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创建农质监管示范实施方案(内发).doc
《彭州市创建农质监管示范实施方案(内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州市创建农质监管示范实施方案(内发).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彭州市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彭州市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二二三年二月八日彭州市“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实 施 方 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成都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长效机制,根据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考核评定指标的要求,结合我市现状,制定本方案。一、创建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
2、目标,以市政府为创建主体,以蔬菜、猕猴桃、中药材和小家禽等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发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农业品牌为抓手,努力创建“工作体系建全、监管责任到位、机制制度完善、监管措施有力”的监管模式,基本实现从“从生产到市场”的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优质、安全。二、创建目标(一)蔬菜、猕猴桃、中药材和小家禽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经费。(三) 构建“政府负总责、市镇有机构、监管到村社、经费有保障、检测全覆盖”的工作机制。(四)
3、蔬菜、猕猴桃、中药材和小家禽等优势农产品实施全程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全程质量控制和品牌化销售。(五)在已建设完成1个市级管理平台、14个镇管理节点、36个生产企业和专合组织、1个专业批发市场数据采集终端的三级追溯管理平台和检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成都市财政支持,在濛阳、三界2个镇36村试点建立村级追溯管理和检测室,实现2个镇农残追溯和检测的全覆盖。三、创建内容(一)健全安全监管服务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设置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市农村发展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配备4名专职监管人员,在三界、濛阳等14个镇农业综合服务片站
4、的基础上,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增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牌子),各镇设置1名专职农产品质量监管员。通过增挂牌子、定岗定编、定职定责、经费保障、完善条件、考核管理等措施,真正实现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职能、人员、经费、手段、服务”五到位。村社设立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市农村发展局设置独立运行的农业综合技法大队,配备8名以上专职执法人员、1套取证设备、1辆农业执法专用车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违法行为查处率100%。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主要负责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日常监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监督、品牌培育、应急处置、宣传培训、信息报送,指导镇业务工作等。
5、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主要负责本镇日常巡查、生产技术指导、产地产品速测、安全知识宣传及开具产地证明等。村协管员主要负责配合镇开展质量安全巡查、田间生产档案记录记载、产地产品速测、农产品宣传及信息传达等。(二)依法做好产地管理,强化农资监管在濛阳、三界、九尺、升平、葛仙山、丹景山、天彭和丽春8个蔬菜主产镇,小渔洞、磁峰和丹景山3个猕猴桃主产镇,敖平和红岩2个中药材主产镇,三界、九尺、新兴和磁峰4个小家禽养殖主产镇等生产区域,根据品种特性和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做好产地划分和监督;禁止向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水、废物等有害物质;引导生产者及时清除农田的农用残膜及其它投入品包装物;加强产地环境检查,净化产地环
6、境。创新农资监管和配送模式,市供销联社和农资协会要建立全市农资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记录经营单位基本信息、诚信记录和违法违规不良信息;在农业投入品的销售上,依托现有的宝利丰农资连锁龙头企业,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农资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全市所有农资经营网点必须公开张贴质量安全承诺书,实行农业投入品销售台账、实名购买、质量安全承诺和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杜绝高毒禁用农药销售和使用。全市主要农产品市场监管面达到100%,案件办结率达到100%,投诉举报回复率到100%。(三)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培育农业品牌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收集、制订主导农产品标准、生产操作规程,通过“
7、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标准”的推广体系,围绕蔬菜、猕猴桃、食用菌和小家禽等主导产业,将标准生产技术集成转化为简单实用的操作图或明白纸,做到一户一份,并在村务公开栏广泛张帖,标准转化率达到100%,标准入户率达到100%。大力开展统防统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规定。完成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整体推进。制定“三品一标”品牌建设规划和激励措施,在蔬菜、猕猴桃、中药材和小家禽等主导产业生产基地竖立规范的标牌、标识。开展“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上下联动,依法加强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监督检查,落实获证单位内部质量安全控制责任,规范用标行
8、为。(四)强化产品质量监测,做好源头监管构建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骨干,镇检测室为支点、生产基地为基础的监测网络。监测覆盖主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市场,类别涵盖蔬菜、猕猴桃、中药材和小家禽等等主导主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设立6-10名专职检测人员编制,配齐检测仪器设备,取得“双认证”(计量和资质认证),提升检测能力,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责成农业执法机构或移交相关部门处理,构建检打联动机制。镇建立农产品速测室,配备1名专职检测人员,濛阳镇、三界镇36个村试点建立村级追溯和检测室,配备兼职检测人员1名,开展速测筛查和产品准出检测。鼓励支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主要基
9、地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开展农产品自律性检测。全市每月监督抽检农产品不少于一次,年定量抽检样品不少于200个,定性抽检样品不少于1500个。(五)推行产地准出、质量追溯和市场准入按照“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要求,指导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统一记录格式,规范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强化对生产档案记录的指导、检查,要求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每项农事活动,特别是使用的农药品种、浓度、安全间隔期、产品上市渠道等。同时,对每个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户的档案记录情况进行不定期巡查,确保基地生产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三品一标”获证单位、30个试点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10、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实施产地准出制度。“三品一标”农残监测合格率达到100%,主要农产品农残监测合格率到98%以上。深入推进彭州市“三品一标”产品条码体系建设,配备追溯设备,依托四川省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和我市农产品溯源信息平台对接),努力实现主要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可追溯。镇根据生产记录档案,对检测合格产品开具产地证明;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自检合格产品出具产地证明,内容真实、编号有序、有据可查。大力推进“超市+基地”、“农贸市场+基地”等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设立“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销售专柜。督促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农贸市场、成都百货、沃尔玛等大型超市设立农残快速检测室
11、,开展准入检测,实行农产品市场的准入。(六)健全落实监管制度,做好应急管理按照“一图二书三员四定”要求,建立市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一图”指建立市镇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区域分布图;“两书”指责任书和承诺书。一是市与镇、镇与村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二是镇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三员”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镇级监管员、村级协管员和企业信息员队伍体系。“四定”指定区域、定任务、定要求、定考核,明确每个监管员、协管员的监管区域、工作任务、标准要求、考核目标,做到每个基地都要有明确的监管、协管责任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
12、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及实施办法,强化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处置突发事故和事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的处置能力。四、创建进度(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7月上旬9月中旬)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镇政府成立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于9月25日前将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领导小组文件和实施方案报市农村发展局。(二)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8月下旬2013年4月上旬)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管体系建设,落实监管机构、专兼职人员、办公场地、仪器设备;2、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彭州市 创建 监管 示范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7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