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知识培训 临床输血培训资料普及现代临床输血.ppt
《医疗知识培训 临床输血培训资料普及现代临床输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知识培训 临床输血培训资料普及现代临床输血.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临床输血,输血发展史经历了古代输血生理学输血时代免疫学输血时代现代输血时代(成分输血、自身输血)。,现代临床输血,输血发展中人们要记住以下几个重要的事件,1.血液循环的发现3.人血输给人5.输血方法的改进7.血型的发现9.成分输血的开端与发展,2.动物血输给人4.清毒方法的建立6.抗凝剂保养剂的应用8.血库的建立10.血传性疾病的检测,现代输血医学是医学于工程技术科学的结合,最终达到临床最大限度的安全、有效、方便与经济输血的目的。,一、现代临床输血的治疗机制 1.输血的替补机制 2.输血的去除机制把人体血液中多余的或发生病理变化的血细胞,或其他病理成分去除,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单
2、采方法,1、离心式单采机2、膜式单采机3、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免疫吸附柱方法,3.非替补(去除)性输血治疗机制,紫外线照射并充氧输注疗法(UBI)并发败血症的急性与复发性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肾盂肾炎,产后脓毒血症、痈,骨髓炎,病毒性感染,变应性疾病与关节病,动脉硬化,心肌梗塞,高血病,慢性湿疹,多发性硬化症,脑震荡后遗症,血栓,软组织化脓感染等,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效果尤佳。,3.非替补(去除)性输血治疗机制,免疫抑制作用输注大剂量IVIG治疗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造血因子的临床应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惠尔血等。,二、输血的危险性,输血是急救和多种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但
3、是输血决不是“有益无害”,它可以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有时甚至十分严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免 疫 因 素 按时间与免疫状态分类,按时间与免疫状态分类,*GVHD发病率0.1-1%死亡率90-100%解决方法:r-照射、少用新鲜血、热血、近亲输血、使用高效过滤器,按 血 液 成 份 分,输血传播的疾病,1.病毒性疾病a.肝炎病毒(甲,乙,丙,其它型肝炎)b.巨细胞病毒c.EB病毒d.麻疹病毒e.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f.人类微小病毒g.雅克氏病毒h.艾滋病毒I.科洛拉多蜱传热病毒,2.非病毒病原体疾病,A.梅毒B.疟疾C.巴贝克虫病D.弓形虫病E.锥虫病F.丝虫病,HCV漏检率,日本0.26%美国0
4、.02%加拿大0.20%上海0.20.4%,现行对策,推行无偿献血严格筛选血液提倡科学合理用血社会保障制度根本对策血液制品病毒灭活血液制品替代品人造血的研究,美国输血相关病毒感染机率1:34000中国上海1:21200,三、临床输血原则,1.能不输血,尽量不要输血。2.可不输全血的,不输全血。3.可不输新鲜血的,不输新鲜血。4.大力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做到科学合理用血。,(1)防止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各种疾病的传播。(2)杜绝“营养血”、“人情血”、“无效血”、“安慰血”的输注,节约宝贵血源。(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1.能不输血,尽量不要输血。,在决定为病人作出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之前,问
5、自己下列问题1、我期望病人的临床情况获得什么样的改善?2、我是否可以减少失血来减少病人对输血的需求?3、在决定输血前是否还有其它的治疗方法,如使静脉替代液体和氧气?,4、该病人输血特定的临床或实验室指标是什么?5、对该患来说通过血液制品传播HIV、肝炎、梅毒和其它感染因子风险有多大?6、对于这一特定病人输血的好处是否超过了危害?7、如果在此时没有血是否还有其它代办法?,最后,如果有疑问,请问自己下列问题:如果血液是为我自己或我的孩子所用,我会接受输血吗?,2000年10月1日卫生部颁布实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规范了临床输血治疗,为科学合理用血提供了依据。,手术及创作输血指南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
6、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2、血小板计数50 109/L,应考虑输。3、血小板计数在50-100 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
7、患者。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在,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机体的组织细胞。贫血及血容量不足都会影响机体氧输送,但这两者的生理影响是不一样的。失血达总血容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
8、液体(晶体液或胶体液)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血容量补足之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送红细胞制品。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注: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血红蛋白60g/L)的贫血不会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输出量的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注: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 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
9、小板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后果的大小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 109/L(妊娠性血小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因输血小板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时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注: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即患者血液置换量达全身血液总量,实际上还会有三分之一自体成分(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体内,仍然有足够的凝血功能。应当注意,休克没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FF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知识培训 临床输血培训资料普及现代临床输血 医疗 知识 培训 临床 输血 培训资料 普及 现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6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