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教程】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ppt
《【汽车理论教程】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理论教程】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制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返回目录,2,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包括:,第一节制动性的评价指标,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返回目录,根据对汽车制动性的定义,如何确定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思考,制动效能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3,路面条件,载荷条件,制动初速度,1.制动效能,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制动距离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思考,4,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即在制动中不发生跑偏、侧滑
2、或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本章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使汽车在保证方向稳定性的前提下,获得最好的制动效能。,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5,表4-1 乘用车制动规范对行车制动器制动性的部分要求,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6,制动距离有时也用在良好路面条件下,汽车以 100km/h的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最短距离来表示。,几种车型100km/h 0的制动距离,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7,下一节,本节内容结束,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本节主要介绍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其与附着力的关系;介绍滑动率的概念;分析制动力系数、侧
3、向力系数与滑动率的关系。,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第二节制动时车轮的受力,返回目录,9,制动力矩T,地面附着力,由制动力矩所引起的、地面作用在车轮上的切向力。,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一、地面制动力,10,二、制动器制动力F,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切向力。,与附着力无关,F取决于制动器的类型、结构尺寸、制动器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及车轮半径,并与踏板力成正比。,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11,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12,三、FXb、F与 的关系,FXb=F,F,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13,车轮接近纯滚动,车轮边滚边滑,车轮抱死拖滑,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四、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4、,14,从制动过程的三个阶段看,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几何中心的运动速度因滚动而产生的部分越来越少,因滑动而产生的部分越来越多。,1.滑动率,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滑动率:车轮接地处的滑动速度与车轮中心运动速度的比值。,滑动率的数值说明了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15,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滑动率s的计算,16,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滑动率s的计算,纯滚动时 u=0,s=0;纯滑动时 w=0,=u,s=100%;边滚边滑时 0 s 100%。,17,2.制动力系数 与滑动率s,制动力系数:地面制动力与作用在车轮上的垂直载荷的比值。,峰值附着系数,滑动附着系数,s=15%20
5、%,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制动力系数随滑动率而变化,18,侧向力系数:地面作用于车轮的侧向力与车轮垂直载荷之比。,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侧向力系数也随滑动率而变化,3.侧向力系数,19,1)制动力系数大,地面制动力大,制动距离短;2)侧向力系数大,地面可作用于车轮的侧向力大,方向稳定性好;3)减轻轮胎磨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将制动时的滑动率控制在15%20%之间,有如下优点:,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20,如果汽车直线行驶,在侧向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侧滑;如果汽车转向行驶,地面提供的侧向力不能满足转向的需要,将会失去转向能力。,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由、与 s 之间的关系
6、可知,当滑动率 s=100%时,即地面能产生的侧向力FY很小。,21,什么情况下汽车会受到侧向外力的作用?,为什么弯道要有一定的侧倾角?向内倾还是向外倾?倾角的大小依什么而定?,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思考,车身受到侧向风作用路面侧倾汽车转向行驶,22,平地转向时,离心力Fl由地面侧向力FY平衡。,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23,当汽车在倾斜弯道转向时,离心力Fl可由重力的分力平衡。,弯道内倾,可以减小所需的地面侧向力;倾角依道路转弯半径和设计车速而定。,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24,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环形跑道(视频),(注意观察弯道的倾斜情况),25,表4-2 各种路面的平均附着
7、系数,(1)路面,4.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26,(1)路面,4.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27,(2)车速,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28,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29,子午线轮胎接地面积大、单位压力小、滑移小、胎面不易损耗,制动力系数较高。轿车普遍采用宽断面、低气压、子午线轮胎。,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3)轮胎结构,30,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4)胎面花纹,31,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4)胎面花纹,32,滑水车速与路面结构、水层厚度、水液粘度和密度、轮胎充气压力、垂直载荷、花纹形式及轮胎磨损程度有关。,uh滑水车速;,pi
8、轮胎气压。,动水压力的升力;水密度;A轮胎接地面积。,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滑水现象,33,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34,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35,下一节,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本节内容结束,本节主要介绍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分析影响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的因素。,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返回目录,37,汽车能达到的制动减速度,本章假设FW=0、Ff=0,即不计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对汽车制动减速的作用。,制动时总的地面制动力,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一、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当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当汽车装有ABS时,当汽车没有装ABS,又不
9、允许车轮抱死时,38,中国行业标准采用平均减速度的概念,t1制动压力达到75%最大压力 的时刻;t2到停车时总时间的2/3的时刻。,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39,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ECE R13和GB7258采用的是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s2),0.8u0 的车速(km/h);u0 起始制动车速(km/h);0.1u0 的车速(km/h);u0 到 车辆经过的距离(m);u0 到 车辆经过的距离(m)。,40,放大,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二、制动距离分析,41,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制动器起作用和持续制动两个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制动器起作用时间,驾驶员反
10、应时间,持续制动时间,放松制动器时间,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2,当 时,在 时间内,在 时间内,式中,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1.制动器起作用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s2,当=0时,u=u0,由于,当=0 时,s=0,43,持续制动阶段汽车以 作匀减速运动,其初速度为,末速度为零。,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2.持续制动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s3,将 代入,44,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3.总制动距离,45,1)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当 ua0=110 km/h时,1s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 s=30m;如果消除制动器间隙的时间减少0.2s,制动距离可缩短6m。,表4
11、-3 装用不同助力制动系时CA770轿车的制动距离,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影响制动距离s的因素,46,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2)起始车速ua0,47,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制动器温度上升后,制动器产生的摩擦力矩常会有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山区行驶的货车和高速行驶的轿车,对抗热衰退性能有更高的要求。,三、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最大制动减速度,主要与路面附着系数有关。,48,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八达岭高速公路是北京通往大西北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1998年该公路建成开通,至2003年5月底,已经发生
12、一般性交通事故458起,造成236人受伤、94人死亡。特别是在高速路进京方向5156km路段内就造成50人受伤、36人死亡。这段5km长的道路和道路右侧葬送了众多生命的深渊,被驾驶员称为“死亡谷”。进京56.7 53km路段是事故的生成段,53 50km路段是事故的发生段。虽然这6km路段整体上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但在事故生成段,却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一是第3号坡段坡度为3.99%,设计要求坡长应小于700m,实际坡长却为1400m,超过设计坡长的一倍;二是第四、五、六路段坡度均超过4%,按照设计要求,连续下坡的坡段坡度超过4%时,坡长不得超过1500m,而实际坡长为1600m,超过设计规范要
13、求。这意味着这段路长距离连续下坡,汽车制动能力承受不了,最后失灵发生事故。另外,来自外地的超载车辆日益增多也是事故生成的隐性原因。,49,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2004 年10月14日,一辆载着20多t汽油的东风油罐车行驶到有“死亡谷”之称的八达岭高速进京方向51km处,由于制动失灵撞向专为制动失灵而设计的紧急避险区,整个驾驶室及罐体前部悬在空中,驾驶室内5人半空迅速逃生。,50,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凯迪拉克GTS 100km/h0的制动距离,51,抗热衰退性能主要与制动器摩擦副材料及制动器结构有关。,制动鼓和制动盘用铸铁。摩擦片用无石棉或半金属材料。,第三节 汽车的
14、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1)摩擦副材料,温度/,温度/,52,这里“热”是指以100km/h的初速度连续制动10次,第10次的状态为“热”;数据表明:特殊的摩擦副材料使保时捷车温升较少,热衰退现象不明显;还应注意到两种车前轮的温升都大于后轮。,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保时捷911使用了特殊的陶瓷制动盘,53,r制动鼓半径。,制动效能因数Kef:单位制动轮缸推力 所产生的制动摩擦力F。,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2)制动器结构形式,54,温度升高,摩擦因数下降,摩擦力明显下降,盘式制动器Kef有所下降,摩擦力有所下降,增力式制动器恒定性差,盘式制动器恒定性好。轿车制动系统的配置通常
15、是前通风盘、后盘式。,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鼓式制动器Kef明显下降,思考,为什么增力式制动器的恒定性差?,55,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很多轿车的前后轮都采用盘式制动器,56,保时捷911 GT2制动系统 前轮制动器:六活塞卡钳、钻孔内通风制动盘、直径350mm、厚34mm。后轮制动器:四活塞卡钳、钻孔内通风制动盘、直径350mm,厚28mm。,凌志SC430制动系统 前轮制动器:单活塞浮式卡钳、内通风制动盘、直径96mm、厚28mm。后轮制动器:单活塞浮式卡钳、实心制动盘、直径88mm、厚10mm。,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57,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
16、定性,注意观察前后制动块有何不同,为什么?,思考,58,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通风盘式制动器,59,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钻孔通风盘式制动器,60,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法拉利跑车采用的特殊材料的钻孔通风盘,61,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布加迪跑车制动冷却空气流动示意图,62,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布加迪跑车制动冷却空气流动示意图,63,下一节,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本节内容结束,64,方向稳定性主要是指制动跑偏后轴侧滑前轮失去转向能力,第四节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返回目录,65,跑偏,侧滑,第四节
17、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66,制动力不相等度,或,1.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思考:前轮的制动力不相等度大容易导致跑偏,还是后轮制动力不相等度大容易导致跑偏?为什么?,一、汽车的制动跑偏,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67,FX1lFX1r 使前轮偏转、汽车跑偏,FX1形成转向力矩,FY1,FY2,地面侧向力形成的反力矩,FY1将使前轮绕主销偏转,加剧跑偏,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FX1对主销的力矩会使前轮发生偏转,68,思考:为什么转向盘锁住对制动跑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69,思考:为什么转向盘锁住对制动跑偏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了?,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
18、向稳定性,70,2.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71,FXb1,FXb1,前轮抱死时,Fj的方向与前轴侧滑的方向相反,Fj能阻止或减小前轴侧滑,汽车处于稳定状态。,uA,A,B,FY2,uB,O,C,Fj(离心力),1.前轮抱死拖滑,二、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FXb2,FXb2,72,o,Fj,后轮抱死时,Fj与后轴侧滑方向一致,惯性力加剧后轴侧滑,后轴侧滑又加剧惯性力,汽车将急剧转动,处于不稳定状态。,A,C,B,uA,uB,FY1,FY20,2.后轮抱死拖滑,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FXb1
19、,FXb1,FXb2,FXb2,73,3.前轮抱死或后轮抱死时汽车纵轴线转过的角度,试验是在一条一侧有2.5%横向坡的平直混凝土路面上进行。为了降低附着系数,使之容易发生侧滑,在地面上洒了水。试验用轿车有调节各个车轮制动器液压的装置,以控制每根车轴的制动力,达到改变前后车轮抱死拖滑次序的目的,调节装置甚至可使车轮制动器液压为零。,试验条件,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74,(1)前轮无制动力而后轮有足够的制动力(曲线A)或后轮无制动力而前轮有足够的制动力(曲线B),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75,(2)前、后轮都有足够的制动力,但抱死拖滑的次序和时间间隔不同,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理论教程 【汽车理论教程】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 理论 教程 第四 制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63287.html