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浮选第3章浮选的基本原理教程.ppt
《矿物浮选第3章浮选的基本原理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物浮选第3章浮选的基本原理教程.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浮选的基本原理(1)矿物表面润湿性与浮选,浮选课程,1 润湿性理论,1.1润湿现象与润湿过程,润湿理论浮选是利用各种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差异来实现的;润湿涉及三个相,而且其中两个相为流体;矿物表面润湿性可以通过药剂作用来调节的。,1 润湿性理论,1.1润湿现象与润湿过程,上式中 SG 固体-空气界面自由能;LG 水-空气界面自由能;SL 固体-水界面自由能。,杨氏(Young)方程,1 润湿性理论,1.1润湿现象与润湿过程,三种基本的润湿现象(a)沾湿;(b)铺展;(c)浸湿,1 润湿性理论,1.1润湿现象与润湿过程,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和水-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单位面积上位能降低为:W
2、SL=SG+LG-SL=-G(1)上式中 SG 固体-空气界面自由能;LG 水-空气界面自由能;SL 固体-水界面自由能。如果 SG+LG SL,则位能的降低是正值,沾湿将会发生。,a 沾湿,1 润湿性理论,1.1润湿现象与润湿过程,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和水-气界面单位面积上:W=SG-SL-LG=-G(2)若 SG SL+LG,水将排开空气而铺展,为了达到很好的润湿,须使 LG和 SL降低,而不降低 SG。,b 铺展,1 润湿性理论,1.1润湿现象与润湿过程,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单位面积上 W=SG-SL(6-3)因此,自发浸没的必要条件是 SG S
3、L,但这还不充分。因为固体进入水中必需通过气-水界面,这样就必须满足其他有关的条件。,c 浸没,1 润湿性理论,1.1 润湿现象与润湿过程,c 浸没,使每个连续阶段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是:由阶段到阶段 SG+LG SL 由阶段到阶段 SG SL 由阶段到阶段 SG LG+SL如果第三阶段是可能的,则其他阶段亦皆可能。因此浸没润湿的主要条件是:SG-SL LG所以浸没润湿与铺展润湿的条件相同。,1 润湿性理论,1.2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度量,接触角可以标志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如果固体表面形成的角很小,则称其为亲水性表面;反之,当角较大,则称其疏水性表面。角越大说明固体表面疏水性越强;角越小,则固体表
4、面亲水性越强。,1 润湿性理论,1.2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度量,图a表示可以被水完全润湿的固体,水滴可沿整个表面展开,值近于零。图b表示,当 90时,可被水润湿,属亲水性固体。图c、d,当 90时,此固体表面不易被水润湿,属于疏水性固体。图e所示当=180,说明此固体表面不被水润湿,是绝对疏水的固体。,1 润湿性理论,1.2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度量,润湿功与润湿性,水在固体表面粘附润湿过程体系对外所能做的大功,称为润湿功W SL,亦称为粘附功。消失了固-气界面和水-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单位面积上位能降低为:W SL=SG+LG-SL=-G=LG(1+cos)如果 SG+LG SL,则位
5、能的降低是正值,沾湿将会发生。,润湿功亦可定义为:将固-液接触自交界处拉开所需做的最小功。显然,W SL越大,即cos越大,则固-液界面结合越牢,固体表面亲水性越强。浮选中常将cos称为“润湿性”。,杨氏(Young)方程,1 润湿性理论,1.2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度量,润湿功与润湿性,浮选涉及的基本现象是,矿粒粘附在空气泡上并被携带上浮。矿粒向气泡附着的过程是系统消失了固-水界面和水-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气界面,即为铺展润湿的逆过程。该过程体系对外所做的最大功为粘着功WSG,则WSG=LG+SL-SG=-G W SG=LG(1-cos)W SG表征着矿粒与气泡粘着的牢固程度。显然,W SG越
6、大,即(1-cos)越大,固体表面疏水性越强。,1 润湿性理论,1.2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度量,浮选涉及的基本现象是,矿粒粘附在空气泡上并被携带上浮。矿粒向气泡附着的过程是系统消失了固-水界面和水-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气界面,即为铺展润湿的逆过程。该过程体系对外所做的最大功为粘着功WSG,则WSG=LG+SL-SG=-G W SG=LG(1-cos)W SG表征着矿粒与气泡粘着的牢固程度。显然,W SG越大,即(1-cos)越大,固体表面疏水性越强。,1 润湿性理论,1.2固体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度量,粘着功与可浮性,W SG表征着矿粒与气泡粘着的牢固程度。显然,W SG越大,即(1-cos)越大
7、,则固-气界面结合越牢,固体表面疏水性越强。因此,浮选中常将(1-cos)称为“可浮性”。接触角、润湿性cos、可浮性(1-cos)均可用于度量固体颗粒表面的润湿性,且三者彼此之间是互相关连的。当矿物完全亲水时,=0,润湿性cos=1,可浮性(1-cos)=0。此时矿粒不会附着气泡上浮。当矿物疏水性增加时,接触角增大,润湿性cos减小,可浮性(1-cos)增大。,1 润湿性理论,1.3润湿性与可浮性,改变固体间表面润湿性差异的方法,添加特定浮选药剂的方法来扩大物料间润汲性的差别。,捕收剂:主要作用是使目的矿物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起泡剂:主要作用是促使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物 浮选 基本原理 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6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