的“观阵台”,当时守卫蒲津渡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相国之女崔莺莺长得如花似玉,貌若天仙,便率领
10、本部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扬言三天之内如不交出小姐,便将普救寺一把火烧掉,僧俗倶斩不留。老夫人迫于无奈,许下诺言,“谁能退得贼兵,便将莺莺嫁给谁”于是张生修书一封,由寺内武僧慧明突围而出,递与白马将军,这白马将军杜确与张生是同窗好友,又是八拜之交,后弃文从武,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兵马镇守蒲关,这白马将军接信 后,火速赶来,张生为显示朋友威力,曾请法本长老、崔老夫人登钟楼之上,观看白马将军如何生擒孙飞虎。因此,钟楼变成了临时的“观阵台“【古塔】莺莺塔原名舍利塔,是寺内的瞻礼性建筑,塔高39.5米,共13层,可以登9层。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
11、潼南县大佛寺的“石蹬琴音”齐名,并称中国古代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 这里就是击蛙台,古人解释不了这蛙鸣回声,便牵强附会地说建塔时在塔底埋有两只金青蛙,有人击石便会鸣叫,这当然不可信。据专家考证认为,这奇妙的蛙声源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特殊的地貌。莺莺塔所处地势高敞,四周无障碍物,可以接受大范围内传来的声波。二、是特殊的建筑结构。它的每一层塔檐挑出成内凹弧形,能把声音反射汇聚,蛙声就是13层塔檐反射汇聚的结果。三、是特殊的建筑材料。莺莺塔全部用青砖叠砌而成。几百年来黄土高坡上风沙吹拂,其表面特别光滑,对声波的反射系数高达0.950.98。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们在击蛙台上敲击,便产生类似蛙鸣的声音了
12、。【回廊】是当年张生与崔莺莺小姐第一次相遇之处。张生当年23岁,十年寒窗苦,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志在凌云!但见着莺莺小姐一面之后,却什么功名利禄都弃之不顾,珍重爱情,轻视功名。这正是西厢记主题可贵之处。这里是西厢记的中心地带梨花深院。这是一座具有北方民俗特色的三合小院。北房是崔老夫人的居室。东厢房里住的是莺莺小弟小欢郎。西厢房是当年小姐和红娘的居室。西厢记即是以此命名的,红娘是从小被卖到相国府的丫环,乳名唤作红娘,她热情、正直、聪明、机智且又深谋远虑。西厢记里“悔婚”一折戏便发生于此。“白马解围”之后,老夫人摆下筵席,单请张生,席间老夫人表示了悔婚之意,离席后张生涕泗横流,万念俱灰后。后在
13、红娘巧施周旋之下,张生在莺莺小姐晚上烧香之际以一曲情深意浓,如痴如狂的凤求凰打动了小姐,于是给张生开了一个药方,这便是流传千古的西厢诗。诗的题目是“明月三五夜”,“明月”是指 满月。“三五夜”指十五的晚上,这是大时间。第一句“待月西厢下”,即等月亮移到西厢房时,大约是半夜三更时分了。第二句“迎风户半开”,意指小姐的房门半掩着,门没关,如果要是门关着,张生你就别来了,有情况。第三句“扶墙花影动”是指西厢对面墙外杏树的影子晃动,暗指路线。让张生从此_而过相会。第四句“疑是玉人来”小姐就知道张生你来了。那张生可是猜谜的行家。诗中寓意一目了然。西厢记里张生夜半跳粉墙巧会莺莺便由此而来。西厢记中最有名气
14、的一折戏“拷红”发生在北房。这折戏是红娘冰清玉洁,机智聪明美好形象的生动展现。当老夫人发现张生与崔莺莺经常晚上幽会后,便叫来红娘拷问。红娘见事已至此,就全招了。老夫人当时就气晕之极,但生米煮成熟饭,无计可施,迫于无奈,叫来张生说:”张生啊!你有本事,都这时候了我就把女儿许配给你吧!但相国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京应考去,考中了你就回来,如果不中就算了。“ 张生被迫上京赶考,考中之后,他不贪恋荣华富贵,也无心游玩长安美景。回来与莺莺小姐终成眷属。昭示了崔莺莺与张生爱情的美好与高尚。普救寺导游词4普救寺坐北朝南,居高临下,寺院依山而筑,错落有致。南、北、西三面临壑,东北方向依塬平展。远望巍峨
15、建筑的室顶屋檐在枝繁叶茂的翠绿树枝中隐现,有飘逸的感觉。青瓦红门时时露出,点缀得恰到极致。细眼可以辨别出曲折的台阶,左左右右地穿插与厢房之间。耸立的莺莺塔端坐中央,直插云霄,很是壮观。进得门里,撇过绿枝查看,殿宇楼阁俊逸挺拔,飞檐翘角巧妙玲珑,青松翠柏如翡似玉,花木草卉遇风轻点,观及池塘边木微伏,鹊桥曲径横架,亭榭互联相通,假山如削蹲卧,心中慨叹园林气息浓矣。步随导游进入梨花深院,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一座三合小院站满身着各色衣物的游客,进门出门里外瞧个透遍。请宴、赖婚、愈垣、拷红一个个故事的述说引起大家连连惊叹。东屋南墙的一丛翠竹犹在,偶尔看到几株细笋怒出地表,很强劲。绿茵茵的杏树爬俯在不高的
16、墙头摇曳,直勾勾的绿枝伸引到院内端望,张生落地的喘息声似乎可闻,气吁吁般的很急切。出神的时候突然莞尔:张生跳墙的时候如果一脚踩到冒起的竹笋会不会被扎得生疼?继而大呼小叫?“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一剂勾魂失魄的灵丹妙药应该会让张生忘记了所有的疼痛的吧?看罢深院,转身出门,不远便看到张生借宿的西轩。探头观看房间不是很宽敞,里面有主仆二人,书童躬身研墨铺纸,张生提笔沉思作书,是否笔下有情诗缠绵而出?无从知晓。走出西轩屋门,灰云如铅色遮天,阴沉如残月照夜。“月色溶夜,花荫寂寂春”的感觉有了,“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的感觉也有了。莺莺长吟走来,张生吐诗作答,王夫人恼怒登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救寺 导游 范文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