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材料专题讲座教学PPT.ppt
《陶瓷材料专题讲座教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材料专题讲座教学PPT.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夏文化拮英 陶瓷,化学物理交叉班 蔡乐娟 2009213636,陶瓷,概念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与瓷的区别还在于温度的不同。在制陶的温度基础上再添火加温,陶就变成了瓷。陶器的烧制温度在800-1000度,瓷器则是用高岭土在1300-1400度的温度下烧制而成。,一般结构与性质,多相结构是陶瓷材料特有的微结构特征,由晶相、玻璃相、和气孔组成各相的组成结构、数量、几何形态及分布不同,使不同的陶瓷材料性能各异。晶相是陶瓷中最重要的组成相,主晶相的性能常常决定着陶瓷的物
2、化性能,大多数氧化物结构是氧原子排成简单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结构,金属原子位于其间隙。晶粒是陶瓷体相的组成单元,是陶瓷材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显微组成;陶瓷晶体的主要缺陷是空位。,一般结构与性质,玻璃相是非晶态结构的低熔点固体组织,它填充晶粒间隙,在陶瓷结构中起粘结的作用,提高材料的致密程度,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和高温强度,抑制晶粒生长过大。气孔包括开孔与闭孔两种,开孔在烧结过程中一部分消失,一部分转化为闭孔,陶瓷的许多电气性能与热性能随气孔率、气孔尺度在较大范围内变化。,陶瓷分类,简单分为硬质瓷,软质瓷、特种瓷三大类。我国所产的瓷器以硬质瓷为主。硬质瓷器,坯体组成熔剂量少,在1360以上色
3、白质坚,有好的强度,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又是电气的不良传导体。软质瓷器与硬质瓷不同点是坯体内含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在1300以下,机械强度,介电强度均低,其特点是半透明度高。特种瓷种类很多,多以各种氧化物为主体,具有高强、耐温、耐腐蚀或具有各种敏感性。,特种陶瓷分类,结构陶瓷:具有优越的强度、硬度、绝缘性、热传导、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耐磨耗、高温强度等特色,在非常严苛的环境或工程应用条件下,仍然保持高稳定性与优异的机械性能。功能陶瓷:对电、磁、光、热、化学、生物等现象或物理量有很强反应,或能使上述某些现象或量值发生相互转化的陶瓷材料。化学组成划分: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
4、硅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等。,功能陶瓷,钇钡铜氧陶瓷在98K时具有超导性能,为超导材料的实用化开辟了道路,成为人类超导研究历程的重要里程碑。压电陶瓷在力的作用下表面就会带电,反之若给它通电它就会发生机械变形。气敏陶瓷制成的气敏元件能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控制、报警和空气调节。光敏陶瓷制成的电阻器可用作光电控制,进行自动送料、自动曝光、和自动记数。电容器陶瓷能储存大量的电能,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陶瓷电容器达百亿支,在计算机中完成记忆功能。,压电陶瓷点火机,平面半导体空气质量传感器,光敏电阻,陶瓷电容器,陶瓷合成,陶瓷粉:制备陶瓷时所有原料经充分混合均匀后焙烧(也叫预烧,预合成)后的
5、粉末状物质。气相合成法:蒸发凝聚法(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由气相合成析出的固体形态有晶须、薄膜、晶粒和微细粉末等。1)蒸发凝聚法与液相合成法中的溶液喷雾法一样,将原料在高温下气化,用电弧、等离子体进行急冷而使其凝缩为微细粉料。2)气相反应法 是通过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而合成的方法。在SiC、Si3N4等的合成中使用该方法。,陶瓷合成,液相合成法:液相有熔液和溶液。将陶瓷的熔液制成液滴,以等离子流使之形成雾状,固化后便可获得粉末。这种方法虽然作为合成金属的方法而广泛使用,但陶瓷的液化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因为一面分解,一面易于引起相分离,所以其利用实例较少,而广泛利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瓷材料 专题讲座 教学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6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