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网IP化报告.ppt
《信令网IP化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令网IP化报告.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络IP化演进及技术研究信令网领域分报告,中国移动研究院,目录,背景概念、网络现状、标准化现状驱动力分析总体策略关键问题分析Roadmap2008工作进展规范、测试、试点、标准化2009年工作建议小结,背景,信令网IP化的概念在现有TDM NO.7信令网中引入IP承载,满足核心网发展和演进需要。信令网现状现有TDM NO.7信令网尚未引入IP承载。在省际层面和省内层面根据扩容需要引入新平台STP,具备升级支持IP信令接口的能力。信令网IP化标准化现状向IETF提交1篇有关M3UA协议扩展的draft向3GPP提交1篇M2PA协议应用研究TR、1篇 IP 信令网架构及M3UA协议扩展建议文稿、2
2、1篇信令传送CR,已通过。,SGSN,现阶段NO.7信令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关系,MAP,MAP、CAP,CMN,BICC,HLR,MSCServer,MSCServer,SMSC,STP,MSC,TMSC,NO.7信令网,TDM交换网,MSC,SCP,承载核心网呼叫控制无关信令MAP、CAP与核心网通过STP互通,CS,核心网,接入网,RNC,Node B,BSC,BTS,BSC,BTS,RNC,Node B,GGSN,MGW,MGW,STP,STP,STP,ISUP,PS,BSC,BTS,核心网呼叫控制相关信令:BICC、ISUP,不走信令网,接入网信令,不走信令网,核心网呼叫控制无关信令:M
3、AP、CAP,走信令网,传送NO.7信令NO.7信令网,信令网IP化驱动力分析,MME,MME,MME,SGSN,MME,演进阶段NO.7信令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关系,P-CSCF,I-CSCF,S-CSCF,MGCF,BGCF,IMS-MGW,HSS,IMS,AS,MAP,MAP,与其他网络并存与其他网络通过STP互通,SAE,MAP,MAP、CAP,CMN,BICC,HLR,MSCServer,MSCServer,SMSC,STP,MSC,TMSC,NO.7信令网,TDM交换网,MSC,SCP,CS,核心网,MGW,MGW,STP,STP,STP,ISUP,核心网呼叫控制无关信令:MAP、CA
4、P 走信令网,引入IMS,PS演进到SAE架构。,1)满足IMS/SAE与CS信令互通需求;2)增加了对IMS/SAE的互通节点的接入能力;3)承载IP化不改变现有信令网架构,对CS信令点接入也没有影响。,总体策略,现阶段,R4/IMS并存,IMS后期,全IP,扁平组网,TDM,LSTP1,LSTP2,省际层面,HSTP1,HSTP2,MSC,MSC,HLR,HSTP1,HSTP2,省内层面,SMSC,SCP,接入层面引入IP承载,引入IPSTP,TDM/IP并存,TDM作为IP的补充和备份,骨干层面引入IP承载,1 引入IPSTP:信令网具备IP承载信令能力2 骨干层面引入IP承载:1)解决
5、TDM组网带宽受限问题-STP之间信令带宽需求大于STP-SEP之间.2)推动IP承载信令技术成熟-骨干层面节点较少,IPSTP之间引入IP承载技术成熟.-接入层面节点类型多,IP承载支持能力不统一.3 接入层面引入IP承载:满足核心网演进需要,HSTP替换;,LSTP新建并调整省内汇接区。,引入新平台STP,步骤1,骨干层面引入IP承载,接入层面引入IP承载,步骤3,步骤2,信令网现状,信令网未来全IP结构,成对STP为新平台STP且该对STP与其他STP之间引入IP承载,省内信令有迫切的扩容需求,HSTP扩容受限;老平台退网,信令点接入的一对STP均为新平台STP;信令点支持IP信令接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令网 IP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6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