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导游词范文介绍.doc
《弥渡导游词范文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弥渡导游词范文介绍.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弥渡导游词范文介绍 弥渡县是云南省大理州的下辖县,地处云南高原西部、大理州东南部,是闻名全国的花灯之乡和民歌之乡。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弥渡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弥渡导游词1弥渡古名勃弄川。蛮书六赕第五有“白崖城在勃弄川大历七年(772)阁罗凤新筑也川东西二十余里,南北百余里”的记载。西汉属益州郡云南县地。东汉属益州永昌郡云南县地。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云南县地。西晋至南朝梁属宁州云南郡云南县地。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剑南道姚州。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今弥渡属南诏国勃弄赕,治地白岩。后历经“大长和国”、“天兴国”、“大义宁国”,今弥渡建置因袭南诏称勃弄赕。后晋天福二年
2、(937),今弥渡属大理国天水郡(郡治今大理凤仪镇)。元宪宗三年(1253),弥渡隶属大理下万户府赵赕千户所。至元十一年(1273)改置建宁县,治地白岩,属大理路赵州。至元二十五年(1288)革建宁县省入赵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弥渡地方置定西岭巡检司,迷渡市(即弥渡街)设巡检司,属大理府赵州所辖。清沿明置,弥渡地方设白崖巡检司、弥渡市巡检司,今弥渡分隶于大理府赵州、 云南县、蒙化厅。雍正九年(1731),裁白崖巡检,移大理府南关分府通判驻弥渡,为弥渡市督捕通判,署址弥城西街。民国元年(1912)5月,设立弥渡县,以赵州九里全境,蒙化三约六约,祥云云白川地计11127户,66755人建置
3、弥渡县,改通判署为县公署,属蒙化厅辖。民国2年(1913),弥渡县属滇西道。民国3年(1914)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弥渡县直属省。民国37年(1948),属云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驻大理县)。民国38年(1949),属云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驻姚安县)。1949年4月18日,弥渡解放。同年成立弥渡县临时政务委员会,行使县政权力。1950年1月1日弥渡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滇西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1950年3月1日,属大理专区。1956年,属大理州。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撤销 宾川、弥渡2县,将原宾川、弥渡2县的行政区域并归祥云县(1958年撤并),
4、祥云县属大理州管辖。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恢复弥渡县,以合并于祥云县的原弥渡县行政区域为弥渡县的行政区域,弥渡县属大理州管辖。1968年3月,弥渡县人民委员会改为“弥渡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3月,恢复弥渡县人民政府。弥渡导游词2云南,又叫做彩云之南,它好比中华大地上一块彩色的绸缎,显得那么耀眼,而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又凸显出一块绚丽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弥渡。弥渡,素有“花灯之乡”的美称。弥渡花灯,是弥渡人精神梦幻的所在地。我还清楚地记得家乡流传这样一句话:“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还有一个不会唱,也会哼几声。”这是对弥渡花灯的广泛性最真实的写照。在弥渡,
5、花灯随处可见,当你听到那优美的花灯音乐,看到那充满乡土气息的舞蹈时,就会沉浸其中。比起弥渡花灯,弥渡的民歌文化也毫不逊色。弥渡民歌是弥渡民间代代相传,相沿成习的地域性传统艺术。我的奶奶就是一位弥渡彝族民间歌手,她每天做饭时都会抽出点时间来唱民歌,听了她那洪亮、悠扬的歌声,常使我们胃口大开。如果到了有节日的晚上,你可以去听听弥渡民歌,细细品味弥渡民歌的特色。除了弥渡花灯和弥渡民歌,弥渡的土特产也非常有特色。弥渡有香甜可口的蒜苔;有色彩鲜艳的调味品红粬米;有味甜香脆、果肉细嫩的香酥梨;有弥渡的传统米花糖最重要的是有弥渡独创的弥渡卷蹄,它堪称肉食之绝,鲜嫩可口,别具风味,可以说是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弥渡 导游 范文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