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印花技术教学培训PPT.ppt
《新型印花技术教学培训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印花技术教学培训PPT.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纺织服装学院,新型印花技术,黎亚丽刘琳 杜淼 李涛 王平,1,目录 CONTENTS,纺织服装学院,2,一、新型湿法转移印花,转移印花是指经转印纸将染料转移到织物上的印花工艺过程。转移印花有升华法、泳移法、熔融法和油墨层剥离法等几种方法,其中升华转移印花最为成熟。升华转移印花也称热转移印花,主要用于涤纶等合成纤维的印花。该技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出现,但一直到60年代才应用于工业生产。到8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利用分散染料的升华特性,在转移过程中当纸达到转移温度时,染料开始升华,并在纸与纤维间形成浓度差而扩散,当被印花织物达到转移温度时,在纤维表面开始了染料吸附,直至达到一定的饱和值。,转
2、移印花产品,升华转移印花的工艺条件一般为200230,处理2030 s,纺织服装学院,3,升华转移印花存在的问题:(1)色牢度较差,染料利用率不高:一般用升华法在转移印花时,从转印纸转移到织物上的染料不能全部吸收到纤维内部,总有一部分染料残留在织物表面;(2)升华法转移印花用油墨均采用溶剂配制,废弃转移纸的再生利用有很大的困难,而生产转印纸时对环境污染严重。(3)染料选择面很狭窄,许多必用的染料在转移时能分解成致癌芳香胺物质。(4)应用范围局限:这种转移印花只能用于涤纶纤维,在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上因存在得色浅、牢度差等问题应用不多。天然纤维以及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很难用通常的热转印获得满意的
3、效果。,纺织服装学院,4,湿法转移印花又被称为冷转移印花。它在棉、毛、丝等天然纤维织物的印花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工艺:使用水溶性染料印在承印物上,被转印织物润湿后,在轧压时,水溶性染料溶解并使图案转移到湿织物上。,湿法转移印花工艺流程,所谓湿法转移印花就是使织物在含湿的状态下进行印花的方法,这是由转移印花中染料的性能决定的,适用于水溶性染料印花。,纺织服装学院,5,棉织物含湿率对染料上染率的影响,经过测试:=30%时,染料的上色率最高;30%,自由水分增多,不利于上染,反之会增加染料的水解可能;,各种纤维的临界含水量:粘胶纤维 38%;棉纤维30%锦纶13%;涤纶1%,由于涤纶纤维的临界含水率
4、只有1%,通常情况下的涤纶面料都会有这个含水率,可顺利地达到热转移印花的目的。要使棉布或丝绸的转移印花达到涤纶转移印花的效果,唯一的方法是使织物的含水量达到其低临界含水率。,纺织服装学院,6,湿法转移印花可分为三个过程:(1)织物和转移膜分别进入,织物需经过水槽充分润湿,使织物带液量达到该织物的临界含水率;(2)织物得到水分后进入转移阶段,织物和转移膜同时通过一组压辊来完成转移工序,转移印花后的织物即与转移膜分开;(3)烘干、焙烘,即发色阶段。烘干和焙烘的温度基本上在80以上用3060s就能达到固色要求,上色率基本上达到95%以上。,CottonArt-2000活性染料转移印花机,活性染料的湿
5、法转移印花在给织物给湿时加入碱剂,使布面pH值在焙烘时达到1011.5之间;酸性染料在给湿时需加入酸剂,使布面pH值控制在5.55.5左右,便于染料发色。,纺织服装学院,7,湿法转移印花的技术创新价值,打样快捷、工序简单、生产周期短,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反应;正品率高,转移时可以一次印制多套色花纹而勿须对花;印花效果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图案细腻;转移薄膜可回收循环利用,降低印花成本和资源浪费;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针织物和机织物,包括棉、麻等天然纤维及再 生纤维素纤维等。整个转移印花过程低用水、低热能、极少废水废气,符合节能、环 保印花和清洁生产的要求。,纺织服装学院,8,纺织服装学院,9,二、新型特
6、种印花 微胶囊印花,特种印花是将织物的最终成品显示出特殊效果的印花方法。例如纺织品上的印花有凸出立体感称为发泡印花;产生变色效果称为变色印花;有珠光效果称为仿珍印花;产生透明花型效果的称为烂花印花等。,纺织服装学院,10,特种印花起源于织物的面料印花,例如早期的荧光涂料印花、真蜡防印花、真丝绸的烂花印花等都称为特种印花。近年来特种印花在织物面料印花、服装衣片印花发展非常迅速。,新型特种印花包括两方面技术:一为在原有特种印花基础上开发的新技术;二是新开发的特种印花技术其中包括新型的金光印花、银光印花、微胶囊特种印花、浮水映印花、易去除特种印花和纳米涂料特种印花等。,真丝烂花印花布,静电植绒印花布
7、,纺织服装学院,11,微胶囊印花,染料或香料等化学品经微胶囊包覆后再进行印花,并在织物上获得彩色微粒子的特殊印花效果的新型印花法,通称为微胶囊印花,又称多色微点印花或斑点印花。这种特殊印花效果具有独特风格,超过一般“雪花”效果。里面包覆香料称芳香微胶囊印花;包覆变色染料称变色微胶囊印花;包覆金彩染料称多彩微胶囊印花等。,微胶囊技术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最初是由美国Barret Green开发的一种内含染料隐色体溶液的可显色微胶囊,用于碳复写纸。近年来,在染整行业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为开发新的印花产品,有几种工艺使用了微胶囊技术,如热敏变色印花、多色彩点印花、香昧印花、驱虫印花等。,纺织服装学院
8、,12,染料微胶囊,染料微胶囊由囊心和囊膜两部分组成。染料作为囊心;囊膜是由亲水性的高聚物材料组成,如明胶、果胶、琼脂等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或马来酸共聚物等。,囊膜将囊心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囊心中的物质可以免受外界湿氧化、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印花后进行蒸汽处理时,微胶囊壁膜破裂释放出染料而上染。微胶囊产生的彩色特殊效果是一般印花方法无法获得的,如在布的一面完成斑点印花烘干之后可在布的另一面再进行一次这样的印花,即可获得双面多色斑点印花产品。,纺织服装学院,13,微胶囊印花的要求,粒径,粒径不可过大,一般控制10200um之间,否则会堵塞网版,过小会使雪花点边缘不清晰。,囊膜,浆液粘度,网
9、孔孔径,囊膜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纺织印花过程中刮刀压力使囊膜过早破裂。,由于网孔易被堵塞,必须提高高印花浆液粘度,以防止微胶囊化染料的聚结。,网孔孔径必须增至160um,以防堵塞。,纺织服装学院,14,微胶囊的制备,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锐孔凝固浴法等,锅包法、空气悬浮成膜法、包结络合法、多孔离心法、静电结合法,复合凝聚法、单凝聚法、油相分离法、复相乳液法干燥浴法)、融化分散冷凝法、粉末床法等,纺织服装学院,15,微胶囊印花的优点,如:微胶囊双面彩色微粒印花;微胶囊多色多点印花;微胶囊复色效应印花等。,污染少,甚至不必印后水洗,加工简单,属于生态印花技。,利用囊壁对囊心的保护作用,将一些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印花 技术 教学 培训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6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